作者irene1770 (板橋吳彥祖)
看板Taipeiman
標題[專訪] 白先勇:我們缺一本客觀、有觀點的抗戰史
時間Wed Jul 29 01:16:22 2015
白先勇:我們缺一本客觀、有觀點的抗戰史(一)
http://cn.nytstyle.com/culture/20150728/tc28baixianyong/
(註:1.原文為簡體網頁 2.因為太長了爆字數故分成多篇,請海涵。)
白先勇創作的華人同志文學經典之作《孽子》,描述了台北某公園裡同性戀群體的隱秘世
界。這部作品發表的時候,台灣社會仍然相當保守,同性戀話題屬於一項禁忌。2014年,
他曾在《聯合文學》上撰文指出,“一直要到1980年代,《孽子》的出現使得《品花寶鑑
》的傳統又得以在台灣延續,中間已經隔了上百年了… …是由於文學影視所謂'軟實力'
的啟蒙,台灣的同志平權運動得以大步邁進,台北變成了亞洲對同志最友善的城市。”去
年,這部作品又搬上了話劇舞台。日前,白先勇到南京等地,就這部作品從小說到舞台的
經歷,以及新書《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發表演講。
白先勇,1937年生於抗戰時期的廣西桂林,父親白崇禧是國民黨新桂系核心人物,1949年
應蔣介石之邀赴台後,遭權力邊緣化,1966年在台北因心髒病去世後,坊間就死因有多種
傳言。白先勇在採訪中認為,父親的歷史地位在兩岸都未得到公正的評價。
1952年,在香港讀書的白先勇到台灣與家人匯合。因為夢想參與興建三峽大壩工程,他在
1956年考取台灣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翌年發現興趣不合,轉學台灣大學外國文學系,
改讀英國文學。1960年與台大同學、後來蜚聲文壇的陳若曦、李歐梵、劉紹銘、歐陽子、
王文興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白先勇任出版人。到1963年休刊,這本雜誌刊載了
70多位台灣作家的200多篇小說,翻譯介紹了卡夫卡、喬伊斯、艾略特、加繆等西方現代
主義作家,帶動了台灣現代文學的興起。
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合到中國傳統的表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
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於歷史興衰和人世滄桑感。白先勇的代表作《玉卿嫂》(1960
年)、《小陽春》和《寂寞的十七歲》(1961年)、《芝加哥之死》(1964年)、《永遠
的尹雪艷》(1965年)、《遊園驚夢》(1966年)、《孽子》(開始連載於《現代文學》
復刊號第一期,1977年)都發表於《現代文學》。
1963年白先勇赴美,到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研究創作。1965年,取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
位後,到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國語文及文學,並從此在那裡定居。他在1994年
退休。
1979年,北京的文學雜誌《當代》在創刊號上就刊登了《永遠的尹雪艷》,這是首篇發表
於大陸的台灣小說。1987年,白先勇在39年後首次回到大陸,在復旦大學做了一個多月的
客座教授。離開上海之前,白先勇碰巧看了上海崑劇院的全本《長生殿》,“看完以後跳
起來拍手,觀眾都走完了,我卻還在不停地喝彩,不光是為了一齣戲,也不光是為了《長
生殿》,而是為了我們最美的傳統文化還存活著。”最近20多年,白先勇一直致力於崑曲
的振興,帶著一手打造的《牡丹亭》到世界各地演出。
6月下旬,紐約時報中文網在南京金陵飯店專訪了白先勇。在採訪中,他談到了兩岸欠缺
一本客觀、平實而且有觀點的抗戰史著作,為父親白崇禧立傳,以及對同志文學的看法。
他還表示,自己最想要採訪的對像是楊絳先生。
稿件根據錄音整理,未經白先勇先生審訂。
問:你幼年處於戰亂時期,你當時的閱讀狀況是怎樣的?
答:我童年的時候因為戰亂要到處跑,所以沒有很好的閱讀,完全是靠自己。我喜歡看書
,看小說,從連環圖看起,後來就看那些武俠,什麼《三俠五義》、《隋唐演義》、《薛
丁山征西》、《薛仁貴征東》那些東西。後來慢慢地開始看《紅樓夢》,是半懂不懂地看
,但對我影響很大。我讀初中時是在香港,魯迅、巴金他們那些東西我就開始看了,還有
鬱達夫、徐志摩——就是“五四”時期的那些,不過我還是喜歡看傳統小說。而且,我也
愛看鴛鴦蝴蝶派的,張恨水、徐振亞。我看書很雜的,什麼都愛看。對我影響最大,我算
來算去恐怕還是《紅樓夢》這本書。因為它引薦了很多方面,一方面是文字,那麼華麗的
文字,我從《紅樓夢》學了很多,還有很重要一點,我想我的佛家思想是從文學來的,後
來當然還有我的詩詞閱讀方面,王維、蘇東坡他們的禪詩。開始的時候是《紅樓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3.182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Taipeiman/M.1438103787.A.C57.html
1F:推 YCR: 幫推 07/29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