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sicnet (88 有緣再見..)
看板TSU
標題台灣與東南亞的戰略交往◎賴怡忠。
時間Mon Jul 12 00:25:57 2004
台灣與東南亞的戰略交往◎賴怡忠。
今年是亞洲的大選年,除了台灣選總統外,俄羅斯也有總統選舉,而南韓則有國會大選,
同時日本在七月也舉辦參議院期中選舉。但是2004亞洲選舉潮的最大宗是在東南亞。自三月
底到現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都在舉行總統或全國性的國會選舉,而結果會影
響這些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這是過去非常少見的現象。所以如將2004年視為影響亞洲未來
走向的關鍵年代,並不為過。而今年台灣的東南亞政策,也會根本影響台灣與東南亞關係的
發展。
最近幾年台灣與東南亞的交往充滿挫折。不僅我們政府資深官員出訪受到重重限制,同時
以東南亞為基礎的亞洲「自由貿易協定FTA」熱潮,台灣也都不被包括其中,而引發國人
對於台灣是否在亞洲整合會被邊緣化的憂慮。自1997-98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除了越
南外,台灣商人也多基於經濟與社會秩序的理由,撤離許多在東南亞的投資,「南向政
策」至此也無以為繼。這與1993-94年時李總統還能夠透過元首度假外交,以兼顧尊嚴
的方式實地走訪東南亞各國的情形相比,不啻有雲泥之別。
與此同時,中國最近幾年在東南亞卻頗有斬獲,不僅「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進度提前,同時對東南亞影響力在近幾年也以等比級數擴大。一旦「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
定」成為事實,很可能在短期內中國會超過美國,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對東協
影響力激增也造成其對台打壓能力的提昇。一位泰國「國家報TheNation」的資深編輯在
去年曾告訴筆者,台灣在東南亞的政治據點現在幾乎已經全部淪陷。
兩方關係前景不樂觀
而據報載,幾個禮拜前一場於新加坡的公開研討會中,現任新加坡國際關係中心副所長張
子超,則直接引述中方的說法指責台灣是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的元兇;還表示台海一旦
發生戰爭,東南亞必然會袖手旁觀;並對於陳總統擴大亞洲民主的籲求,則表示台灣根
本不了解東南亞現在的重點不是民主,而是政治秩序的穩定。「台灣-東南亞」關係前
景並不樂觀。
雖然東南亞最近幾年的經濟表現不如其在金融危機前,但東南亞包含近一半「海洋連通
線SLOC」的關鍵航道,同時也是海洋亞洲與大陸亞洲勢力交會的中點,也難怪美國在冷
戰時代對印尼蘇卡諾總統倡議與北京合作,深感芒刺在背,誓言阻止「北京-雅加達」
軸心的形成。而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更視東南亞為日本亞洲生存的關鍵。在日中關係
順場的冷戰時代,日本海外援助的最大宗不是中國,而是印尼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日本
甚至在東南亞政策上不惜與美國意見相左。而中國最近「和平崛起」論的區域工作重點
,也是與東南亞建立緊密關係來減弱日本的影響力,日前並在「東協區域論壇ARF」會
議中提出一個以亞洲人為主的安全會議,以淡化美國在此區域安全議程的主導權。所以
台灣在看待東南亞時,就不能將其視為發展雙邊關係,或兩岸戰場在東南亞的延伸而已
,而須要在一個戰略性的角度,以台灣對於亞太區域秩序的需要為前提,規範對東南亞
的政策。
目前東南亞的種種區域作為,與其說是被中國拉去,還不如說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後缺乏自
信,對未來感到不安下的自衛反應。以東協與中國屬競爭同樣出口市場與外資來源的產
業結構來看,「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對東協並沒有好處,因為東協需要與
中國內地的廠商競爭其東南沿海的市場,在勞動與運輸成本上,東協所得到的短期利益
還是會不敵內陸廠商所提供的無限制低勞動力,同時東協市場也會被中國商品大舉入侵
,其吸引外資投資東協以銷售中國的效果也非常有限。東協內部其實也很清楚這種狀況
,而走這招險棋的目的之一,是在迫使日本注意東協。東協固然達到吸引日本注意力之
目的,但因東協內部差異大,整合有限,所以還不夠強到可以單獨面對中國的壓力,而
導致議程主導權拱手讓人。
東南亞出現統治效能而東南亞發展前途未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內的國家持續出現
統治效能問題。再加上隨著今年大選而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世代集體掌權的
現象,使得民主轉型與世代交替同時進入政治議程,而增加了治理的困難。這也是為什
麼最近在東南亞比較有表現的國家,多是政治上依然威權,如新加坡與越南,或民主化
正嚴重倒退,如泰國等國。由於東南亞國家今天的政治癱瘓與經濟遲滯的現象,正是其
九十年代有經濟自由化但沒有政治民主化的不平衡發展所種下的病因。因此避免重蹈覆
轍的做法,不是這位新加坡前外交官所講「要不要民主」的問題,而是要找出一個能平
穩促進民主化的「如何進行民主」的問題。民主化議題對東南亞的發展還是居於核心的
位置,因為一個自信且政治走向民主的東南亞,才能有效完成區域內的整合,同時對於
中國、日本、美國的壓力或要求才能健康的面對,也才有助於台灣的區域參與。
由於台灣在短期內要快速提昇與東南亞的雙邊關係有其困難,同時東南亞的動向,會以影
響亞太區域秩序安排的方式影響台灣,所以對東南亞戰略的思考點可能就不是直接在雙
邊關係有所突破,而是要透過自身的資源與能力,在協助引導東南亞的經濟發展與民主
轉型上,扮演一個較積極的角色。在此台灣需要主動尋求與美日合作,尤其是與日本的
「南南政策」,以及美國東南亞政策對話,使得台灣的「南向政策」與美日對東南亞政
策有協調一致、殊途同歸的效果,將台灣的「南向政策」由過去消極性,分散對中投資
風險的性質,轉化為協助東南亞發展,引導並深化東南亞與海洋民主亞洲社區的聯繫,
並重植台灣的區域影響力等的積極作為。
我們同時對「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也要超越被邊緣化的憂慮,實事求是的
認識這個協定參與國間之內在矛盾,尤其是東協的戰略目標,其成員國之間步調不一的問題
,以及了解美、日、澳、印等國對此發展的戰略判斷。因為如果東協與美、日等國的關係比
對中國的關係更近,同時面對中國也有一定的自信,台灣是否一定要成為這個「東協-某某
自由貿易」區塊中的一員以避免被邊緣化,就不是一定是那麼確定,因為屆時「亞太經合
會APEC」,以及「世貿組織WTO」的亞太事務經營能力,就可能相當不同。
雙邊關係快速提昇有困難所以目前可行的優先次序,大概還不是要如何使台灣加入這個自
由貿易區塊,而是使忙於反恐與對伊戰爭的美國,了解東南亞的發展已經開始弱化其亞洲的
區域管理能力,因此需要回過頭來注意東協的發展。台灣也需要協助日本重拾其亞洲經濟秩
序領導者的角色。
總而言之,維持「美日同盟」在東南亞的優勢位置,並協助東南亞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
為台灣與東南亞的交往營造一個有利的條件,是台灣與東南亞關係能否有效發展的關鍵,也
是世代交替後的亞洲未來能否走向區域整合的重要前提。台灣需要儘快建立一個與東南亞交
往的戰略。
(作者為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 .....2004-07-11【台灣日報】
http://www.taiwandaily.com.tw/news.php?news_id=23881
--
※ 編輯: basicnet 來自: 140.120.136.152 (07/12 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