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llyourname (一即一切)
看板PSY
標題Re: [疑問] 如何說服長輩去看心理師
時間Mon Apr 2 13:30:49 2018
感謝i大的經驗談,有種被支持的感覺QQ
但其實面對A,我有一點不知道除了關閉耳朵與嘴巴有甚麼方式可以避免煩躁...
不是不想關心A,但說出的每一句話A都認為是指責,即便有時只是好奇
場景舉例:
我:我以為只要開5分鐘,怎麼開了20分鐘?
A:就開了20分鐘啊!有必要糾結這種小事嗎?
我:我只是好奇..
A:不要一點小事就想辯!!!
我:(沉默)
其實我也知道,會想為A尋求心理師的緣故有一部分是因為我不想再接他的情緒
半個月過去,不只是我,連比較能安撫他的,我的手足也常常發火、覺得他太誇張
儘管之前和手足約好至少一個人在家陪A,
但我們都開始常常找理由出去住一二晚(旅遊、研究、趕報告...)
之前自己去看心理師,心理師也和自己之前發的文章版友的回應一樣建議劃清界線
但問題是我們就是生活在同樣的空間,
我唯一能劃清界線的方式就是假裝自己在讀書然後面對電腦
而我,真的不想這樣做,我不是不愛A,只是A一直覺得我討厭他,只是剛好有血緣關係
當然劃清界線這些都可以丟掉,讓我自己健康成長,但這樣感覺好自私
儘管知道這是一種非理性信念,不論回應還是擱置,心中總是煩躁的
※ 引述《idqha (太陽公公拜託你收斂點)》之銘言:
: 看完整篇後的時候我以為是我自己打的文章
: 我就我自己的經驗提供回饋,希望能有辦法觸發一些其他討論
: 我剛從諮商所畢業,我家也有個A
: 我家的A喪失的不是伴侶,而是女兒,也就是我媽媽
: 媽媽過世五年了,外婆卻仍然在哀傷反應中
: 而且整個人的狀態不見好轉(基本上你的情況一我可以整個複製貼上...)
: 如果照純學理來說,的確應該要【去看心理師】
: 照學理來猜測,的確是哀慟反應成為了議題,很像應該【去看心理師】
: 那我家最後怎麼了?
: 我和長年在國外的阿姨共謀
: 逐漸地跟有在看精神科拿藥的外婆提起或許可以試試看心理諮商的方式
: 一開始也一樣,超級排斥,附帶上超難聽的話
: 但過了半年左右(16年11月,夏轉秋冬日照減少,憂鬱較常出現)
: 外婆主動提起了要去看心理師
: 我在驚訝之餘也就迅速地透過關係問了下哪邊有好些的心理師
: 最後幫忙選定了高雄某位老師級的前輩,外婆也依約前去
: 看了六次就結束了
: 外婆的口語表述是:「很好啊,但很像沒有什麼幫助」
: 到了17年11月我才在結束論文分析後很認真檢討這整件事
: 第一,主動求助的動力
: 我是在外婆主動要求的情況下,幫她尋找心理師的
: 但是為什麼卻不符合【案主主動求助時有更高動機】這件事呢?
: 我對這件事的想法是:【主動也有分是不是逼不得己的】
: 當諮商成為逼不得己的最後手段時,未必就會對改變多有動力
: 第二、諮商的幫助
: 外婆剛結束諮商那時候我超不爽XD
: 不論是對外婆還是對該心理師(也因為過程中一些處遇方向)
: 因為我覺得好不容易可以讓外婆的情緒有個出口
: 坦白說,他願意去諮商的時候我鬆了好大一口氣
: 一方面是應該不用擔心她狀況惡化下去
: 一方面是不用成為情緒出口的鬆一口氣
: 十年的諮商訓練很像也讓我掉入了「諮商就是會有效」的迷思
: 但的確未必,諮商就不是個人人可以產生效用的東西
: 至少在未充份的前提和運氣下不一定會有用
: 所以在我的經驗中,成功說服一個人去看諮商有用嗎?
: 如果只看表面的話是一點屁用都沒有(倒地
: 但事實上,現在的我會覺得我並沒有成功說服
: 急病亂投醫,諮商就當時外婆的合理選項中,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 去諮商不是為了自己的成長,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 問題包含了自己的狀況,還有身邊的人希望他好起來的期待
: 當諮商只是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只能對動力表示呵呵了
: 所以該怎麼做我也沒個答案
: 但我不會去承接那些「語言」
: 我自己的哀慟也還在走,去接那些只是自討苦吃
: 但聽到語言的時候我仍然會非常、非常煩躁
: 我現在也很努力在選擇,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個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44.12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PSY/M.1522647051.A.4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