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urioussoul (空靈)
看板PSY
標題Re: [疑問] 害怕娃娃的心態是怎麼產生的?
時間Wed Apr 8 04:48:50 2009
※ 引述《curioussoul (空靈)》之銘言:
※ 引述《curioussoul (空靈)》之銘言:
※ 引述《demona (巴貝瑞安女王)》之銘言:
1F:→ joeeling:如果你認為美國的心理學是主流的話 那的確是以"跨文化"的 04/07 09:43
2F:→ joeeling:的層次在探討 但如果是看其他地區的心理學則不會那麼強烈 04/07 09:43
感謝您提供了一個精鍊名詞的機會。
傳統社心的確不是一個很精確的詞,
但我指的就是:北美教科書裡面,那些遵循「社會認知」傳統的社心。
而在台灣,心理系大多還是使用北美的(翻譯)教科書。
所以稱呼北美的社心為主流社心的話,應該不至於引起誤解。
我第一次的回文是:
「在傳統社心中,集體性、社會性、文化性是不是該納入解釋?目前應該還是見仁見智」
我認為這和您所謂的跨文化比較,並沒有相衝突,因為這就是將文化納入解釋。
至於是採取何種取徑,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3F:→ joeeling:而實際上 若美國心理學不奢望能讓理論有跨種族性 那就是 04/07 09:45
4F:→ joeeling:只研究它們自己的文化了 意即你說的文化意向? 04/07 09:47
我的原文是:「主流社會心理學極少觀照具有意向性的行動」。
所以我從來沒提過「文化意向」這個詞。
老實說,對於「北美心理學奢不奢望讓理論具有普世性」這件事,
我並不知道答案。不過這可接受公評。
但可能有其他原因,讓北美心理學產生非預期性的後果,不管有意或無意。
比如說:挾其強盛國力與龐大的學術社群,外銷其心理學知識,進而變成學術上的霸權。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大多使用北美的教科書,而非使用其他英語系國家的教科書。
還有,北美心理學,除卻跨文化比較法以外,的確都只研究自己的文化。
這點您並沒有說錯。
不過北美心理學家,大多假定人的心靈具有心理同一性(psychic unity),
所以我們可透過科學的探究來發現此規律。
就這點來說,很難說它沒有普世心理學的意味存在。
至於我所謂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就是:
將自己關連到外部事物的心靈過程、活動等等。
這個字彙常出現在現象學的文獻中,有興趣可自行翻查。
5F:→ joeeling:另外你怎麼認為原po說的是文化性? 我想問的是你怎麼想的? 04/07 09:54
6F:→ joeeling:因為我看不到有文化的意涵在 04/07 09:55
我把原po的文章引來:
我自己猜想可能是因為這些娃娃「似人又非人」、「很像活的卻又沒有生命」,
所以可能會讓人不自覺聯想到死亡、屍體、鬼魂附身這類負面的事物,
而由於多數人都對死亡抱著終極的恐懼,
並對任何可以連結到死亡這個概念的東西都加以賤斥,
所以「似人又非人」、「很像活的卻又沒有生命」的娃娃,
就這麼被些人莫名地恐懼著了。
我的想法如下:
假如文化是意義體系的話,
那麼原po談及娃娃帶有象徵死亡的意涵,又基於人們對死亡恐懼。
所以,人們恐懼娃娃。
我認為探討由事物或對象所帶來的象徵意義,就是一種文化層次的討論。
而所謂的文化層次,就是在文化的層面上作分析。
至於您打算從什麼學科的觀點來看,這就端看個人所好了。
7F:→ lynner:二位講的文化恐怕不是一樣的東西,但原PO所說的東西, 04/07 23:32
8F:→ lynner:的確像是身處於文化之中的理解方式 04/07 23:33
感謝l版友的總結。
雖然j版友未曾對他所謂的文化作解釋,但我認為我們的確是有概念上的分歧。
幾乎所有關心文化這個議題的心理學家,都會有文化定義的討論。
因為,不論是日常生活或是科學探究,人們都太常使用這個字彙了。
而且,根據文化研究者Raymond Williams的說法:
文化這個字彙,可能也是西方歷史中最錯綜難解的字彙之一。
所以,有概念上的分歧,的確也不令人意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89
9F:推 joeeling::) 04/08 10:42
10F:推 chaos0807:) 04/08 12:01
※ 編輯: curioussoul 來自: 112.104.116.211 (08/31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