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ogu (a Who)
看板PSY
標題[心理] 幹麻要區分心理工作與助人工作?(下)
時間Tue Sep 16 00:21:28 2008
相同地,當目前社會上生產出愈來愈多諮商師,而且優秀的諮商師與差勁的諮商
師混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人們有意識地去區分「心理工作」和「助人工作」的異
同,對於諮商師來說,「助人」不再是踏入該行業就可以自然而然享受的價值,
「助人者」成了外化的價值指標,它可以是諮商師自我督促的動力,也可以作為
評估諮商師能力層次與心理素質的量尺;對於社會大眾來說,他們開始可以使用
不同的「語彙」,來指稱「好與壞」,亦或「好與更好」等層次不同的諮商師。
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語彙來指涉不同的心理師,可使個案免去一些無謂自我責備。
這又怎麼說呢?
試想,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心理師都等同於「助人工作者」,當一個沒有用心、能
力不足的「助人工作者」搞砸了個案,這個受傷的個案一旦進入歸因的心理歷程,
會發生什麼事?他可能覺得:「這個助人工作者應該是有心幫我,只是經驗不夠。」
又或者想:「我的問題太大,我病得太重,難怪/竟然連助人工作者都幫不了我。」
個案還可能產生愧疚感,覺得:「助人工作者都這麼努力了,我怎麼還不趕快好
起來?」個案更有可能為了挽救付出的金錢、時間和期待,寧願欺騙自己,也不
願面對一無所獲的巨大的失落和空虛:「其…其實整個諮商過程也…也還好,我
…我有得到一些幫助。」他還可能全盤放棄,雙手一攤:「諮商對我根本沒有用。」
以上任何一種回答,都是個案在否定自己的感受,再度自我傷害。
事實是,他遇到的那位「助人工作者」沒用,而不是諮商沒有用;是這位助人工
作者的所作所為很差勁,他引導的諮商過程沒有幫助,而不是個案病得沒救!但
世界上怎麼會有「害人的助人工作者」這種東西呢?正由於「助人工作者」這個
詞本身就暗示了正面價值,而「害人的助人工作者」一詞反而有邏輯上的矛盾,
因此一般人不容易去否定心理師,卻容易在心底否定自己,或者全盤否定心理治
療。在這種情況下,要是所有心理師都使用「助人工作者」的稱呼,就等於施展
障眼法,遮住群眾的心靈之眼:即使「傷害」明明存在,「失落」的的確確發生
了,「助人工作者」一詞隱藏的正面價值,卻讓心理師容易脫身,使個案輕易將
傷害和失落歸咎成自己的責任,甚至全盤放棄接受治療。這是沒有必要的事。
要免除這個問題,不妨從起點開始思考:心理師的任務就是解決個案的心理問題,
解決了,算助人;沒解決還更嚴重,算害人;解決了但收錢,銀貨兩訖,叫扯平;
解決了錢也收了,但個案覺得非常值得,叫優秀的心理工作者;解決了錢也收了,
但論能力用心,個案甘願稱這位心理師叫「助人工作者」,那麼這位心理師就叫
「助人工作者」,就這麼簡單。
去區分心理工作和助人工作的異同,就是還原諮商的本質(即心理工作),再依
據個案認定的感受,把決定價值的機會交給個案,讓決定價值的能力從個案身上
自然地發展出來,讓個案更自在地去肯定自己的感受,這正是一種充權/賦權
(empower)的過程。以這個角度看,筆者認為去區分心理工作與助人工作二詞,
有其實際效用。
另外,有關於教授明示暗示自個兒身價的議題,不是錢不能談,更不是一講到錢
就俗氣。這麼說吧,討論貨幣、喜歡貨幣,本身並不是罪過,大部分的人包括筆
者自己,也需要有所斟酌、費力氣工作掙錢才不會餓死。「錢」是很重要的議題,
但是談的脈絡有差別,有俗氣的談法,也有不俗氣的談法,這就好比賺錢的方式
有千百種,其中定有優劣之分,當俗氣的談法立於大學殿堂之上,出自知識份子
口中,筆者就要指出來反省,這是我寫文章的動機。
--
文學和哲學是我的信仰,兩者都與心靈有關。
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ecriyz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8.182
1F:推 runrice:如果我換個角度 心理工作和住人工作本來就是不同的領域 09/16 00:49
2F:→ runrice:只是有些地方重疊而已 如消防人員和警察 這樣似乎比較有趣 09/16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