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ucatti (城市飛行     )
看板NUU_Talk
標題[分享] 《文化省思》對知識的尊重,成為深度網路生活的必要-蘇友瑞
時間Mon Jan 30 05:40:08 2006
出處: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C0002/88183/web/
-----------------------------------------------------------------------
《文化省思》對知識的尊重,成為深度網路生活的必要 蘇友瑞
● 前言:
這陣子拼命研究法國音樂,發現先把新天新地唱片行幾位音樂素
養深厚的網友當成普遍權威,不帶批判地觀照法國音樂;便能很快地
獲得我『自己想要的法國音樂知識』,而且內容還可能跟他們相差甚
多。這其實只是很簡單的知識論現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不帶立場
的批判,當我們常常提出表面理性的問題或批判時,事實上往往只是
更暴露自己預設立場的固執;反而,學會先透過合理的背景知識系統
來吸收資訊,更能有效且深入的獲得該知識領域的精髓。
但是,這些在網路上分享深度知識的網友,陸續面臨被無情地耗
竭掉的現象;很明顯出現『太多人喜歡批評,卻沒有人肯真心交流知
識』的亂象,而且一再被包裝成理性討論的藉口。於是,因著我再一
次透過網友獲得知識大幅成長的經歷,我決定對這個亂象與因應之道
做一個完整的論述。
● 網路社會『對知識不再尊重』的惡習:
網路社會常常有很多小問題,但往往都只是現實社會的縮影;網
路社會真正獨有的嚴重問題,其一正是『對知識不再尊重』的惡習。
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們活得孤單無比;難得遇到一個愛好古典音
樂的同好,管他是德派法派還是現代派,一定是先興奮莫名地與之暢
談愉快。同好如此難以尋得,因而對任何人的古典音樂經驗都極為尊
重:一定是先好好了解他的底子才敢判斷他的程度是如何。在著名的
《古典音樂雜誌》創刊時期,正是沒有網路的時代;常常看到一堆同
好在經典雷射唱片行相遇了,就高興地聊天聊到半夜兩三點仍意猶未
盡。當然,如果對方與我音樂理路相差太大,往往幾個月後就疏遠了
。但是由於曾經尊重過他的知識,所以知識經驗的獲得便快了一截。
到了網路時代,『對知識的不尊重』成為一大危機:網路讓人人
得以方便對談,同時讓人人太容易遇到同好、太容易吸收相關資訊。
大家都有起碼的智商,於是在資訊如此方便交流的網路,讓『提問題
』明顯變容易,往往隨便胡思亂想一分鐘就可以想出熟手都未必想到
的新鮮路線。因而很正常的,提問、批評成為網路社會文化自然的發
展重心。
然而,正因為『像樣的提問』沒有什麼了不起,上到八十歲下到
十二歲人人都會。於是網路社會產生這樣的自毀因子:人人樂於提問
,建構完整思想完整文章的人理所當然變成箭靶,那麼誰願意當這種
箭靶呢?
● 重質?還是重量?
因此網路社會正式分成兩種完全不同的型態:
一種是走『重質』的網路社會,非常積極保護『提供完整知識(或
好答案)』的『網路寫手』,阻止過度的提問環境造成寫手疲倦而不願
留下(這叫做被耗竭掉)。台灣學術網路第一個走重質而成功、而且可
以成為永遠的網路社會典範,是某個情色文學bbs站。它的成就直到如
今,不管什麼知識領域的網站都很難與之相比。當然,情色資訊是否
道德的問題在此舉例是懸置不討論的。
另一種是走『重量』的網路社會,積極保護發言機會,會適時處
理網路廣告、灌水或鬧場小白,讓任何網路使用者都可以安心發表意
見,於是網站很容易衝高人氣成為大型網站。
這種網站就『網站經營』的立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參與這種網
站,就得注意『對知識不再尊重』的巨大陷阱。
● 『對知識不再尊重』的養成歷程:
因為對所有真心的發言都是一視同仁的,網路同好又是這麼容易
找到;於是我們對於過份容易獲得的資訊開始習於嫌東嫌西,再加上
嫌東嫌西的心態也被網路容易發言的機制強化到極點,最後讓網路社
會很容易就出現嫌東嫌冷言冷語的習慣。而完全自我化的個人網頁或
blog系統,加強的自我陷感往往讓自得其樂的冷言冷語惡習更加嚴重!
有史以來,我們在現實社會絕對不可能出現:一群人談深度知識
談地很愉快,你卻跑到人家身邊公然嫌他們:你們講太深了,我聽不
懂,能不能換話題?但是網路社會居然從1993年就開始出現這種現實
生活絕對不會出現的詭異現象: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在連線bbs的古
典音樂板客客氣氣地分享,莫名其妙的,約每兩個月就會出現一個不
知何處冒出來的ID痛罵:你們講那麼多幹麻!古典音樂應該如何如何
、你們只要告訴我們那張CD很好聽就好了......我絕對不反對聽古
典音樂可以輕輕鬆鬆聽,但是,究竟是什麼社會機制導致主張『輕鬆
聽』的網路使用者,認為他必需時時刻刻到認真發言的討論串去鬧場
、拯救『認真聽』的愛樂者?為何會變成這種喜歡主動破壞別人討論
氣氛、自以為是的獨夫?你明明可以在適當的討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嘛!何必透過公開責備別人『認真聽』的言論來自我標榜?
那麼,有沒有認真聽的人莫名奇妙跳出來責罵輕鬆聽的人呢?當
然有,但是這是正常社會就會出現的常態,知識豐富產生的驕傲在現
實生活是常見的,但是知識不足還能驕傲罵人、而且大家還不覺得這
是嚴重缺陷,大概只有網路機制才會產生了。
這種明明是現實生活上非常不禮貌的唯我獨尊心態,從1993年發
展到現在2005年,居然被包裝成『理性意見、多元討論』,這可以算
是網路社會真正嚴重的大問題了。
很明顯的,太容易發表意見的網路環境,常常只是讓你太容易發
表淺薄的想法;只會提問不會解答,只會空談感想而不會深思熟慮;
最後由於過度提問,而變成『對知識不再尊重』的網路惡習。
● 東方文化『修行主義』的惡化現象:
這種網路惡習應該是世界性的,但是在修行主義泛濫的台灣社會
產生更嚴重的惡習。
本來個人就絕對不可能成為聖人,誰不會犯錯?誰規定我一定要
成為有錯則改的顏回?但是『對知識不再尊重』的網路社會本來就只
在乎有意見有提問,當完整文章出現時,我們除了馬上淺薄地挑毛病
外,出現了大概只有修行主義社會才會出現的大笑話:要求原作者非
回答不可,不然就是沒路用、躲問題;充滿愛心的要求原作者一定要
關懷一下提問者,這樣才可以表現原作者高人一等的道德修養......
大家好像都忘了:原作者寫出完整文章來,沒有收你的錢沒有賣
你的帳,也不想成為孔子顏回,憑什麼我要面對一大堆無聊的提問?
沒關係,我又不收你的錢,要亂問,我總有權利懶得回答吧?這時更
離譜的情況就發生了:居然會有非常多網友公開或私下去勸原作者:
你一定要回,不然就是太驕傲、沒愛心、如何如何........更誇張的
情況是,為了表現自己高人一等的修行水準,不惜與鬧場者同聲一氣
對原作者不斷地道德說教。這是修行主義社會最嚴重的罪惡:他們不
屑理會小人、懶得糾出做壞事的,卻對製造完整文章的寫手『兇狠殘
酷地虐待打壓』,還以為這是有水準的修養、理性的思維..........
可想而知,多少網路寫手認清這種網路現實情況後,會選擇『從
此不再寫完整文章!』。
我們的網路社會變爛了嗎?責任會不會就出在我們這種形同『欺
善怕惡』的修行主義?
● 防止『對知識不再尊重』的個人因應之道:
我並非反對『批判』或『提問』的思想激盪,只是網路上的提問
往往太容易太泛濫了,因而必需把『批判』或『提問』提高標準才能
阻止網路社會的惡化。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以完整意見批判完整意見
』,我要批評你的音響不佳,當然可以,我一定會指出這片CD撥放
時出現什麼不正確的現象,絕對不會空泛地只留一句:我覺得你的音
響不怎麼樣........
同樣的,你想批評我的唱片評論,卻完全說不出自己的觀點,只
能說:我覺得你寫的不大對......廢話!我又不是寫聖經,當然一定
『不大對』!提出這種鬼都知道的淺薄意見有什麼意義?除了展現『
對知識不再尊重』的網路惡習外,能有什麼網路上知識成長的空間呢?
所以嘗試在網路獲得完整知識的人,就必需正視這種網路惡習導
致的知識墮落;我可以給你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如果你看到一篇完整
文章,當下反應就是想提問想批評,OK,你己經很危險了。練習一
下,看到完整的文章,先問問自己『能不能用另一個完整思路的觀點
來回應』?不然,你在網路上的知識歷程一定沈淪。
● 防止『對知識不再尊重』的網路社會參與原則:
而嘗試讓網路社會能優質發展的網友,也可以想一想:對網路寫
手莫名奇妙的要求,除了讓大家越傾向打屁哈拉來自保外,能有什麼
好處?所以,從自己做起!當一個積極尊重完整文章的人,不要讓願
意分享完整文章的人放棄在這個網路社會的熱心參與。
尊重完整文章就是最好的網路優質化淘汰機制,網上意見不合互
相攻詰,就讓完整文章說話吧!寫不出完整觀點的人,才是真正落敗
的人;而不是我們文化惡習上所認定的:首先生氣的人就輸了。記住
,在網路上要裝虛偽、裝和氣、裝不動怒再到處放冷箭,實在是太容
易假扮了!它在網路上根本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標準。只有完整意見與
完整觀點,才能日久見人心、看出來到底誰才是真心為這個網路社會
付出的人。
在這種網路陷阱未被解決之前,完整文章的網路寫手只能自保:
我們絕對不回應太多問題,分享完整文章才能增進知識交流的深度。
若是理念差太多,立刻停止討論。如果這時你想當網路寫手的好朋友
好幫手,奉勸你,千萬別去勸網路寫手成為有問必答好心又有耐心的
偉人,那永遠只會損耗掉完整文章的能力,增加淺薄打屁的浮濫。當
然,這只是最低標準;如果你像我一樣對網路社會充滿使命感,你會
跟我一樣使用其他更積極的做法,在此暫且不論。
● 結論:
我一直無法了解的,就是「為什麼要在網路上『勸人成聖』?」
;民主社會的原則,明明就是人人不犯法就天下太平了,而不是人人
變成聖人才會天下太平。我們當然要『勸人不要犯罪』、勸網友不要
習於COPY、勸網友不要想自殺......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勸網友『寫出
好文章就要學會謙虛』、『很多人認同就要學會別搞小圈圈』、『被
辱罵就要學會忍耐』、『被鬧場就要學會看開』......這些『成聖之
道』何時成為民主現代社會的『神聖宗教』,導致我們三不五時就要
主動跳出來傳教、不惜殘忍虐待貢獻完整文章的網路寫手?
再者,這些成聖之道是理性的嗎?是普遍的嗎?它不過是一種傳
統東方文化流行的狂熱教條而己,世界上一大堆現代化法治化的公民
社會,絕對沒有一個把這些流行觀點列入生活習慣或法律教材!
要『勸人為善』嗎?網路能產生道德典範的影響力嗎?這麼容易
假造人格的環境你居然期待有道德典範的影響力?在我看來,最可靠
的網路為善,就是『知識的成長』而己。其他任何道德教化,在網路
上永遠不可能實現:你永遠可以成功地假裝成耶穌的德性,我也永遠
可以成功地假扮成佛祖的境界。那麼,為什麼我們就是那麼喜歡空談
網路人格的成聖之道?
就此而論,在網路上『勸人成聖』,除了製造一大堆偽君子、虐
待網路寫手的變相惡果之外,到底有什麼意義?這豈不是修行主義最
大的禍害?
要讓網路成為知識成長的良好媒介,還是發洩喊爽的無聊場所,
真的只在個人的選擇!
(END)
註:網路文化存在著以輕薄短小、閒聊打屁、搞怪瞎扯....等方式來
製造網路上溫馨的情感交流,這種情況當然不在我上述所謂『不尊重
知識』的情況;為防誤解,特此註記。
-------------------------------------------------------------------------
個人讀後小感跟大家分享:
我是68年次的學生,應屆上大學的時候剛好碰上第一波的網路革命
潮流以及全新的通訊潮流。在那之前,我跟女友談情說愛寫信寫交換日
記,用的是原子筆+傳統信紙+日記本,信件內容動輒千字,日記本半年下
來,交換的時候都是厚厚上百頁.我們會花極多的時間在床頭閱讀彼此的
心意,綿密的思緒跟愛鋪灑在回信的信紙,和由於筆跡壓下而皺起的頁頁
日記中.
曾幾何時,這種閱讀大量文字以消化感受,擷取其中精神的能力,早
已消失殆盡.我記得我一年級跟我們班7X年次的同學一起?國文,由於跟
老師非常有得談,加以國文能力很好,曾兩次協助老師批閱我們班的國文
考卷.其實不批改還好,我可以保有很多對於今日七年級生國文能力的幻
想,進而敦促自己絕對不能落後於更年輕更有衝勁的競爭者.可是協助批
改之後,我發現過半數我們班的同學,大概連基本邏輯架構起來都很困難,
這直接反映在國文考申論題必須借用個人在短時間內,即時回想過去上
課內容以及課堂教育,馬上寫出你對某些議題的觀點論述.考卷可以用慘
不忍睹來形容,比對起當年同是大一新鮮人的68年次學生,等級根本是兩
個世界.(後來我也很無賴,既然面對的對手那麼爛,我就輕鬆唸了.)
批卷的經驗給我強烈的震撼,使我曉得現今由於網路的普及,低階知
識(尤其很多人關注的享樂知識)像垃圾遍地都是,花極少的時間片段地
獵取廣泛卻又不深入而且廉價資訊的人,積重難返.以此習性建造起來的
習慣已經強烈地破壞了閱讀的邏輯,現在的世代總希望在兩行字之間解決
一套議題,否則就顯現出已經看不下去,閱讀不下去的沒耐性,而且這個
特徵越來越明顯,害處也越來越深.
另外一方面,就是上文作者提到的,關於使用網路論壇的問題.由於
閱讀習慣使然,習慣於快速又小片段地給某項議題下定義(無論是來自高
速回一句既有道理又順口,能夠以此走紅某論壇的刺激競爭感所致;或是
純粹只是已經養成習慣,喜好於參與淺薄及所謂輕鬆聊的發言),今日網路
上樂於分享成套知識的人真的不像前幾年那麼多了,所謂先跳下去的人早
死,更多人已經更樂於當一個旁觀者----看別人被整死---而不再願意自
己跳下去當那個箭靶.這使得最近一兩年來,成套知識的蒐集變得漸漸困
難起來.
我以我常常去的網站www.dcview.com.tw為例子,當我四年前開始接
觸數位相機的時候,在該站,10篇文章我可以利用"搜尋關鍵字"的功能,
找到9篇對我有幫助的文章來分析比對,協助我了解所有有關攝影的知識.
可是由於這幾年來網路品質惡化,現在我重新搜尋某項議題的知識,10篇
文章裡,可能有4篇是"戰文",2篇是哈拉的廢話,外加一篇沒有使用過某產
品的人跳出來瞎掰的臆測,只剩下3篇具有參考價值.
到底如作者所說的網路品質,以及如小弟所見的閱讀習性的改變帶來
多大的影響,今日諸君還能有多少耐性好好閱讀幾篇文章,所謂的快速改
變的時代到底快到什麼程度叫做好,還是放慢步伐重建邏輯跟耐性會更佳
,可能考驗著現代人的智慧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6.10.229
1F:推 dogkid:好文,發人省思:) 01/30 16:32
2F:推 neph:大推好文 如果有時間 建議大家多看寫得好的紙本書和寫文章 01/30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