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oldemort (平淡中的真心)
看板NTUmed89
標題醫學系二年級學生參與教學改進座談會紀錄
時間Thu Jun 6 08:58:04 2002
會議時間:九十一年五月七日(星期二)中午十二時
地點:二號館第五討論室
參加人員:董奎廷 賴怡均 蘇柏先 魯翔之 林俊言 許耕僑 黃琳婉 曾偉倫
游文愷 焉保元 楊宗翰 葉肇元 黃琇慧
主 席:梁繼權 陳宜君 記錄:黃琇慧
楊宗翰:覺得上課的題目蠻空泛的,不太容易講。這學期規定要有六個題目和生
化有關,可是除非已經教過,否則找的都是網路資源,而網路資源通常
是給病人和家屬看的,有點空泛且形式化,例如很多疾病的判斷標準。
比如說我們昨天討論痛風,之前已經教過,覺得是可以講很多東西,可
是和平常上課有點重複。比較有用的是老師上課提到有關病人和家屬的
臨床應用,而且老師會提到和醫療糾紛有關的黑暗部分該如何去注意以
及應對。
魯翔之:我們一開始就拿課表給老師看,看什麼東西什麼時候會上到,請老師幫
我們排進度,其實共同教育室都知道什麼課什麼時候會上,就可以建議
某些題目在幾月幾號之後再討論,這樣有時如果剛好在考試前就可以複
習考試,像我們討論痛風在考前剛好就有複習到。
陳宜君:這要視每組的情況,因為有的組是喜歡先預習,不過如果把有關生化的
題目拿來複習,好像有點可惜。
賴怡均:我們的主持人會列出很多題目,其中大概只有mechanism跟生化有關,
至於一些臨床相關疾病,如果找網路的確有點空泛,所以也會找一些論
文期刊,不過還沒有到英文review的程度。我們老師會提到一些臨床
相關的有趣問題,例如酗酒,就會討論酒疹或酒精過敏的機制,不過生
化沒有佔很大的部分,不過可以加深內容討論,使得有細部有大觀。
陳宜君:同學已經開始面臨資料搜尋的問題。網路是大家第一個會搜尋到的,的
確是有點空泛,同學可以去接觸中文的專業資料,像國內各醫學會發行
的中文醫學期刊,或大眾醫學或健康方面的雜誌。
葉肇元:同學討論到一些有關人文的議題的時候,就會去查閱醫望期刊,不是
很專業,但是如果是有關醫學的同學可以去線上查Harrison或直接看國
外的期刊,因為國內的期刊相對來說資源比較少,我們也不確定哪一篇
比較符合我們的要求,所以會去看中文期刊的比較少。
陳宜君:有關醫學人文,我們是希望在一個比較輕鬆的環境中,從醫學、從人文
的角度去討論,而不是一頭跳進侷限於醫學的專業知識。這也是為什麼
我們被批評為象牙塔,如果我們只注重專業及深入,就常常忽略普及。
所以可以把你們的心門打開,像國內相關的健康雜誌其實很多,像健保
的問題在一些中文雜誌上其實探討很多,可以讓我們客觀地從不同的角
度去思考問題。
楊宗翰:像我們討論到兩性關係,上課時主席的方向和老師要引導的方向不同,
老師好像想要引導像變性人一類比較特殊的現象,老師說我們臨床上會
遇到的情況比較特殊,而不是要我們講醫學生的交友感情,結果老師這
樣的引導讓我們都愣住了,因為大家找的方向都不一樣,情況就有點尷
尬,老師也帶得蠻吃力的。
陳宜君:老師有很明確地說他希望這樣討論嗎?
黃琳婉:老師說希望討論跟生化有關的兩性關係。
陳宜君:可以事先溝通,就是同學先分配好主題或子題之後,請老師參與建議。
魯翔之:希望可以在學習指引上有關人文的引導多一點,比如說糖尿病和痛風,
我們根本不太知道有哪些社會議題,因為沒有辦法討論和社會有關的,
只好討論跟專業有關的,因為不知道會帶來哪些社會衝擊,老師的話又
比較少,變成專業的比較多,人文的比較少,因為根本沒在醫院裡待過,
除非老師前一週有講或學習指引上有說,否則老師當週講根本沒辦法去
想。
陳宜君:我們的教材二年級是最單純的,但是要編好的教材二年級是最難的,我
會根據老師和同學的反應慢慢抓到一個方向,老師也是在學習,老師也
是跟著你們成長,同學在很多書籍和電影上都會看到相關人文的,即使
是非專業的,老師的眼界的確是不夠,有時同學提到的東西都會給老師
很大的震撼,在學習指引上我們也不會把這些有關人文的講的很清楚,
因為怕限制了同學,有關兩性關係不知道其他同學是怎麼討論?
魯翔之:比較偏向一般大家會想到的兩性關係。角色扮演方面也有提到,例如說
對病人來說男醫師比較專業。像一個女主治醫師和一個男住院醫師去看
病人,病人卻一直問男住院醫師。
梁繼權:老師還蠻樂觀的,不像各位那麼擔心,像兩性關係是很大的議題,不管
引導哪個方向都是一個方向,重點是在日常生活或個案中去找出問題來
,然後針對這個問題去做深入的探討,有時候議題不是那麼重要,而是
從議題中能夠看出比較重要的東西,二年級的教育比較重視在發掘問題
,分析問題,二年級的東西比較廣泛,方向太多了,只是定出方向之後
能不能做很好的觀察和分析,三年級則是比較有一定的規範,一定的答
案,二年級比較沒有設定一個你要懂的東西,而是著重在找資料的過程
,提出問題,然後分析,這是二年級希望訓練大家的,去學一個方法,
用這個方法做學習的工具去得到學問,是重方法大於重得到那個答案。
還有就是同學要學習解釋病情,就是把比較困難的東西解釋給病人聽,
這是當醫師要懂的技巧,這是希望同學把精神放在這些方面。另外,不
曉得同學有沒有看英文原文的困難?
魯翔之:這要看人,一定有人比較厲害,有人不太好。
梁繼權:這是要訓練的,不能說比較困難就去避免,而都看中文的,像文獻都是
英文比較好,中文的翻譯比較慢,目前的期刊大概是「當代醫學」是寫
給學生看的。
魯翔之:我們根本不知道那是寫給學生看的。可不可以在二上的時候就告訴我們
這些,而且我們也不知道小組討論是要我們學什麼東西,或是有什麼中
文資料可以找。
董奎廷:國內有很多網站可以找。
陳宜君:其實可以開始學習去找資源(網路、書籍、雜誌,甚至人的資源),那
麼將來你就可以自己去找資源,而不是依賴老師提供給你們。二年級沒
有要求你要去找到什麼資源,而給你一個大空間,因為我們感受到個人
和個人之間以及各組及各組之間差異非常地大,那個差別因投資而異。
如果各位同學有心,都可以找到非常棒的資料。因為醫學人文的角度非
常廣,當我們定下主題和參考資料,我們發現學生會使用小於等於老師
提供的資源,而侷限了各位的發展。二年級是給大家開放的空間,反而
是以後有很多限定是會讓各位覺得很無奈的。我們是希望在一二年級提
供給同學一個無線寬廣的空間去發揮,有很多特質可能會在這時候發展
出來,是不希望大家被醫學界的框框框住。
游文愷:那它現在給我們一個討論提綱,我們要怎麼進行都可以,我想問的是小
組討論要我們學的是去找資料還是去思考去討論,因為我覺得這有時候
不見得能夠完全合在一起,比如說比較專門的題目像糖尿病,如果要查
生化機制的話就要查一些比較有根據的來源,像醫學期刊,可是當他用
這種有根據的資料來報告的話,能討論的空間就比較小,其他人就只能
聽,就算其他人發問,報告的人也不見得能回答問題,老師可能也不知
道,像我們討論基因治療的時候,大家都沒看過,全台灣的實例可能也
只有兩個,所以老師也不知道,那樣子的話就變成報告的報告,我們就
接受,也沒辦法討論,如果討論到基因治療的社會層面,我們就比較能
有自己的意見,有的人有信教,就有他宗教上的意見,所以同一個題目
走兩個方向就完全不一樣,所以希望小組討論的設計是希望我們怎麼做。
梁繼權:應該都要在討論之前要有點準備,如果之前沒有準備,就變成來聽人家
報告,有時候連人家講的對不對都不知道,因為有些分工,所以分到的
同學可能就對這方面比較深入做準備,如果同學都不準備,就會流於讀
書會,把工作分出去,每個人念一點,這樣就失去討論的意義了,所以
要討論前多少對這個東西要有所接觸或了解,看自己要到什麼程度,如
過希望對這方面能夠有多一點學習,工夫就要花下去,聽同學講一次,
跟你有看過一遍再聽同學講一次再跟同學討論,哪一種的印象深刻?當
然是後者,而這個時間也不會浪費掉,這樣考試前就不用再念了,因為
記得很清楚,我們是鼓勵同學自己準備的題目以外其他題目也要看一下
,否則是很難做討論,以前有些同學還去法學院找一些有關人文的資料
,其實同學找的資料常讓老師覺得很訝異,同學提的很多問題老師也沒
想過,甚至可以當作研究的材料,所以不給你們太多限制,希望能夠爆
出那樣的火花,台大醫學院的學生不應該是課本念一念就滿足的,你們
的程度應該超過這些,能夠發揮自己的創意,其實沒有老師你們一樣可
以當醫生,只是老師希望能夠多推你一把,讓你們成就更高,這是我們
的期待,當初醫學教育改革就是希望台大醫學院畢業的學生能夠more
than that ,在醫學的領域裡能夠出色蹻健,唯有透過這種方式才能激
發你們的潛能,要不然就念一念然後考試,背書而已。
陳宜君:剛剛談到基因治療,這是很熱門的話題。基因治療這個題目還是要做一
些學術性的報告,讓人家了解基因治療在做什麼,還有它為什麼會衍伸
出這麼多後遺症。甚至過去一年有很多新聞,在一些非常好的學術刊物
上面討論一些醫療糾紛的問題還有倫理的問題,它對整個人類的影響是
很大的,像這個主題可以從很學術探討到很人文的,我們可以透過小組
教學,透過醫學人文去看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腦力激盪,而不需要很深
入的科學基礎。現在參與基因治療是學術界中很少數很少數的人,可是
它引發的問題是全球性的,而且可能會影響到下一代,因此很值得我們
花一些時間去瞭解及思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