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g7318480 (夢漫廷)
看板NTUcontinent
標題[演講] 當代台灣社會族群的內涵與概念 /王甫昌
時間Fri Mar 16 16:05:10 2012
主題:當代台灣社會族群的內涵與概念
時間:2012.03.16 10:20 - 12:10
地點:台灣大學新聞所401室
講者:王甫昌 老師 (中研院社研所)
-----------------------------------------------------------------------------
一.前言
1.差異但平等?
a.文化差異 + 政治社會平等 (應然面、理想面)
2.族群概念在台灣流行的新近性與重要性
a.族群概念的使用,在台灣社會的人群分類中有所競爭。而其最後如何定為一尊,成為
社會上的主流用語。因此本演講將針對這個概念的崛起,使用等。
b.伴隨著民主的轉型而同時開始廣泛使用的族群概念。但其使用範圍(射程範圍)不斷地
有所擴充與延伸、上推。然而,族群一概念的台灣社會的形成其實只有存在於近20年
間。
3.一般大眾傳媒中的"族群"使用方式
a.出現頻率的改變:新聞上出現族群的時點,約莫在1987年後。
b.意義:從外國的族群、原住民九族......等,轉變成我們現在對於台灣社會的本省人
、外省人、客家人。而到了93年才開始有現在所謂的四大族群。而,87年以後開始出
現的族群使用,並非新瓶裝舊酒。而是現在人對於群體差異的看待方式的不同。
二.當代台灣族群使用方式的改變:由學術專有名詞到一般化使用
1.50-70年人類學的專業用語:族群一詞類比於生物學上的分類。族群是用於原住民下的
分群,為一個對於原住民的次分類,被分類者(原住民)並沒自己的群體認定。而其研究
的重點在於族群文化而非族群關係。
2.70-86年人類學的運用:引介西方在60年代的族群分析概念。族群不再為原住民次分類
,而是把原住民九族。研究也開始偏向族群關係(族群不只是文化位置、文化現象,而
是種社會位置、社會關係的宣稱)。此外,研究者開始去關注被研究者的自我群體分類
意識。當時也有一批人試圖用這概念去套用到漢人中,但被俵。
3.87年後的新用法:趙少康與簡漢生的言論(外省籍在政治、經濟上是弱勢者)及吳淑珍
(3/24在立院提出 "放棄歧視台灣人政策"的質詢)。族群意義轉變延伸到省籍問題、閩
客、原漢。此外,開始區分弱勢/優勢族群及其互動關係。
4.90年代中期後,族群類屬開始增加。如國際移工、新移民女性......。族群類屬雖然有
所增加,但大體上是和87年差不多的。
5.小結:族群的概念從人類學專有名詞,演變為一般社會的用法,有了新的社會意義。
三.當代台灣族群概念的新內涵:族群與過去人群分類的連續與"斷裂"
1.族群概念的斷裂
a.菁英與官方的概念:昔日對於人群的分類是限縮於官方的分類,但是當時的一般人並
不會如此的認同。清代的官方閩粵是用府來分類,而清代移民的認同是用某某縣、某
某村的人。當時,同個府一起來的人也常常在械鬥啊,當時的人要打架其實不是用府
來分隊的啦。
b.地方性的差異與社會整體想像的浮現:我們區分出四大族群,是先預設了一個更大的
台灣想像在上。然而,昔人是缺乏以全台作為想像的,而是相當的地方化的。直到日
治時期20年代,因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才有全島性的想像(本島人),以區分於
日本內地人。而到了國府接收後,這種全島想像又是相對於外省人。
直到80年代,才開始逐漸確立台灣想像作為最上位的想像,從全中國慢慢轉變為台澎
金馬。在這大架構之下,才開始區分出四大族群。
c.由文化位置到社會位置:現代的族群分類,主要是由相對於其所界定的優勢者的"共
同弱勢地位"(社會位置)所界定,而不一定依賴共同文化特性。
ex:客家人的內部分類上,北客和南客的差異仍然構成了南北客家人間對於客家人的
想像內涵上是有所差異的。而客家人的這大分類的形成,是一個相對於中華民族
沙文主義、福佬沙文主義的壓迫所生的弱勢地位,才因此建構而生。
d.族群間的理想關係:從同化主義轉變為多元文化主義。過去強勢的文化系統的同化主
義(assimilationism),直到近年來所強調的,差異但是平等的族群多元主義
(ethnic pluaralism)。最早出現這觀念,可以上推到93年民進黨所提的"族群與文化
政策白皮書"。
四.為何轉變能夠發生:政治反對運動及其對策
沒有記錄到,抱歉
五.結論
1.族群的定位:文化團體or社會關係?
2.族群意識 vs 種族主義 :相互競爭關係
3.族群觀念的想像與國族想像
4.分類與族群意識是否會隨者年輕世代的成長而逐漸淡化?
王甫昌的回應:或許族群產生的並不是時代的意義,而是生命階段的意義。或許到了你
要決定你如何教你的小孩歷史或是認同的時候,族群意識與論述就會再度展開他的作用
了吧。
族群分別並不僅在於文化的差異上,比如說90年代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說北京話了
,相關族群的差異應該是遠低於過去的。但有趣的是,現代這種四大族群的建立不正是
在90年代才開始的嗎?
蘇品銓:請問老師,語言的作用在社會互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王甫昌:語言如何成為政治社會關係的互動中,競爭的工具,是可以被我們所討論的。
語言的自我弱勢確認、語言的族群動員.....等。到底語言是個mark、是個區分的原因,
或是一個工具。很有趣的,有很多元素並沒有被提起,成為被區分所使用的工具。比如
說在外省群體中,彼此的語言差異其實很大,而原住民族之間語言差距亦如是,然而這
些語言差異並沒有成為區分的議題。
本紀錄雖已盡力,仍不免有所缺漏。相關論述請參: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1
※ 編輯: hg7318480 來自: 140.112.4.181 (03/16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