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zin (rainny)
看板NTUcontinent
標題[農再] 提高糧食自給 台灣沒時間了
時間Sun Mar 21 18:57:17 2010
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01.html
提高糧食自給 台灣沒時間了
張貼者: Chyng on 20100301
「吃台灣米、飲台灣水」將不再理所當然。農村願景會議提出警告,台灣再不重視糧食安
全、鼓勵小農發展,將來全球爆發糧食危機時,台灣將首當其衝。
2007、2008年油價飆漲,民生物資價格大幅上揚。原因在於台灣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以
百分百依賴進口的小麥為例,一袋麵粉曾狂漲1百元,維持物價平穩,提高糧食自給率是
台灣的當務之急。
新莊、林口、旗美等社區大學日前舉辦「農村願景會議」,強調必須發展小農、爭取糧食
自主、改變消費習慣,台灣不能再拖延。
台灣曾糧食自給自足,現在卻是重要糧食進口國。中研院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劉志偉指出,
台灣糧食自給率受美國糧食援助與資本主義影響,玉米、黃豆、樹薯粉、小麥與馬鈴薯進
口最多。
以小麥為例,戰後美國糧食過剩,主導糧食交易,美國發展進口替代政策,在1954年通過
第480號公法,大量外銷小麥。美國1960年代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向全球推廣小麥好
處以改變飲食習慣、穩固銷售市場。
美國除負面宣傳「吃米會變笨」,在1964年更補助為期2年的學童營養午餐計畫,使得原
以稻米為主食的台灣逐漸轉向雙主食,但台灣已不再種小麥。
原為工程背景出身的施明煌,投入學習障礙者的喜願麵包坊工作,2007年石油危機、原物
料爆漲,讓他意識到依賴進口的危險;施明煌說,台灣過去二期稻作後其實會間作小麥,
因此在2008年與農友合作契作小麥,至今台中、台南、宜蘭、苗栗等地都有農友契作。
施明煌和農友一開始只能種出2噸小麥,今年可望產出30噸。施明煌推廣契作小麥不做單
點發展,他架設小麥生產履歷網站讓生產過程透明,「我希望遍地開花」;履歷網站除讓
消費者知道生產進度,也讓農友相互學習。
施明煌透露,台灣有不錯的小麥種子,但他找農改場合作時,卻遭公部門拒絕。顯示公部
門對此意識仍然不足。施明煌坦言,台灣小麥不可能「取代」進口小麥,但台灣必須「加
入」以創造選擇。
青芽兒主編舒詩偉指出,美國不只利用糧援,更進一步透過基改控制糧食。以孟山都公司
為例,透過貿易談判掌握種子的智慧財產權,農民必須跟孟山都買種子,但這些種子無法
再生、農民每年都要新買種子,而且只能搭配孟山都的除草劑。
跨國集團控制可能產出不健康的產品,當台灣不改變「種價格高的以進行貿易」,當進口
糧食比自產更便宜、依賴度加升,能源危機爆發時,連鎖產業就受影響。
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人李寶蓮指出,在能源危機、環保意識提升下,大規模農業將面對
挑戰。大型農場的單一作物需靠大機具與化肥耕種,這些都很耗能,做磷肥的磷礦預計在
世紀末就會消耗殆盡,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反而可延續多元價值與維持糧食穩定。
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透露,台灣糧食自給率表面上是31%、穀類較危險,實則不然!除
了主食中的小麥是絕對依賴之外,玉米自給率低,萬一能源危機來襲,飼料玉米無法進口
,養豬業也會受到衝擊。
「生產端與消費端要連結,才可能逐步達到糧食自主。」蔡培慧表示,農政單位必須正視
糧食危機,不應不斷發展工業、迫使農田休耕。此外,應發展產 銷履歷讓消費者有所選
擇。當政策能友善農業、配合小農透過教育告知消費端生產端的理念與作為,消費者轉變
觀念支持,才有糧食自主的可能。
「吃台灣米、飲台灣水」將不再理所當然。農村願景會議提出警告,台灣再不重視糧食安
全、鼓勵小農發展,將來全球爆發糧食危機時,台灣將首當其衝。
2007、2008年油價飆漲,民生物資價格大幅上揚。原因在於台灣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以
百分百依賴進口的小麥為例,一袋麵粉曾狂漲1百元,維持物價平穩,提高糧食自給率是
台灣的當務之急。
新莊、林口、旗美等社區大學日前舉辦「農村願景會議」,強調必須發展小農、爭取糧食
自主、改變消費習慣,台灣不能再拖延。
台灣曾糧食自給自足,現在卻是重要糧食進口國。中研院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劉志偉指出,
台灣糧食自給率受美國糧食援助與資本主義影響,玉米、黃豆、樹薯粉、小麥與馬鈴薯進
口最多。
以小麥為例,戰後美國糧食過剩,主導糧食交易,美國發展進口替代政策,在1954年通過
第480號公法,大量外銷小麥。美國1960年代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向全球推廣小麥好
處以改變飲食習慣、穩固銷售市場。
美國除負面宣傳「吃米會變笨」,在1964年更補助為期2年的學童營養午餐計畫,使得原
以稻米為主食的台灣逐漸轉向雙主食,但台灣已不再種小麥。
原為工程背景出身的施明煌,投入學習障礙者的喜願麵包坊工作,2007年石油危機、原物
料爆漲,讓他意識到依賴進口的危險;施明煌說,台灣過去二期稻作後其實會間作小麥,
因此在2008年與農友合作契作小麥,至今台中、台南、宜蘭、苗栗等地都有農友契作。
施明煌和農友一開始只能種出2噸小麥,今年可望產出30噸。施明煌推廣契作小麥不做單
點發展,他架設小麥生產履歷網站讓生產過程透明,「我希望遍地開花」;履歷網站除讓
消費者知道生產進度,也讓農友相互學習。
施明煌透露,台灣有不錯的小麥種子,但他找農改場合作時,卻遭公部門拒絕。顯示公部
門對此意識仍然不足。施明煌坦言,台灣小麥不可能「取代」進口小麥,但台灣必須「加
入」以創造選擇。
青芽兒主編舒詩偉指出,美國不只利用糧援,更進一步透過基改控制糧食。以孟山都公司
為例,透過貿易談判掌握種子的智慧財產權,農民必須跟孟山都買種子,但這些種子無法
再生、農民每年都要新買種子,而且只能搭配孟山都的除草劑。
跨國集團控制可能產出不健康的產品,當台灣不改變「種價格高的以進行貿易」,當進口
糧食比自產更便宜、依賴度加升,能源危機爆發時,連鎖產業就受影響。
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人李寶蓮指出,在能源危機、環保意識提升下,大規模農業將面對
挑戰。大型農場的單一作物需靠大機具與化肥耕種,這些都很耗能,做磷肥的磷礦預計在
世紀末就會消耗殆盡,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反而可延續多元價值與維持糧食穩定。
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透露,台灣糧食自給率表面上是31%、穀類較危險,實則不然!除
了主食中的小麥是絕對依賴之外,玉米自給率低,萬一能源危機來襲,飼料玉米無法進口
,養豬業也會受到衝擊。
「生產端與消費端要連結,才可能逐步達到糧食自主。」蔡培慧表示,農政單位必須正視
糧食危機,不應不斷發展工業、迫使農田休耕。此外,應發展產 銷履歷讓消費者有所選
擇。當政策能友善農業、配合小農透過教育告知消費端生產端的理念與作為,消費者轉變
觀念支持,才有糧食自主的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