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別:124
標題:面對爭議 人文大樓的展望
記者:周紫陵、游任博
⊕-------------------------------------------------------------------------⊕
文學院長期爭取的人文大樓,在歷經數次校內相關討論與審核會議始達成協議。然而
由於近期反對聲浪不斷湧出,導致人文大樓興建案目前暫時停擺。
解決文學院使用空間不足為建造人文大樓的重要原因。近幾年學生人數增加,再加上
文學院需負責國文、外文、通識課程、人文藝術學程等全校性課程,教師人數也因而大增
。且目前文學院有九百多名研究生,教師與研究生之研究、指導與討論空間均嚴重不足。
身兼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與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執行長二職的柯慶明表示,「書就是我們
的實驗室」,因此亦需要許多空間擺放書籍,供作研究之參考。
此外,文學院系所分散於校園各處,不利資源之集中。再者,人類、哲學系館和臺文
所系均已拆除,作為人、哲臨時系館的水源校區校舍安全性更備受質疑,種種因素使得文
學院對新大樓的需求急切。柯慶明強調,目前使用人數和情形大異往昔,日治時期的空間
規劃早已無法應付現今需求,他以「二十五歲時還能穿五歲時的鞋子嗎?」一句道破。
目前人文大樓建築方案為第六案,前幾案或因成本過高、西曬、或由於面向新生南路
會產生較大噪音而被否決。目前的定案為:面向椰林大道側以較低的四層樓銜接校園建築
,營造和諧感;新生南路側則設計為較高的九層樓,以負荷使用需求,解決原建築預定地
,因保存農業陳列館所導致的空間縮減問題。
柯慶明認為十餘年來臺大建築同質性極高,不論顏色、設計都十分雷同,需要加入新
的創意元素。並且他還提到,根據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夏鑄九的著作,臺大校門中央原
為日治時期的「守衛所」堡壘,實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臺灣的象徵,反映的並非什麼崇高
的人文精神,當作古蹟保存即可,不應過度膨脹其重要性!他表示「即使一天出入八次,
大家真的會停下來,靜觀致敬十分鐘以上嗎?這真的比文學院上百上千師生,每日至少需
要在其間活動八到十小時的教學研究空間重要嗎?」
對於人文大樓內部空間的批評,柯慶明指出,人文大樓一樓為挑空設計,能提供學生
充足的活動空間。此外還有學院講堂、書店和咖啡廳等休閒場所,大樓內亦有空中花園的
設計。每位老師也將有六坪大的研究室,供教師和助理研究使用,並讓同學得以在寧靜的
空間,前來和教師討論,專心進行研究與指導。
人文大樓是由施崇棠先生個人捐助五億四千萬元作為興建資金,但目前由於校內反對
意見而暫時停擺。然而現在早已超過和先前訂定一年內動工之期限,資金實可隨時被撤消
。柯慶明表示,非常希望能獲得校園輿論的支持,使人文大樓得以順利完工,讓文學院有
更好的發展空間。
更多新聞請上 http://ntusnews.blogspot.com/
PTT社板NTUSNews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
【臺大學生報‧堅持新聞的好味道】
臺大學生報社 版權所有
2010 NTU Student News Press 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 編輯: yupoki 來自: 140.112.243.114 (12/30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