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mlovego (TOMMY)
看板NTUSNews
標題[公告] 金曲獎是文化戰場?
時間Sun Mar 15 14:49:44 2009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八○期
金曲獎是文化戰場?
[責任編輯:玨琄]
近幾年來,因為本土意識的崛起,政府為了保護多元文化的存在,紛紛設立各種委員會與
獎項來鼓勵傳統產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客委會、原委會的成立外,金曲獎項目也多了各
種鄉土語言獎項。我們不否認政府希望保存傳統文化的用心,但在實行層面上是否有效,
卻是值得再次商榷。
依照新聞局的典禮安排,近幾屆金曲獎的節目編製中,鄉土歌曲(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
的表演採取輪流表演的方式,每屆輪流兩種語言表演。頒發獎項更以語言作為競賽分類的
標準,使得此次08年的金曲獎節目中,擔任金曲獎頒獎人的劉劭希(也是06的最佳客語演
唱人獎得主)在講台上公開爲此事發表不平之聲:「客家音樂的表演到哪裡去了?今年主
題不是說要More Music嗎?怎麼變成No More了?」
猶記1970年金曲獎的出現是今是有限公司與歌林唱片合作下的產物,其成立目的是為了提
升國內流行音樂的素質。立意起初良善,在辦了幾屆之後,政府為了表明支持多元文化的
立場,開始在其中增設不同族群的獎項。然而,這樣的作法真的對保存文化有實質助益嗎
?
首先,正如同有自信的人不會很在意自己外在的名稱一樣,具有族群自信的文化並不會一
直強調自己的「名字」,政府這樣一直幫他們「貼標籤」的行為,有時反而是僵化了多元
文化下的互動和融合。硬將可塑性極高的文化固定在一個位置上,是無法有效的幫助此族
群成長的。
另外,金曲獎的立意本是要提升流行音樂的水準,若將音樂的內容以語言做為劃分標準,
反而會使好音樂無法公平競爭。弱勢族群的音樂再好,都會被貼以「政府保護下的音樂」
的標籤。以語言劃分獎項內容,除了使好音樂的競爭力減弱外,亦使金曲獎脫離了原先「
提升流行音樂水準」的目標。
另外,金曲獎以語言區分獎項,原本就是一種錯誤的表現,區分後無法做到公平的表演機
會更是不應該。如果能夠換個方式,以音樂的水準和流行性作為基礎,邀請各方樂手表演
,這樣一來,表演者也會感覺更與有榮焉一些吧。
雖政府立意良善,但政府的干預不應影響到大眾對流行音樂的喜愛。或可換個法子,例如
為不同族群各開設一個比賽,競爭範圍較廣,不被「多元文化」的名詞批評,更為公平。
比起文化優勢與否的競爭,金曲獎應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脈動,回歸市場競爭的懷抱。
http://enews.url.com.tw/scs.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