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ennon (橡皮靈魂)
看板NTUSNews
標題又寫了一個訪談稿
時間Sun Sep 1 22:27:35 2002
不過是幫綠色學校網站寫的
只是初稿 還沒刊出
這是別人採訪 我聽了以後寫的稿
覺得有心要做一件事情
不見得是一兩年能夠完成的
需要時間去等待各種緣分
想到這就覺得該珍惜身邊的每一個遭遇
==============================================
一個親手打造校園自然美的校長-曾麗華
空間的綠美化,凸顯了都市人渴望自然環境卻又將自己隔絕於其外的矛盾,在設
計師或空間營造者長期與自然經驗疏離的狀況下,常常可以見到以人為中心的人
工美,這樣的建設一方面不適合作為生物的自然棲地,另一方面不具有深一層的
教育意義,人與自然並沒有因此連結互動而更加親密,營造綠色空間的初衷也就
無法達成。所以,如何將生態與環保教育的概念融入綠美化工程,是個很重要的
考慮,而若能在這個目標之下又兼顧美感,又是一件更難得的事。本文為您採訪
到高雄縣美濃鎮福安國小的曾麗華校長,以他十年的親身經驗來為我們說明,自
然美可以如何融入校園,讓綠色學校的實踐成為可能。
這是十年的學習歷程體會來的,並非一朝一夕……
學美術出身的曾校長,相當的感性,由於受過美學的教育,對於美的事物相當的
敏銳,早期做美工設計的她,受的是平面美感的訓練,對於建築空間設計這種三
度空間的美學則較少接觸。雖然沒有學院的訓練,曾校長對於綠色空間營造的興
趣,卻在她自己經營農舍的時候觸發,她察覺到自己很喜愛園藝那種自然的美
感,也很想把這樣的美落腳在校園裡頭。曾校長最初在三民鄉的民生國小任職的
時候,就曾經嘗試把這樣的感動引進校園,當時只是很單純的想將自然的美感引
入校園,教育理念的整體思考並沒有放在這個營造的過程裡頭。直到後來他參加
了一個環境教育的研討會:
那時候我最大的轉捩點,就是參加一個環境教育的研討會,讓我有更深層的
思考,可以去做有系統的長程計畫……
其實曾校長之前就具有一些生態、環境的理念,只是沒有將它們與學校整合起
來,成為一個更大、更完整的實踐概念-綠色學校。經過這次環境教育研討會的
吸收之後,曾校長對於自己的經驗與理念有了更廣泛的詮釋,加上她本身的美學
訓練,於是對於「打造一個具有自然美的學校」的信念也就更為堅定了,而這份
信心是日後她在福安國小能夠堅持做下去的重要支柱。
在曾校長剛進福安國小的時候,福安國小已經具有很好的條件,經過前任校
長的努力,許多客家的傳統文化與精神,都已經融入校園的生活裡。校園的自然
環境也很優美,美濃的煙樓與遠山近水,都是學校先天具備的人文背景與自然優
勢,曾校長在接任校長職務的時候一方面希望能夠守成,另一方面則希望能有所
建樹,運用綠色學校的理念,做一些空間營造的實驗。一開始經費不是很多的時
候,只能做一些花草重種的工作,先將一些具有教學意義的植物種在校園裡頭,
取代原先那種大色塊的人工美。此外,就是充分的運用學校現有的情勢與在地的
資源,像學校內的生態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生態池的所在地原先是一個常
積水的窪地,和學校老師商量以後,覺得可以順勢配合附近的煙樓與遠山做個水
池造景,希望以自然地形起伏的方式而非水泥化的方式圈住池水。為了達成這個
構想,讓小朋友能夠有個親水、親土、親自然的空間,曾校長想到了先生學校的
前家長會長在做建築,就去拜訪他們要土,恰好當時他們在開挖產業道路,於是
就順便要了兩百車的土,請來怪手填上,並在池水預定地的周圍製造地形的起
伏,增添幾分自然的美感。好心的司機也順便運來了好幾顆大石頭,作為池邊的
布景,校長依每個石頭的個性以不同的方式散布在水池的周圍,讓水池在自然之
中多一些生命在裡頭。這些幫助替學校省了一大筆開銷,也為學校塑造了一個優
美的自然教學景點,學生相當喜歡在下課的時候親近這個地方,於是乎人與環境
開始交互作用而發生關連。相較於之前這塊地方的使用方式,曾校長的生態池兼
顧了教育與美感,活化了校園空間的利用。
空間的營造有時候是一種意義的競逐,如何去說服其他空間使用者的認同與
支持,也是主導營造的人需要留意的另一個環節,不然這個空間將無法發揮它最
大的效用,曾校長雖然希望推行綠色學校這個理念,不過她不希望這種事情是由
上而下的方式叫大家去做,而是先取得大家的認同之後,再去做更多的事情,所
以一開始,行動派的曾校長只找一些認同理念的人先默默的做,等到有一些初步
的成果出來以後:像是學校火車送午餐的交通步道、校園生態步道與攝影、學生
解說的訓練…等等,將這些成果辦個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的研討會,透過實踐
與參觀者的讚賞來博得校內其他同仁的認同,有了認同,學校的老師就會漸漸的
把學校這些綠色資源,延伸到課程上的教學,成為學校的本位課程,這是曾校長
的方式與他所看到的成果,提供大家做個參考。
所以,由曾校長的分享我們可以發現,農舍的那段自然體會是很重要的一個
階段,能夠親身去體驗自然美與瞭解自然的個性,綠色空間的營造才不會脫離自
然本位,而若能同時顧及美感,引起使用者的讚賞與願意接觸,空間才能發揮他
最大的教育意義,畢竟校園的綠色空間是為了搭起人與自然的橋樑,而不能只是
偏向任何一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