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stet (兔頭牌萬歲!!)
看板NTUMRC
標題Re: 舊事一樁
時間Sun Dec 9 23:31:13 2001
※ 引述《kilor (myth)》之銘言:
: 重人情的傳統應該很難撼動吧
: 今天參加堂姐的婚宴
: 看伯父伯母一個個招待各地地鄰居、朋友、同事、長官
: 爸爸還帶我見見幾個家族中的長輩
: 特別有那種...被整個傳統壓制住的感覺
: 但是
: 只講求利益或績效使人非常疏離
: 而且這個情況在大學裡就已經非常嚴重
: 初次與人見面就在不停的算計
: 跟學校外的朋友在一起好像還比較舒坦
: 只要是個「我是某某的朋友」之類的關係
: 就會對你莫名其妙的格外親切
小心不要墮入過渡簡化的二分法!
講究人情關係不是華人文化獨有,而是每個文化都有,
歐美照樣很多同鄉會、政治家族、家族企業、校友會....等等,
但相較之下,在對同一事件做決策時,傳統華人文化在考量各種
因素時,人情關係的權重會比較大。
很明顯的例子,從唐人傳奇以降的古典小說(當然你要在史記之
類史書上找也一樣)一直到現代如古龍的武俠小說(古龍的小說
個人竊以為只是書寫方式較新,實則內在文化特質還是非常古典
而真正富江湖氣,中時副刊每週均有一資深社會記者寫述現代江
湖事的文章,亦能明顯發現這種文化特質....離題了),可發現
人情義氣所佔份量之重,在西方小說中是遠遠不及的。希臘史詩
、基督教興起後的中世紀騎士文學如熙德之歌、羅蘭之歌等等(
舉這三個例子因為三者均是以英雄人物為主角、亦歌頌其美德)
可以讀讀看當個簡單參考。
再次強調並不是西方文化不重視人情關係之類,而是所看待與表
現的形式不同,如 spz君所說,明確的民法、刑法與契約習慣在
商業活動上所提供經濟活動中各方的行為有相當的可預測性與保
障。推廣來講,西方文化中成文法的起使甚早,觀念也甚普遍,
在宗教上,幾普遍個一神教的道德規範戒律等也頗清晰(多神教
的本質不太容易如此),這些或許是其文化特性根源。以致人情
關係在經濟活動乃至一般人際上的表現與華人文化不太相同。
最後, kilor君所說"疏離"的問題,個人不否認和重人情的傳統
改變有關,但僅僅是因素之一。舉最簡單的來說好了,現代一個
人每一天生活會接觸到的人、事,其數量和一百年前的人相比如
何? 在都市中生活工作求學的人和在鄉間山區的人相比又如何?
花在跟同一個人或事接觸的時間相比又如何?
能接觸的時間短、要接觸的數量多,自然平均來說對每一個接觸
所能投注的心力自然少,然後再加上很多關係需要靠時間培養的
因素。我想即使有心,所謂的"疏離"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不是全
部)也是無法避免的。
--
上聯----廟小妖風大
下聯----水淺王八多
橫批----地靈人傑
Bastet 的惡趣味簽名檔試用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63.3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