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lackjack0 (暗戀桃花源)
看板NTUBW
標題[轉載]末法時代的特徵和根本原因
時間Tue Jan 20 19:50:59 2004
節錄自 日常法師開示的《射藝中之禪導讀》的第二講
http://www.bwmc.org.tw/mmm_tr.htm#XxNoChg
供大家作個參考:
作者所說的佛教是怎樣的內涵呢?作者說:「我這裡所說的佛教,不是一般意義的佛
教,也與專重臆測的那型佛教無關。」所謂一般意義的佛教、專重臆測的佛教,指的是什
麼呢?簡單的說就是指「偏重理論的佛教」,這種類型的佛教,「因為其典藉很容易得
到,於是成為歐洲人士所唯一知道,而且自以為確能了解之佛教。」
作者為什麼要特別說這段話呢?為什麼作者指的佛教不是「一般佛教」、「專重臆
測」的佛教呢?我們現在一起來探討作者說這些話的時代背景,作者到日本學禪的時間,
距離現在約五十年,那時,佛法已是未法時代了,末法時代偏重文字,也不知如何實踐,
換句話說佛法的真正內涵已經慢慢消失了,偏重文字、專講理論,其結果是離正軌越來越
遠、漸行漸謬。那麼,是不是「文字」「理論」就不重要呢?不是的!最完整、最圓滿的
佛法是什麼呢?「見」「行」並重!佛教指示我們「教量」「證量」兩者均不可缺!教量
是什麼?就是理論。理論要了解,見解才能正確,修行才有依循的法則!譬如:要從高雄
到新竹,如何走法?依地圖的標示,如果地圖所示的路線、方向有誤,有可能到新竹嗎?
所以地圖中所標示的種種就是理論,根據這個理論行持,才可望到目的地。正法時代是理
論、修行分不開,因而能教證具足;末法時代重視理論,甚至於以自己之執著臆測,因而
流於空談,徒具形式!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很重視實踐,教導小孩從小就要實踐,然後從「做」中「學」,學
習是為了實踐!論語上有一句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必須先學最基礎的「孝
弟」,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人倫相處之道清楚後,然後透過實踐再繼續學習,
且進一步加深加廣學習。不僅儒家思想如此,佛法更是如此,廣論不也在道前基礎就教導
我們依止善知識嗎?弟子與老師的關係不就是「孝弟」的關係嗎?所以我們要對師長觀
功、修信、念恩。這些理論學會了要去實踐,然後依止師長,再深廣地學習共下士道、共
中士道、上士乃至於成就佛果。但是,末法時代的學者僅是愛著言說,甚至於空談理論
後,揭人之短,自讚毀他,彼此爭論不休,導致佛法毀滅,這些都是「末法」的根本原
因,也是值得我們警惕之處!
因此,作者所指的佛教並非此類。作者說:「我所指的乃是佛教中之禪宗,日本人簡
稱之為禪。」本書所講的佛教是「禪」,禪本是佛法修行過程中必須的一個次第不過本書
偏重於射箭。因為末法時期佛法支離破碎,重理論的人不善修行,勤修行的人不談理論,
書上告訴我們,禪有個特點─「這門佛教中全無戲論,卻能使人立即體驗到那無底的『存
在之根基』」。注意,禪是全無戲論的!這句話給我們什麼啟示呢?諸位!
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研讀一本書要先了解此書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特點。之所以
不厭其詳地向各位解說,是因為擔心諸位讀了本書後,將佛教最圓滿的傳統教證二量,建
立的次第予以忽視。假設有這種錯誤的觀念,那我們種下去的是末法的因!值此正法寢滅
時,怎可再造末法之因?
佛法衰頹時,空談理論而未付實踐,理論是戲論;昧於理諭而盲目實踐,實踐也是戲
論!因為兩者都得不到結果!不過,至少有一個特點,像本書所說的學禪,跟隨一位大
師,這位大師至少不會錯,雖然以佛法來說,不是非常完整,但以他自己所知的部分看,
確有其一分正確性。這分正確也是支離破碎的,這是很遺憾的一點,目前的禪就是這種狀
況。我們一定要認清這一點,讀本書才不會受害,也才可似從本書學到我們該學的!這個
概念的釐清、建立對諸位是極端重要的!
作者說:這門禪宗全無戲論,「全無戲論」卻讓我們立即體驗到「存在的根基」。什
麼叫存在的根基,我們大家都沒有體驗,不過,既然理論能夠指引我們明確的概念,那
麼,理論上「存在的根基」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空性」,中國人傳統上稱之為「實
相」,這個才是真實的!所有世間萬事萬物的存在,其根本都是空緣起!這個概念,西方
科學家到現在才發現,而且是多少人腦力的激盪,智慧的結集,才依稀彷彿的認識。而我
們偉大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知道:任何一樣東西都是緣起的存在,只不過因無明
看不清世間的真相,這是凡夫最根本的顛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