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do1986 (蒂朵)
看板NTU
標題Re: [問題] 也談談 台大文學獎 ?
時間Fri May 11 17:02:37 2007
推 nc3:台大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到底要去哪看呀??? 05/10 19:21
推 girl18:我也很想看~~我投過稿但是沒中 只是我覺得文辭優美是一部份 05/10 20:03
→ girl18:情感動人也是一部份 每個評審放重的焦點不一樣 05/10 20:04
→ girl18:有些評審就是比較容易醉心於美好的文采 05/10 20:04
我會這樣提問…..
是因為文學獎現在變得很現實的是..常常需顧及該獎的文風與偏好,
我從台大第七屆的得獎作品的讀後感覺,
第一個顧忌到的就是文辭優美似乎是第一重要,
我想黃春明的作品那年如果隱姓埋名的參加,
恐怕也未必會得到第一名吧…
這使我想到高中老師說的,說現在文學獎是類似共犯結構下的特殊創作產品,
他的意見當然有偏見在,甚至有性別偏見論述,
不過我覺得多少確實有一點點關係,
大概意思是分三層講,
第一層是作家方面,
過去古代男性作家多,女性幾乎是被埋沒的,
但到了民國以後,女性作家一年比一年多,
尤其是到了當代,男性作家比女性少太多了,
而女性作家的主要特質常常是比較細膩優美的(不絕對,但大多如此)
而這些女作家常常就是擔任文學獎評審的主要人物..
(當然男性評審也有,不過男作家其實也都是細膩化了,如白先勇等)
第二層是評論界方面,
不看文壇,看學術評論界,雖然仍有不少男性教授,甚至是大師級的,
然而在比例上,明顯文學評論界的女性教授一年比一年多於男性…
(這可能問中文系的最清楚了,中文系女教授明顯是比男教授多吧!)
而這些學術界教授們的評論常常也是促成一種新文風,
例如張愛玲,經過美國夏志清教授的推崇後,
之後一窩蜂女教授與作家大量讚美,加上女性主義興起,
使得張愛玲成為幾乎無法動搖的經典,也成為模仿對象,使得文風也偏向細膩化
第三層是最底層,就是新銳年輕參與創作者,
在性別上,也明顯女性多於男性,我想這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
大概習慣會在網誌寫些很文學性的文章或作品者,女性確實比較多(不代表男生就沒拉)
這三層相互影響就逐年構成一種風氣,
大概文辭細膩、用詞優美詩化的作品是比較受評審第一眼看中的,
然而優美的背後常常在內容上是堪慮的
它無法感動人阿,我讀其中一些得獎作品,真的感覺就是在賣弄文辭,
讀了老半天,不知故事重心,不然就講了老半天最終還是我愛你之類的…
然後一整個疑惑"憑什麼得獎?" 找了老半天也沒評審意見….更令人無言…
我剛有查到今年入圍台大文學獎的"入圍名單"
看文章篇名:〈愛人離開的時候〉、〈愛妳的顏色〉,或是〈流光〉〈千年〉
前者大概不偏離愛的故事,後者大概又屬第七屆得獎作品那類型的作品吧
因為沒看到文章,所以我也不敢隨意評論,
不過我只是很疑惑,
台大文學獎的設立已經十年,怎的只有第七屆出刊?
也不在校刊之類或是什麼刊物上登出,
(刊出不也有好處嗎?也可讓讀者監督是否抄襲不是嗎?)
就算出刊了,也沒有評審意見或看法,
那這樣後輩如要參與,從何借鑒呢?
尤其是評審的意見,是一個文學獎文風的把關者,
找什麼樣的評審常常就是造成究竟是要"美文"還是"感人文"的一線之隔阿
如果沒有實在很遺憾
※ 引述《Dido1986 (蒂朵)》之銘言:
: 有人投稿過嗎?
: 發現這個獎,很感興趣,
: 但找了圖書館唯一出版過的第七屆的得獎作品,
: 不禁有所疑問,
: 究竟怎樣才算佳作呢?
: 不論現代詩,畢竟詩這一作品比較主觀,
: 就以小說、散文這一文體,
: 我實在不懂為何第七屆那篇會得優選耶.....
: 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文辭優美嗎?
: 但我看了不會感動或有所餘音繚繞.
: 感覺沒有"故事",小說不像小說,像雜記...倒是文辭很優美華麗吧
: 學校出版中心出版的那書也沒看到是誰擔任校內評審,或是評審意見,
: 真的很疑惑.
: 難道真的如同學所說,
: 不管任何文學獎,其實都已經變成間接提倡"美文"的時代了...
: 就像魏晉時代人人邁向寫駢文一樣.
: 有人投稿過可以給點經驗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1.71
1F:推 sadborage:有些作品會在報紙刊出 像是中國時報之類的 還有印象@@" 05/11 17:05
2F:→ sibannac:有在中國時報 台大學生報上面 刊前幾名的作品 05/13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