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ungTai (阿泰)
看板Management
標題IT論戰:It dosen't matter (資訊科技不再重要) ?
時間Fri May 7 16:27:19 2004
比IT更重要的事
Dan Farber‧陳奭璁譯 2003/10/23
IT到底重不重要已經在科技產業延燒一段時日,自從Nicholas Carr在2003年五月份哈佛
商業評論上刊出「IT已經過氣」(IT Doesn't Matter)一文後,Carr便不斷為該文做辯護
,而產業主管則不斷反駁IT已經不是主角的說法。現在該是塵埃落定,看清事實的時候
了:IT還是很重要,但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且最大的議題不在於技術,而是人的因素
。
最近微軟CEO Steve Ballmer與昇陽CEO Scott McNealy都曾出面表示IT十分重要,且商
業成功與技術創新兩者缺一不可。
對於所謂技術已經無法再改變人類生活,或讓工作更有效率的說法,Ballmer直言那是
「胡扯」(hogwash)。McNealy則認為IT攸關競爭優勢。「若欲取得優勢,我必需比競
爭者知道更多過去六小時發生了什麼事情的資訊。光打煙幕彈絕對無法成事,只有IT
才能成就此事。」
Carr的理論基礎是企業已經無法光靠IT投資來獲得競爭優勢。「企業反而需要有這樣
的投資才能維持競爭優勢,但若你認為能藉由技術創造一個可長可久的競爭優勢,那
你就錯了。」Carr最近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到。
歷經最近幾數月聆聽雙方你來我往的辯論後,再加上我的一點意見,我只能說,雙方
的論點與其說是相反,還不如說是一致的。
撇開頗具煽動性的「IT doesn't matter」這種標題外,真正的重點IT是否商品化了?
以及此一趨勢下的影響如何?當然,IT還是很重要,否則就好比說水或太陽對人類不
重要一樣。IT已經成為21世紀做生意的必備成本之一。
但IT是否是創造競爭優勢的有利工具呢?那就看你怎麼使用了。對於Amazon、
Wal-Mart、Dell或任何一家公司,技術的應用可說是成功的關鍵因素。運用技術--比
如更好的客戶關係解決方案、更具效率的供應鏈管理或資料倉儲部署--這些都可能讓
某一公司勝過其他對手。雖然這只是成功要素的其中之一,但若要成為產業領袖,持
續性的整體投資還是無法避免。例如,若供應鏈效率不張,那麼以低利潤量販的公司
可能會難以為繼。
產業領袖與技術領袖不一定是一體兩面,許多有志成為技術領導廠商最後都倒下了,
即使是搶先推出創新技術產品也非成功的保證,或許你會有短暫的優勢,但正如Carr
所言,就長期而言,這種優勢很難維持下去,因為新技術的市場複製速度太快了。
少數公司或許會靠著一些秘方或專利技術來保持獨家優勢,但這些都是特例情況。
若你相信IT已經逐漸淪為商品化產品,那麼光靠技術本身的確難讓任何公司擁有
任何高人一等的優勢。就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大廠似乎也有朝商品化前進的趨勢,
紛紛推出各種公用(utility)運算解決方案
昇陽、微軟、IBM、甲骨文、SAP、BEA、PeopleSoft都在鼓吹同質軟體堆疊的優勢
與更標準化的硬體。軟體大廠會告訴你,運用預先整合的軟體與新興標準(如Web
services)可避免高成本的整合費用。高成本與複雜度人人討厭,但簡單與標準化
卻人見人愛。不管你是Wal-Mart或小型批發商,你都可享有同一套基礎建設技術。
過去市場的思維偏向以技術來遷就商業流程,現在的新思維則是商業要遷就技術。
多數應用功能與套裝產品會比軟體客製化所產生的龐大成本與複雜度更討人喜歡。
這是很務實的作法,不會好高騖遠要寄望靠技術來扭轉業務。Carr所預測的軟硬體
基礎建設商品化並不代表客製化已成一種「魔咒」,或者說技術創新會受到限制。
若說企業應用也要走上套裝軟體概念則非常不實際,除非要部署的範圍極狹隘。
不過客製化的複雜性現在則有Web services(網路服務)與整合工具的調節而降低
許多。
創新將會發生於商品化產品的層次之上,而研發主要則來自廠商,因為他們比較
希望能大量散佈他們的創新產品,讓市場一起共享,而非僅是少數人付得起的高
額專屬程式碼。
不過,把IT當作商品化產品來使用會產生一些重大的挑戰,首先,IT組織惜於與
舊系統(legacy systems)相處,他們並不願意汰換老舊系統,改用更強大,但更
簡單的解決方案。
當然,任何汰換策略都會有風險,但若不這麼做,企業就只好繼續花錢花時間在
維護系統上,浪費多餘的人力,而無法投資在更具成本效益的現代化平台。
汰舊換新策略也不必然代表換掉大型主機或其他關鍵任務系統,但企業卻需要以
宏觀角度來看待整個架構,並創造出一個未來十年內能具有競爭能力的新平台。
初期成本與風險可能會偏高,但若在移轉工程上拖泥帶水卻可能導致真正的競爭
劣勢。
第二個影響更大的挑戰在於IT組織與服務供應商都缺乏真正能幹、眼光長遠之士
能執行出一個真正大膽的「商品化」策略。這已經不是技術議題,而是攸關人
與領導能力。
歷經後網路泡沫化後的失望年代,許多組織不敢有所冒進行動,且在IT投資上也
力有未逮。這種害怕因素會產生一種跛腳效應,讓企業在決策上更加保守,此外
,由於許多IT專業人才的出走與委外的風行,使得企業內部階層已經減少許多,
造成私心自用的顧問公司有機可乘,可建議IT策略給客戶。
到頭來,評估IT到不在於它的重要性或商品化,重點是負責IT平台的人士否有正
確的目標,並依據策略計劃來執行。譴責技術的效能不彰反而掩飾了人謀不贓的
焦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1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