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irturtle23 (三隻小豬)
看板MBA
標題Re: [問題] 工作的抉擇,有請各位先進指點(尤其理ꐠ…
時間Thu Mar 3 15:53:28 2011
先恭喜樓主在早期生涯就發現疑慮
並忠於自己地勇敢提出討論
首先是樓主才工作一年就已經發現苗頭不對
是非常可喜可賀的現象
可塑性還很高,又還沒有年資包袱
不會被專業領域的資歷綁住
然而當初念大學的是外人覺得枯燥的物裡系
又能直攻光電所
想必對邏輯與科技有特殊動機
可以回頭去思考一下
看到底是因為領域特性的原因,還是因為喜歡研究?
一個是縱向產業軸,一個是橫向職能軸
找出到底是因為產業原因,還是因為對中間的研究流程有興趣
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喜歡研究過程 但這樣會與"不嚮往分析師工作"相矛盾
所以找出當初持續進修的動機 以及現在造成猶豫的思考點為何
將會是探尋樓主生涯走向的重要關鍵
"熱情","性格","專業能力"
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成就事業巔峰的三項核心驅力
三者有順序跟因果關係
原則上應該也沒聽過哪個偉大的人物成就事業是為了錢
基本上都是因為興趣,或是某些事物具有重大意義
你不做沒人能做的更好
而財務報酬也只有在自立更生的早期有驅動力
之後不用三五年就沒力了(甚至更快),有的甚至是變成反驅動力
因為報酬太少或不如預期 反而放給他爛
就像某陳年港劇所演的"做一半運動" 老闆不加薪 大夥事情就做一半
在樓主的言談模式中
首先出現的是當談及未來選擇時
出現了一個沒有指向性的空白
這個空白透露了一個跡象是樓主的生涯選擇並沒有任何已知的"criteria"(選擇條件)
所以關鍵在於找出這些criteria到底為何
自然就能找出生涯方向
這些criteria多半要從過去的行為與決策模式來搜尋
可以請樓主回想各生涯轉折時的取決因素為何
然後就能依重要性排列出各項價值觀的順序
例如: 名氣(校名or公司名) > 待遇 > 工作內容 > 組織文化 > 事物本身的社會意義...etc.
而其中某些驅力會落在"興趣","性格","專業能力"等主動驅力的範圍內
就可以用這些主動驅力作為核心來依序推出各種可能的生涯組合
而另一個比較令人感興趣的點是
當樓主的空白結束後
隨之而來的是往研究領域的傾向式回答
這顯示樓主的下意識對研究相關活動有偏好
不過要釐清到底是因為主動式偏好(本身就有興趣)
還是因為被動式偏好(沒有其他東西可以選,只好講something about "research")
然而樓主有提出一個很明確的主動意識排斥
是對技術專業沒有太大熱情
因此要釐清中間的微妙關係
是因為某"領域"的技術對樓主不具吸引力
還是因為"技術"這種東西本身就無趣?
而另一方面
樓主有出現兩個潛意識的傾向
一個是"學習",一個是"人際互動"
因為從大學到研究所到工作
中間每當與"學習"有關時,樓主都會不自主的前進
這就是"興趣"
而當工作中只有純技術學習
而沒有人際互動時
樓主會下意識地後退
由此可以判斷出樓主的"性格"是people-oriented人際導向
然而雖說念MBA的人有五成都是career switcher
但它畢竟不只是一個萬花筒或就業博覽會
除了極少數學校(如MIT)不問生涯目標以外
原則上招生委員期望申請人在入學前就已經知道生涯目標
越清楚越好,或至少知道長程的大方向跟短程的跳板
威斯康辛大學甚至在申請時就已經要先勾選主修
否則無法進行申請流程
如果對生涯方向的選擇不清楚
可以參考密西根Ross商學院的就業輔導中心公開網頁
www.bus.umich.edu/StudentCareerServices/resources/InvestigateCareers.htm
有各種生涯選擇的說明
不論你想進顧問業,行銷,財務,生產,醫療,科技業,還是投行
都有該領域生涯的詳細說明,以及所需技能跟建議課程
或是到www.wetfeet.com
www.monster.com
有很多產業與職業說明
不過其實一切都還是回歸到樓主本身的日常生活跟興趣
這也是為何MBA會問你(不論essay或interview)平時休閒活動為何
進而從中找出你的人生動機跟價值觀
因為若是長這麼大都沒有關心過或接觸過的東西
多半就代表沒有什麼興趣 所以才不會花時間去蒐集相關資訊
因此其實可以回歸到樓主的業餘時間在從事哪些活動
從哪些事物中獲得滿足感或歸屬感
然後再從中找尋可能應用到工作上的作業模式
或不斷地將工作與業餘的比重逐漸往興趣方向調整
透過漸進式的輪調或轉職的方式
把不喜歡的工作內容逐漸減少,喜歡的工作內容逐漸增加
找到一個平衡點
讓興趣成為工作
原則上 若能將"興趣","性格","專業能力"三個驅力匯聚在同一點
將會產生五個層級的生涯金字塔:
1.做你所愛 愛你所做
2.不覺得你在工作 並從過程中(而不是從結果)取得滿足感 甚至會廢寢忘食
3.樂在其中不斷進步 直到突破sustainability門檻 能用這項興趣來謀生
4.持續進步 不斷突破競爭
5.成為領域的佼佼者,到時候被錢追著跑
而從回顧自身的各項職業與業餘活動的過程
會越來越了解who you are
然後自然會知道自己是engineer還是manager
也自然會知道到底是要念專業技術的engineering school (不過樓主已透露這方面沒興趣)
還是要念MBA訓練管理與領導
(要注意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進修,取決點在於:現狀與未來目標之間,是否有進修必要)
剩下的分數原則上不是問題
這些分數基本上跟大學聯考幾乎成正比
大學或研究所台清交 AT自然會七字頭
托福修行靠個人
其他的就只剩在事業上有多麼強大的熱誠
能夠領導團隊對組織及社會造成貢獻
又申請人有多麼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的興趣 性格 專業能力
以及動機從何而來
這些動機多半都跟成長背景有關
也因此學校會問"What's your personality shaping event? How it affected you?
And what happened later?"
※ 引述《IZ (噢!超high19勝!)》之銘言:
: 小弟目前在國內知名面板廠當RD,工作經驗大約一年
: background是物理系+光電所。
: 前陣子面試了一間做類似產業研究的公司,並拿到助理分析師的offer
: 然而自已在面試下來感覺雖然沒有很差,但不是很令我嚮往
: 本來已經算是沒有打算接受這份工作,但目前仍有點猶豫
: 因為很清楚自已對技術專業的工作熱情有限
: 加上工程師已經不再是早年投資報酬率高的工作 (尤其面板廠….Orz)
: 我自已早已打定主意想再嘗試其它的career path
: 來增廣自已的其他方面專業
: 所以當初在找工作時就有了想要出國攻讀MBA的想法
: 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做一年左右的工程師,
: 實際應用研究所所學並稍微了解業界概況後
: 便打算嘗試PM或產業研究員相關的工作
: 即使唸完MBA沒辦法做consulting或investment banking等高門檻的工作
: 或許也可朝向Display search、Gartner、IDC等產業研究機構的工作努力
: 即使未來的身價沒辦法因為MBA學位而提高
: 我相信2年可以累積的人脈視野也可以讓自已有不同面向的提升
: 目前還是希望能朝這個方向努力
: 所以才會有找產業研究的工作的這個動作
: 一方面也以為這樣的背景對申請學校會比較有幫助
: 加上目前的工作真的是非常的純粹做技術
: 當初因為我的職位是類似產品工程師的角色,未來如果要轉PM應該是相當有機會
: 但沒想到進來後跟自已想的不太一樣,因為產品還沒有量產的關係,
: 學到的東西很多,但完完全全就是做技術開發,
: 完全不需要跟客戶接觸,不需要了解市場,過著就像是研究生一般的生活,
: 頂多就需要跟廠商或是工廠端coordinating,學到的東西雖多,目前看來前景也不錯
: (目前是做有別於LCD的新技術),但就是不太能接觸到business的領域。
: 所以現在最困惑的是像我這樣的純粹技術背景
: 是不是對申請學校並無太大幫助,之後即使拿到主管的推薦信,
: 感覺對申請business school幫助也有限
: 因此雖然這次拿到這間做產業研究的offer
: 本來是去的意願不高,但因為以上的 想法目前還是有點猶豫。
: 所以才寫了這封信來請教各位先進,是不是該照原來的想法,
: 做個一年左右即轉換跑道,比較能累積不同領域的background,
: 還是其實工作經驗對申請學校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佔了這麼大的比重?
: 甚至做個兩三年的工程師對專業的部份還比較有加分的做用?
: 其實當初面試完這份工作,因為沒有很心動的緣故,已經偷偷找了某個team的PM副理
: 面試,但是被嫌還做不到一年,雖然產品工程師對當PM很有優勢,但還是希望我多磨
: 一陣子再來 … Orz ( 我也不方便說明有出去唸MBA的意圖 )
: 另外小弟必須厚顏無恥的承認,大學時因為太混,GPA只有2.93
: 也並沒有豐富的社團經歷,研究所的成績當然是很高,
: 但是對申請商管方面的學校應該是沒有什麼幫助,
: 何況修課的成績跟做研究的能力根本是兩回事。
: 目前的計畫是4月考托福,7月考GMAT,10月開始申請2012秋季班,
: 自已評估自已的實力,我想目標只能放在托福 90+,GMAT 650+,
: 跟板上的100+/700+強者們比起來是差太遠了,
: 基本上應該是離 top50 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 因此如果有版友們想鞭這塊的話歡迎各位給小弟一個當頭棒喝,
: 因為這一年來其實我也思考了很久,關於Engineering與MBA之間的抉擇,其實自已很
: 清楚在台灣哪個背景比較吃香,會有這個Plan其實有很大的因素是出於個人興趣,
: 有時也會懷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有點太一廂情願。
: 只不過有很多事,我的看法是出去做了才會知道,
: 身處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視野與見解,伴之而來的則是不同的機會。
: 比起在小小 (又不斷出人命) 的科技業,希望能在30歲前給自已一個改變的契機,
: 世界這麼大,又不一定是要幹掉Samsung跟LG才能有發展性 (何況也不可能幹掉),
: 希望版上的各位有想法的話儘量來提點提點小弟! 感謝各位。
--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 官方職涯顧問
(NSHMBA官網照片第一張: www.nshmba.org/pastconference/08photogallery.asp)
新生涯管理 部落格: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2.76.218
1F:推 surfingdream:ROSS 很實用的網頁 03/05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