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bak (look)
看板KMT
標題[討論]所謂的台灣文化何在?
時間Sun Jun 12 18:32:17 2005
2005/06/12 by Asbak
--------------------------------------------------------------------
[討論] 所謂的台灣文化何在?
--------------------------------------------------------------------
今天我讀到了「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的一段文字,突然有
所觸動。請讓我先引述一下其中的句子:
該書(2004年2月 初版 第12刷) 第190頁
凱末爾排斥多國帝國的理念...(略)...並規定土耳其文要用羅馬
文字而不是阿拉伯文書寫。最後這項改革尤其重要。「這使接受
羅馬文字教育的新世代幾乎完全不可能接觸豐富的傳統文學作品
,並鼓勵人民去學歐洲的語文,同時也大幅減輕越來越嚴重的文
盲問題。」
--------------------------------------------------------------------
誠如許多朋友所探討、所結辯、所惠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完成興革
的簡體字,確實經驗了許多的奇怪的發動目的與中間過程,諸如最終消滅方塊
字、跟隨社會革命的浮沉,以及讓文字更容易為人們所學習......等等,這些
種種,有的人持正面贊同,有的人持反面意見,確實有令人萌生眼光撩亂、自
嘆學海無涯之感。但是,這都無掩現在(西元2005年)在大陸用的是簡體字,而
我們台灣用的是繁體字的事實。我很偏狹地認為簡體字在學習上有較易學習、
在使用上較快速、在社會上有消除文盲的實值功效──雖說我更勝於繁體字,
因為那是我的生長環境──但是這仍無損於我個人對於簡體字的「輕易而草率
的」正面膚淺評價。
有人爭辯說台灣雖然使用較少且可說是「相對甚少」使用者的繁體字,但
是繁體字並不會被淘汰,因為台灣是當代華文文化圈的領航員,是真正在華語
文化上的優勢貴族。但是也不乏憂心台灣會被繁體字邊緣化的論調,因為簡體
字已經因為大陸龐大的經濟動能所擁戴,成為了國際華語學習的主流。到底哪
個論點才是正確的呢?究竟我們應該相信誰的才好?
縱使那是個事實,我們台灣人永遠不懂為什麼使用簡體字可以消除文盲,
因為在台灣繁體字照樣讓大部分人用得很自然。在使用上簡體字也不一定方便
,如果沒有人教、也沒有誘因的話,一頁簡體字跟一頁夾雜在平、片假名中的
日本漢字其實沒什麼差別,都是看起來很有親切感的有字天書。扯遠一點,大
陸人自覺最近廿至卅年來社會逐漸進步發展的感覺,其實就跟大陸人所習慣的
簡體字就是平常的漢字之感覺類同,縱使很有道理,過程很曲折但成功了,而
且對大陸人很有「本來就是這樣啊」或「確實真的有進步」的切身感受──但
是對於我們台灣人而言:「縱使那是個事實,然後呢?」不管大陸的情況是怎
樣,是怎麼地有道理,就我們台灣人來說,似乎是都沒有什麼價值,而這也是
個事實。
--------------------------------------------------------------------
這幾天,還是幾週吧,中國時報上我看到一篇龍應台女士關於提倡文言文
教學的文章,讓我的心癢癢,很想講些話,有我個人偏見而不見得正確的話。
如果沒記錯的話,那文章是龍女士寫的,如果我記錯了,我先在此致歉。希望
能有其他好心人幫我找找原文,那份報紙好像拿去放西瓜子了,嗯,題外話。
我相信龍女士所講的,學習文言文的確有助於小孩更正確地學習「國語」
,或所謂的「普通話」──但是前提是要有好的導師教。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我相信文言文只是學習國語的諸多工具之一種,而非唯一,這是我深刻的體驗
和想法。我小時候母親買給我一套「中國童話故事」、一套「漢聲小百科」,
都是漢聲出版社出的,呃,原諒我有廣告的嫌疑,不過我自始至今依舊很偏狹
地相信,大量而廣泛地閱讀白話文的童書與雜書,是小孩子學好國語的王道,
因為我的文筆就是這樣來的。
我不認為,單純地因為在過去曾經是參與過解嚴、野百合運動的活躍者、
領導者,就直接有什麼理由可以在民主憲政的今日台灣,當然地持續擁有其發
言權或層峰政治地位;更不認為因在某領域有大成就,就得以在其他領域有什
麼很值得稱作大師的當然道理。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與嚴密的實績,就不應該
恣意批評,或者說,只能是一個偶然的保守派意見。
--------------------------------------------------------------------
好了,步入正題,為了與共產中國做區別,部分人以簡體字vs繁體字,中
國文學vs台灣文學......等等許多多的方式,來做區隔,以顯示民主台灣的獨
特性。但是這有何實質的差異存在嗎?我感到非常懷疑、禁不起考驗。
簡體字不是台灣人的,也從來沒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我不打算探討其功過
與創製歷程。但是如果閱讀簡體字書,在看得懂的情況下,你會發現用語、用
字跟概念,其實跟繁體字書沒有兩樣。但是撇開書面語的一體兩式,在口語上
國語跟普通話的音調性上面,任誰都會覺得台灣人的發音就是不一樣。有人說
台灣通行的「國語」受了外省人中「江浙腔」的影響,這說法我很膚淺地暫時
相信了,不管是真是假,在口語上,國語跟普通話的差異確實很讓人有感受性,
或者不正確地套用精神疾病研究的術語,其間的差異,讓不同的語言使用者有
「病識感」,這跟書面語的親切感交雜在一起,至少使我個人有點恍惚在世間
的感覺,這麼像又這麼不一樣,難道得被迫面對根本不想要的戰爭恐懼,真的
是我們這幾代居住在台灣與大陸的人們的「共業」嗎?
簡體字讓年輕的大陸人幾乎完全不可能高密度地接觸豐富的文言文作品;
同樣的,白話文的國語也讓年輕的台灣人很難搞清楚邏輯精密的文言文篇章,
到底在講些什麼。漢語的現代性,不管是標準漢語,還是漢語方言,這種白話
文的特性,不管是口語上的白話文,還是書面的繁簡體,都讓豐富博雜的傳統
漢族文化,讓現代台灣人與現代大陸人跟自身的舊貴族傳承,有所切斷,而且
又一次很偏狹地,我認為其切斷很深很深。那麼,當代的漢文化,在與文言文
缺乏連結、嚴重失根的情況下,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我是個台灣人,只了解台灣事,對大陸的發展與現狀,沒什麼切身感。所
以我在此將題目縮小:「所謂的台灣文化何在?」今天的我們,究竟是在什麼
樣的情況底下?
第一,來盤開胃菜吧。這兩三年來,新聞媒體不斷質疑教育改革的成效何
在?為何台灣學童的「國語能力」不斷減弱?造句和用詞、用句能力越來越差?
網路上的青少年次語言文化越來越流行,但也越來越不像平常我們所講的話?
大官們、大學究們越來越無法理解這種情況,產生有一種台灣學生的「母語能
力」突然嚴重退化,但是外語能力亦沒有什麼顯著提升的「恐懼感」,紛紛質
疑自吳京先生任教育部長以來的教育改革政策。是的,據我個人很盲目的認識
啊,台灣的教育(不只有教育改革)自吳京先生起就完蛋了,吳京先生您真是台
灣教育惡化的罪人啊啊啊──
不管我對教育改格的盲目正確與否,從另外某個很奇幻的角度來看,自從
前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到後50年的國民黨威權統治,再經過這五、六年來的
民進黨執政新體驗,我們台灣跟大陸真的就如同成語所形容的,藕斷絲連。除
了民國30幾年中,那短短的3~6年的時間是「合而為一」之外,其他時間都是
兩個政府、兩個國家。分裂了100年,是很有機會發展出兩種同源而相異的文
化、認同和語言的,若無中間僅僅不到10年的「統一中間期」,今天的台灣絕
對和朝鮮、日本一樣,完成「由輸入唐風文化至形成自有獨特性之國風文化」
的過程。不會是中國的一部份,而是中國周邊。
撇去政治上的議題,因為那很有刺激性,而眾所週知的我是個自稱漢民族
閩南人的民主思想台獨主義者,念的書又不專業,我不想碰究竟是分裂了100
年的偏向力夠大、還是至少統一過幾年的拉回力夠強,那畢竟太刺激了。不過
我認為台灣今天所碰到的,7年級、8年級生的「國語學習能力嚴重減弱」的問
題,如果再繼續個三、五十年的話,很有可能未來的歷史書上會寫道:「台灣
語言在21世紀有了重大變化,從漢語方言轉變成了新的"台灣語言",而22世紀
初的文學家XXX在他的創作XXX一書上,首先成為了這個新"台灣語言"的首部重
要文學作品,讓這種新語言完成了其第一次的成型,就如同但丁神曲在義大利
語言的地位......(純亂想)。」
--------------------------------------------------------------------
第二、我們台灣有文化嗎?文化除了語言與文學作品,還有別的什麼嗎?
我不想解決文化究竟包含什麼的問題,我相信社會學家都定義好了。不過
我的淺見是,語言、歌謠、戲劇以及文學,還有其背後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判斷
模式,是文化的很重要部分。我不認為採取「與中國全面切斷」的方式,能在
2005年的今天,得出什麼有價值的台灣文化。
很不幸,我們所用的繁體字、講的國語、客家話、閩南話,我們身上活絡
的血液,以及所謂的鄉土風情,無一不具有「舊中國性」。在2005年的今天,
妄想宣佈「台灣文化已經與中國文化全面切斷、是完全獨立發展而不相同了」
的論調,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宣佈中國干擾已經從現代台灣文化中全面移除了
的說法,正是從其立論基礎根本地證明了當代的台灣,很不幸,沒有文化。對
於台獨基本教義派份子,如果有這種人的話,這是很不中聽的。
如果您願意聽我繼續話唬爛下去,一定會想質疑,雖說如此,但是台灣文
化,真的就是中國文化嗎?不是的,不完全是,台灣文化並非現代中國文化,
而是「被推翻了的舊中國文化」的延伸,並開始有了進一步要變體、要分支的
萌芽期。現在的台灣文化無疑具有「舊中國性」,但是很抱歉,並不是「新中
國性」,這不一樣,並且差很多,而這牽涉到了被唾棄很久的「正統」概念。
敝人忝不知恥地只唸過了陳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
史述論稿」,以及萬繩楠先生的「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魏晉南北
朝文化史」而已。我的讀書心得是:所謂的正統概念,其實包含了兩個部份,
一個部分是被唾棄已久的「法統思想」:那是說我有理由說我是一脈相傳的統
治者,我是王,你要被我統一,向我朝貢臣服。另一個部份是「典章制度、文
物車服、精英貴族、流亡部曲」的持有者與持有狀態,這部份最顯見的是台北
故宮的寶貝比北京故宮的二流菜色好太多太多了,此即是「隱性的風俗習慣與
顯性的傳統思想的"文化中心轉移"」。
不管怎麼去否定,蔣介石政權曾經是中國的合法、最高中央政府,把中國
最好的文物、制度、還算滿完整的貴族群,以及眾多雜七雜八的逃難軍民,八
股腦的都帶來台灣了。這就是現在台灣文化的「舊中國正統性」。除了這外省
人的正統性之外,東寧、清朝時期的閩南、客家人,管他只移來了男人、還是
也移來人數雖少但仍夠數量的女人,也充斥著更陳舊的天朝時期「舊中國性」
。現代2005年的台灣文化,從底層平民不分本外/省的「舊中國性」,到中央
政府的「舊中國正統性」,透過歷史書的紀錄以及口傳的傳承,無一不展示了
其「根源的舊中國性」。從東周春秋時代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說現代台灣人是
華夏而現代大陸人是蠻夷,我覺得很有某種自爽的惡趣味在,而且還滿有道理
的。呃,拜託各位不要噓爆我啊。
我們台灣有文化嗎?我認為是有的,不過現代的台灣文化具有「舊中國性
與其正統性」,這是無可否認的、讓某些人很傷心的情況。
--------------------------------------------------------------------
然而,台灣文化,和中國文化相比,確實有近有遠,有似有非,這又該如
何解釋?不管支持不支持台獨,身為一個台灣人,不覺得大陸文化根台灣文化
確實有些小出入嗎?
這種差異感是很細微可體認到的,就跟那種相同感是很隨處可發現到的一
般,讓人無法忽略其存在。這就是我想要講的,第三點:沒錯,我們有台灣文
化,但是,我們有古典而精緻的台灣文化存在嗎?
我們有古典而精緻的台灣文化存在嗎?
我認為,很鄙陋地,沒有。現在2005年的我們「沒有」值得令我們台灣人
驕傲的「古典而精緻的」台灣文化。
現在的台灣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差別在於,台灣文化承接的是「舊中國」,
而中國文化則是把「舊中國」打爛了,現在想接都不知道怎麼接,我們台灣人
也只能姑且跟著大陸人的自稱,去稱之為「新中國」。這種「中國性的新舊之
別」,正是台灣文化和大陸文化,這種細緻、可體認到的差異根源,而那種
「中國性」的相同感隨處可見,也讓人很難掩耳盜鈴,或者更願意去培養鴕鳥
心態,阿Q地去說:「我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處,在「中國性的新舊之別」外,「長達百年
的分治」所造成的「文化分化歷程」,開始啟動,如果再繼續50年分治下去,
台灣的主流語言很可能從幾支可以某種程度相通的漢語方言,轉變成數種平行
於漢語的不同語言,台灣的文化在民主浪潮以及獨特的先後時期移民勇於內鬥
的又草根又純樸的傳統民情的交互作用下,會跟新中國文化越來越不相似。台
灣文化除了具有「舊中國性」之外,還有「萌芽期的變異性」存在。
由於這種變異性僅是處於萌芽期的階段,所以目前要聲稱台灣文化是「精
緻而古典的」,我認為純粹是種造神運動與建國神話,更明確地說,是個大笑
話。尚未變異到跟其始源文化有重大差異的文化,並不是獨立的文化,而是另
一個更古老文化的一部份。在白話文運動所造成的文言文經典斷層之情形下,
而自身又尚未累積足夠變異以致脫離於始源文化的情況下,無法宣稱自身是精
緻而古典的。文言文經典是台灣文化的古典部份,但是我們看不懂。日據時代
用日語創作的台灣文學,我們看不懂。民國38年以來轉植的新詩、白話運動,
這是很"舊中國"的,不是獨立的台灣文化。而最近越炒越過頭的原住民文化,
不管深與淺,那是主流漢人的台灣文化嗎?而從傳統的閩南社會、客家社會的
風俗、土磚房、風味小吃,到螢光幕上的台式偶像劇、黑道片、可以到國外領
獎但我們自己看都不想看的國片,以致於一堆什麼主義寫的新詩、爛詩......
不覺得都太粗俗而過於平民了嗎?
很抱歉,我是個完全生活在台北的都市閩南人。我不認為台灣文化已經累
積足夠的變異,可以說台灣文化已經完全不同於中國文化了,其差異只能夠說
纖細地有別,但尚不致於可說已經是另一個了。台灣學童的國語能力低落暗示
了台灣語言開始有變異了,有從方言朝語言演化的趨向,但這只是個萌芽,讓
人感到開始感受到其加速度的萌芽,但也僅只如此,更不用說有很多守舊派帶
著大學究、大官人的假面具、用擔憂「連母語(這母語只指"國語"喲)都學不好
的競爭力低落」之說詞,提著素質低落的媒體蒼蠅拍飛來飛去了。由於「台灣
文化尚未從中國文化完全地獨立出去」,而我認為「一個無法貼近其古典的文
言文經典的文化,不具有什麼古典性或精緻性」,且「一個尚未從母文化獨立
出去的文化,連獨立的起點都還沒開始,哪談得上進行古典化、精緻化,以致
於現代化、再古典化,甚至再分化出新文化的課題」呢?基於我這些個人的偏
見,我認為,現在的台灣文化,既不精緻,也不古典。
--------------------------------------------------------------------
咳,我的手好痛,突然打了太多字了。讓我稍微結論一下。
結論:1.我的說法只是一種偏見或膚淺的漫談。
2.台灣文化包含了「舊中國性及其正統性」、「美、日文化的影響
性」、以及「台灣民情的獨特基底──既純樸相善又復勇於內鬥
的雙元矛盾性」
3.台灣文化尚未自中國文化,分化成另一種同源但獨立的文化。
4.無論台灣文化抑中國文化,都難以擁抱、難以直接接觸其文言文
古典文化形式。
5.台灣文化,其變異的加速度,突然可以觀察到了,這表示其變異
的累積,將越來越快,現在可稱為其萌芽期。未來,可以預見其
變異的加速期。
6.根據1.3.4.點,以及我個人有限的體驗,目前的台灣,有台灣文
化,但無法評價之為「古典而精緻的」。
7.如果台海兩岸繼續分裂分治下去,那麼,大家一起努力吧,我們
站在一個未知的萌芽期與變異加速度越來越大的時代,也許,我
們能夠在日後的台灣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3.23
1F:推 wdisme:政治的隔絕不必然導致文化的隔絕,我覺得 61.187.56.67 06/12
2F:→ dickyman:但是政治的隔絕會是文化隔絕的充分條件之一. 203.68.107.76 06/12
3F:推 aminitum:樓上說的是"必要條件"? 什麼叫"充分條件之一"? 68.32.171.136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