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met115 (綠色彗星)
看板Japan_Travel
標題[遊記] 從辰巳用水漫遊不為人知的金澤兼六園
時間Wed Mar 20 13:52:26 2024
網誌圖文版:
https://vocus.cc/article/65982f40fd897800010104d1
金澤市是位於日本北陸的大城市,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以及金箔冰淇淋等各式各
樣的金箔料理,都是大家所認識的金澤的表面。然而金澤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華,靠的是
自古以來培育的優秀工匠與工學技術。這次的北陸旅行要跟著地圖上看不見的「辰巳用水
」,從水路認識金澤不為大眾所知的另一面。
金澤所在的日本海岸在冬季是著名的豪雪地帶,除了氣候比太平洋側城市寒冷,山多平原
少、河川短小的地理環境也讓農民耕作更加不易。在1631年金澤大火事件之後,第三代加
賀藩藩主前田利常遂命令技師板屋兵四郎主導水利設施的開發,一方面確保金澤城的防火
用水,另一方面也為新農地開發導入水源。板屋兵四郎於是從犀川的上游開鑿長約4公里
的導水隧道,水路在小立野台地出土後進入金澤市區,全長超過10公里。這條水路在當年
不僅是個大工程,途中完全沒有抽水機等設備,而是透過精密的計算沿線坡度和水壓,利
用重力將水導引至需要的地方,展現匠師高超的工藝水準。由於取水地點位於金澤城的東
南方,因此以古代表示東南方位的「辰、巳」命名為「辰巳用水」。這趟旅程的起點我特
地從兼六園上游的生活博物館前的辰巳用水石碑出發,跟著水路往下走。
辰巳用水一路並行在人行道旁,我在步行約500公尺後來到兼六園的小立野口,水路則鑽
入路面下進入了這座大名庭園中。17世紀中葉,第五代加賀藩藩主在面向金澤城的區域修
建自己的別墅,並建造「蓮池庭」來招待達官顯要。後代藩主與家臣都很喜歡蓮池庭的環
境,第11代藩主在宣布退隱之後擴大了庭園來作為自己的隱居住所「竹澤御殿」,奧州白
河藩主松平定信在藩主的邀請下將庭園命名為「兼六園」;後代藩主前田齊泰再將庭園規
模進一步擴大,在1860年達到接近現今的範圍。
兼六園內不但有日式庭園造景常見的假山與隨季節變化色彩的植栽,亭台與茶室的位置也
是經過特別設計,讓訪客必須在園中穿梭才能瀏覽全貌。流淌其中的小橋流水則是來自辰
巳用水,水流從山崎山出發,蜿蜒流過賞櫻名點的花見橋、前田齊泰手植的根上松,流入
園中面積廣達5800平方公尺的霞之池中。在霞之池的中央有一座名為蓬萊島的小島,池畔
的小橋旁則有外形如琴柱般優美的徽軫石燈籠,構築出兼六園最經典的名景。
不過在徽軫石燈籠附近正好也是這座水池的出入口,這才發現流出霞之池的辰巳用水又繼
續往金澤城流去。雖然水往低處流是常識,但在兼六園和金澤城之間原本設有護城河,金
澤城內地勢也是階梯狀爬升,直觀上往城內流的水不但會被護城河截走,甚至無法再往城
內高處流動。不過,辰巳用水的精妙之處便是在護城河下方埋設了管路,在兼六園與金澤
城之間建立了倒虹吸管,利用地形高度差和連通管原理,讓水得以流到金澤城內地勢較高
的二之丸區域,而美麗的霞之池同時扮演了大型蓄水池的功能。說起倒虹吸管就讓人想到
台中的白冷圳有同樣的設計,而設計者磯田謙雄技師也正是出身金澤,意外的巧合不禁令
人好奇磯田技師是不是從家鄉祖先留下的智慧中得到的靈感?
穿越金澤城之後,我跟著過往的水路來到了尾山神社。尾山神社過去曾是加賀藩的別墅金
谷御殿,明治廢藩置縣後為了彰顯加賀藩的始祖前田利家的功績,後人便將金谷御殿改建
為神社。神社境內的庭園是金谷御殿時代留下,池中的中島融入了雅樂樂器元素,利用辰
巳用水的響音瀑也為庭園增添自然寧靜氛圍。神社拜殿以日式古典的唐破風立面搭配上入
母屋造的屋頂,殿內天井、橫樑上的裝飾物也都還遺留著金谷御殿的韻味。但有趣的是神
社的神門不同於傳統的木造建築,而是融合了西式的紅磚石拱與東方的高塔攢尖頂,呈現
明治時代東西文化融合的趣味。
隨著中午時間接近,我從尾山神社一路往車站方向走去,準備往下一個行程移動。來往的
行人在都市的步調中朝著目的地前行,寬敞平整的人行道已是許多人稱羨的都市標配,令
我意外的是人行道旁居然又再度出現水路。雖然因為市區段採用開放的設計,不免有環境
汙水流入影響水質,在1950年代當地政府甚至為此在部分路段旁埋設暗渠導水。但難能可
貴的是還保留開放式水路融入金澤的街道中,在小小的渠道中潺潺地流動著,滋養了兼六
園的四季風景,提供市民的生活需求,在金澤的裏面默默支撐著表面的都市繁華呢。
造訪日期:2023.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226.215.2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Japan_Travel/M.1710913949.A.7A4.html
1F:推 DeFacto : 很細緻的遊記,推 03/20 16:29
2F:推 LTpeacecraft: 原來看到開放式的水路反而是種刻意保留,學習 03/20 18:12
3F:推 kch0520 : 長知識了 03/21 00:55
4F:推 ckyy : 感謝分享 03/21 15:04
5F:推 tsamaq : 謝謝分享 很有收穫 06/09 23:43
6F:推 chiayohowma : 有收獲 10/08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