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ndalwood (打傘也要找到氣質的丫頭)
看板Hiking
標題跟著獵人上山長智慧~和原住民獵人逛山林(1)
時間Thu Jul 13 15:01:41 2006
本文刊載於「台灣山岳」/文 中華民國五二三登山會秘書長鄭廷斌
Ashong和Yawi是宜蘭崙埤部落一等一的獵人,我跟著他們上山,從入山儀式到一步一
腳印的學習,獵人們以他們傳承自先祖的山林智慧,開啟我認識山林的新路。
跟隨一個有經驗的原住民獵人走進山林,就好比多了一隻眼睛與耳朵。他們可以提醒
你:何處、何時有何種動物經過或停留,何種植物可食用,食用的部位及用途為何?而
獵人及傳統的用法又是如何?他們很清楚的知道哪一種樹木耐燒、濕了也可以燒,而當
遭逢危險或特殊狀況時,他們對你伸出的那雙有力的手,更是溫暖入心懷!
若能讓原住民獵人成為登山幹部或生態嚮導,那將會是一件很棒的事!他們除了是最強
而有力的幹部與嚮導外,有了他們豐富知識的引導,將會讓走進野外的你彷彿置身天然
的超級市場,不僅深切地了解如何與自然共存,而且還因此能走得更安全、更豐富。
增長山林智慧過程
撒米酒敬祖靈、敬天地────跟蹤動物腳印──樹旁觀看動物爬痕──步道旁發現動
物蹤跡──採集蕨類和山蘇
灑米酒完成入山儀式
入山前,我們跟隨兩位原住民獵人完成一個敬祖靈、敬天地的動作。Ashong說,泰雅
族人每次到山裡的一個確定地方,都會進行這樣的儀式,告訴祖靈即將上山或下山。有
一次,他的父親因為較晚上山,下山經過此處時沒有敬告祖靈而直接下山;走沒幾步路,
就聽見後方有大石頭掉落的聲音,但回頭看,後面並沒有任何草石翻動的跡象,此時,
他的父親就知道是祖靈生氣了。所以,Ashong的父親告訴他,在上山與下山時如果通
過此處,一定要記得與祖先打招呼;有帶米酒就灑一點米酒,因為祖靈會聽到我們講的
話。
敬山、畏山是任何喜歡山林的人所應存乎一心的!從此之後,每次爬山前,我一定會帶
一瓶米酒向山神及過往生活於此的原住民祖靈禮敬,祈禱一切順利平安。經過土地公廟
時,也一定會前往敬拜。
看!獵人們教我的智慧
跟蹤腳印分辨動物
隊伍在山徑上走著,突然獵人Yawi把我們叫回來,他說大約半天前,有一隻約60-70
斤重的母山羌從這邊爬下來,並述說這隻山羌的路線從何來、從何去。我們趨前一看,
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後來在他的指導之下,才似懂非懂地隱約看出幾個腳印,但是大
家已經對他佩服不已了。
不久,我們又被獵人Ashong叫住,他指著路旁的一塊崩塌地說,昨天有一隻約150斤
重的公山豬中了吊子,在這邊掙扎許久後跑下山溝,應該還跑不遠!他略帶惋惜的說,
若他帶著狗去追,應該半天就可追上;而我們這群都市土包子,只看見一處再平常也不
過的崩塌地。接著,他更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山豬的故事,例如:山豬在下雨天會出來覓
食,因為土軟好挖掘,而大部分動物在下雨天時會休息或暫時躲避;山豬喜食姑婆芋的
嫩芽與成熟果實、再來是地下莖,而人類卻不能吃姑婆芋,否則會失聲;山豬掘地找昆
蟲、蚯蚓以及植物的地下莖吃,因此造成植物的損傷,但是也因此翻鬆了土壤,有利有
弊!在他們心中,山豬除了是美味的食物之外,其實還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真實上演寓言故事
兩位原住民獵人沿途一直說著:這裡有什麼東西經過、那邊有什麼東西走過,物種之多、
琳瑯滿目,包括有山羌、山羊、水鹿、竹雞、松鼠、飛鼠等。這時,有個隊員說了松鼠
的故事:松鼠會收集果實藏起來,有時忘記果實藏在哪邊?或者是果實搬到一半掉下
去,若掉到適合的地方,種子就因此發芽。樹木捐獻果實給動物吃,而動物也藉由糞便
或搬運的過程幫樹木散播種子,互利共生,是大自然很重要的一個機制。
Ashong更告訴我們一個獵人智慧──守株待兔的故事:「山龍眼的果實,山豬、山羌和
松鼠都相當愛吃,而松鼠吃的果實掉下來後,山豬與山羌就會來吃。所以,當山龍眼果
實成熟、而我們要獵山豬時,我們就會在樹下設陷阱,等待山羌與山豬出現。其中因為
山豬較有價值,就只獵山豬」。聽了他們的傳述,我們很高興這裡的生態依然相當豐富,
也很感動能認識這位有經驗又能遵循祖先傳統的獵人。
陷入傳統觀念的迷思
半路看到一棵扁柏樹,Ashong告訴我們如何辨別動物爬過的痕跡。只要有猴子或飛鼠
爬過,樹上的痕跡就會相當清晰且十分乾淨,而周邊沒有被爬過的部份,苔蘚就會長得
相當青翠茂密。他說,一旦發現動物的痕跡,那附近一定不能進行任何整理,因為野生
動物所走的路徑只要被破壞過,動物們就再也不會靠近。聽他這麼說,我們還真有些擔
心,因為這邊可能要開闢一條步道,屆時如果大量沒有經過引導與教育的遊客蜂擁而
入,或者一些沒有保育觀念的獵人闖入,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傳統觀念總認為:步道兩旁要砍草、清乾淨,但是若真如此,那動物也不會來了。我記
得許多兩旁清乾淨的所謂生態步道,看不到多少生態;而有好幾次在剛砍完草後,卻看
到不少受傷或死亡的昆蟲及小動物躺在路邊。真的要親近自然的話,我們也必須用昆蟲
及其他動物的角度想一想;否則,想看螢火蟲卻把草砍光,那麼螢火蟲也甭看了!即使
砍草的原住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為了生活,實在也沒有辦法!民眾及相關單位的觀念
與想法,仍需被教育才是。
夠用就好的生存之道
沿途,我們採摘著晚上要吃的蕨類,採足剛好夠吃的一袋就停止。在獵人的解釋之下,
許多人還是無法清楚分辨所要採摘的蕨類,後來雖然懂了,但是卻要停下來弄個半天才
採好。反觀Ashong,嘴巴講著話、腳步依然快速,雙手也不停地採著,我們的效率和
他比起來,真有天壤之別!
這時也正好是山蘇的季節,採摘樹上的山蘇頗不容易,爬樹一不小心掉下來可不是好玩
的,聽說有些人就因此骨折或殘廢。Ashong說,因為山蘇葉寬平又舒服,許多蛇或昆
蟲都會在上面休息,一不小心還會被咬一口。看著他熟練地爬上那又濕又滑的樹木,心
裡又多了分佩服!我們只是摘著步道兩旁的蕨類與山蘇嫩芽,更多的生命則可在各處活
著,這也是「夠用就好」的哲學吧!
善用山林這個超級市場
沿途,Ashong和Yawi兩位泰雅獵人介紹著哪些東西可吃,什麼季節成熟、該如何吃,
難怪有人說原住民只要一把刀、一包米和鹽,就可以在山上生活數星期甚至一個月。山
上葷素各種東西都有,就像是個天然的超級市場。反觀我們登山客背著一大包東西上
去,又重又不靈活,若糧食有個差錯就得餓肚子。身處一地,卻不識週遭的任何事物,
到山上還是要靠著現代的科技與裝備才能過活,在山裡,我們真是落後太多了!
珍惜獵人智慧創造雙贏
有四個可愛女兒的獵人Ashong,承繼了他父親及其他老人的傳統與知識,但是卻為了
養家活口而外出開車工作;獵人Yawi現住烏來,卻需在都市隨著工地到處跑,他們都
是宜蘭崙埤部落一等一的獵人!
在多次走訪哈盆及與部落建立的信任關係之下,在活動成員欽佩與滿載而歸的成果下,
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延續獵人的傳統與文化,因此與兩位獵人建立起合作關係,也期待在
各方活動上能多予合作,希望能因此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山裡出色的獵人,不應只承
擔挑夫或社會底層的工作,期待有一天,他們可以在各方協助下,成為探訪山林隊伍的
幹部及解說員,為他們個人和社會開創另一條可行之路。
附註:
泰雅崙埤獵人阿雄(03)980-1810、 0960-147-410。
--
就將浮名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 不必相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16.28
1F:→ sandalwood:這篇可以轉 07/14 13:15
※ 編輯: sandalwood 來自: 124.8.11.39 (07/17 23:12)
2F:推 dakota:謝謝 好文借轉 07/18 19:37
※ aaa123aaa:轉錄至看板 NCCU_Climb 05/09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