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rgentala (真實ㄟ追求)
看板Headphone
標題Re: 對於APE、flac vs MP3的一點看法
時間Thu Sep 27 12:52:46 2007
※ 引述《filiaslayers (司馬雲)》之銘言:
: 遮蔽效應是聲音訊號壓縮很重要的一環
: 因為由這個效應可以砍掉不少資料,來達到壓縮的效果
: 而這個原理跟人耳的頻率響應並沒有太大的關系
: 就像我之前講的,是一個頻率特別明顯的時候,周圍的頻率會不容易被聽清楚
: 甚至聽不見。
: 舉例來說,像是在比較吵的地方,你會不容易聽清楚別人的聲音
: 但你可以聽到對方傳來嗚嗚嗚的聲音
: 就是因為高頻的地方被蓋掉了
: 這個理論是有一個模型的,因為每個頻率的聲音對人耳的效果都不同
: 對遮蔽的程度也不一樣,算是蠻複雜的一個模型,屬於非線性的處理。
: 所以說跟所聽的器材比較沒關
: 因為這是從人耳所聽到的模型出發得到的理論,然後寫成程式的
: 另外補充一下
: 聲音只有三種東西,大小,相位跟頻率
: 但是音響常常有用更多的名詞
: 像是音場,解析力等等
: 其實說穿了,也只是高頻的東西在作怪而已
: 最明顯的,像是我們國中學的,我們能分辦一個聲音是什麼
: 是誰唱的歌,是男生是女生等等
: 是由一個聲音的音高,音色,音量
: 音高對應的是頻率,音量對應的是大小
: 那音色呢?很明顯的,音色一定不等於相位麻
: 音色最主要的,就是駐波頻率
: 像是每個人的口腔都不盡相同,發音的方式,歌唱的方式都不一樣
: 所產生的駐波都不一樣。
: 音高是基頻,而駐波是這個基頻的倍數(我忘記公式了@@有空再來翻翻高中課本好了..)
: 當然還有其它的非基頻的頻率和其頻率的駐波
: 這些東西合起來,就變成了音色了。
: 而音場也是一樣,只是音場是聲音在環境產生駐波,然後再加上一些相位的延遲
: (其實音色也有相位的延遲造成的影響,只是對於環境來講
: 樂器的共鳴箱和人的口腔都很小,相位的影響都不大)
: 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就是由現場的殘響等來知道音場好不好
: 我的建議是,除了砍除高頻試試,也可以試著把低頻砍掉
: 這樣或許能更了解音場這東西了。
我了解遮蔽效應在做什麼....
L大的漫談數位音樂中的例子舉的很好
就像 我們抬頭時有日正當中的太陽(特別突出的聲音)時
不容易看見在天上飛的鳥(被強光緣故 我們失去對鳥的感知能力)....
我的意思是說
因為我們的器材不儘相同
而聲音卻是經由我們器材播放出來.....
比如說 我們有兩台對比度不同的電視 一台很暗..一台普通
我們有沒有機會在很暗的電視裡發現那隻鳥呢??
因為器材的頻率響應不同 所以有可能讓那突出的頻率 不那麼突出
或讓該看不見的鳥 高過聽覺門檻?
所以我覺得不該刪除掉 應該保留完整的畫面..
您說的駐波 在我的觀念裡叫泛音 就是基音以外的倍頻音
泛音會讓聲音變好聽.飽滿.圓潤....
而音色個人覺得應該對應的是波型吧 基音的波型....
我個人是這樣覺得.....:p
其實看著程式畫面裡一個一個的取樣點
時間軸從 間隔0.0001秒 慢慢調到0.01秒 看取樣點合成波型的樣子
就覺得聲音實在太玄妙了
http://forums.dearhoney.idv.tw/viewtopic.php?t=24378
這篇是深入討論mp3聲音壓縮上會遇到什麼難題及解決的方法等等
沒事 可以看:p
休息時間過了又要上班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6.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