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nicaboy (中研之小笨笨)
看板Grad-ProbAsk
標題[轉錄][分享]92年台大中研所博班考題~
時間Thu Jan 5 18:10:17 2006
文學史
一、文學有流變,與時代相關;試說明下列時代之文學特色與其時政
教制度與文化情況有何關係?
1.戰國 2.建安 3.盛唐
二、文學史上有「轉折」,試說明下列時代在文學史上轉折之意義為何?
1.中唐 2.元 3.晚清
三、民國以降之新文學運動與古典傳統之文學改革(例如唐宋之古文運動),試
就其動機與目的,宗旨與精神、變化與結果論其異同,並給予吾人何種反思與啟
示?
經學史
一、西漢所立之五經為何?何謂十四博士?詳對之。(十分)
二、南北朝經學所重之經學不同,所重各為何人之著作?與唐代五經正義之關係
如何?
三、自唐至清皆有官修之經學著作,試言其重要者並述其梗概。
四、宋人、與晚清以降皆有疑經改經之風,試述其異同。
語文學史
一、等韻圖在我國語文學史之意義為何?
二、何謂聲訓?為何興盛在漢代?
三、楚簡與敦煌對語文研究有貢獻,試舉例說明。
四、尚書大誥首句之版本,請參以金文材料討論之。
(有附重要注家及金文材料)
思想史
一、試從下列幾點說明孔子思想繼承與創新之處:1.仁2.禮3.聖人
二、荀子「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
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
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使塗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之可
知之理、可能之理,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
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
積而致矣」其言與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有何異同?又,與荀子自言之人性惡,
其善者偽也是否有抵觸?不論是否,請說明理由/
三、王弼、嵇康裴頠、郭象、僧肇對於有無之辯的論見為何?試以略述魏晉思想
之流變。
四、出處與解釋:
1.必有事焉而勿正勿忘勿助長也
2.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3.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
4.三綱五常
--
※ 編輯: sinicaboy 來自: 140.136.247.245 (01/05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