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enxy (果然是狠角色)
看板Geography
標題[知識] 人與環境的統整(賴進貴教授)
時間Sun Oct 31 01:44:08 2004
轉載自
http://www.worldone.com.tw/../magazine/21/21_05.htm
人與環境的統整 文∕臺灣大學地理系 賴進貴 教授
環境與生活
探討我們的生活空間,不只是人類天生好奇心,也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一般國民教育中
也都有這部分的課程。針對生活環境課程的意義與價值,美國德州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標準
中,即有一段值得參考的陳述:「人類、地方、環境之間的關係造就了地表上的各種地理
型態。學生了解地理關係之後,可以再強化國際經濟的競爭力、確保地球環境的生機、領
會地球上多元民族與文化的特色。」在以往分科教學的架構之下,有關於人類生活空間的
探討,包括:自然環境(如地形、水文、氣候、生態等)和人為環境(如交通、聚落、土
地利用等)等因子,是地理學科的學習重點,至於其他學科則鮮少碰觸環境的議題,而現
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實則包含許多不同的面向,從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都有其相關
的層面。九年一貫課程以能力指標代替課程架構,以統整的領域來整合個別學科。環境議
題,就是一個統整性非常高的教學主題。
杜威(John Dewey)提出以社會生活為中心而統整的觀點,他認為社會生活的實際經驗原本
即是諸多相關知能的綜合,所以可以統合不同的學科知識,共同解決一個問題。杜威進一
步提出「教育即生活」,強調學校與社會的連結,認為在課程設計上,應依據當前社會生
活的需要選擇適當的材料,將社會中最基礎、大多數人共享的經驗列為優先。近年來,臺
灣社會發生許多環境相關的重大事件,包括:土石流、地震、環境汙染、資源開發等許多
爭議,國人普遍意識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從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和現實生活的經驗觀之
,有關人與環境議題的探討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這個議題不應該侷限於地理學科之下,它
可以擴展到社會領域中,提供學生更宏觀、更多元的視野。如何將生活環境議題整合到社
會領域教學中,是一項值得所有社會領域教師思考的課題。
社會領域中的環境議題
目前社會科的許多教學活動,已經都納入社區、鄉土的資料,此部分是和學生生活經驗直
接關連的環境。然而,環境教育並不等於鄉土教育,它蘊含了更多元的題材。社會領域中
許多層面可以和環境議題整合,教育部所公布的社會領域課程目標中共有十條,其中直接
闡述環境議題的有下列兩條:
(一)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
(二)了解人與社會、文化、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
性。 其他條文比較屬於一般性的目標,如: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培養對本土與國
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條文也都含
有環境議題融入的機會和需求。顯見環境議題和社會領域學習目標中的定位。
針對社會領域學習的架構,課程標準提出分段能力指標之九大主題軸,所有的課程將依據
這九大主題軸來發展。若拘泥於傳統的思考框架,有些老師或許認為九大主題軸的第一項
「人與空間」等於傳統的地理,認為「人與時間」等於傳統的歷史,但這種觀點並不符合
九年一貫新課程的精神和理念。在新的架構之下,環境可以融入所有的主題軸,本文即嘗
試針對這九大主題軸來提出一個環境議題融入的理念與作法。
(一)人與空間
人與空間直接涉及到我們的生活環境。這部分課程是傳統地理學的重要核心。人與空間的
主題包括:
1. 位置(Location):在哪裡?為什麼在那裡?例如:土石流分布在哪裡?藉由培養學
生的位置思考,進而了解人和環境選擇的意義。
2. 地方(Place)及區域(Region):認識及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色,
進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不同類型的區域,例如:集水區、選舉區、文化區、氣候區等。
3. 人和環境的互動(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人類的生活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人類的活動也是改變自然環境的重要推手。了解人和環境的互動,有助於人類尋求與自
然環境和諧相處之道。
4. 移動(Movement):人口遷移、交通運輸、貿易往來,都是一種移動。
(二)人與時間/演化與不變
環境是一個動態變遷的體系,以往的環境、事件和問題會影響現在和未來的環境。臺灣的
許多河川改道及截彎取直計畫,即代表一種環境變遷,了解這些變遷有助於我解決問題,
理解如何和環境相處。
(三)意義與價值/自我、人際與群己/權力、規則與人權
環境問題不只是個人抉擇的問題,也是一種公共議題,有倫理及價值觀的層面,也有政治
和法律的面向。例如: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之間的抉擇,水庫蓋與不蓋?核能電廠的開發
,牽涉到世代之間公平正義的問題。這部分原本屬於公民課程的內容,在統整的理念之下
,可以納入環境知識和技能。
(四)生產、分配與消費/科學、技術與社會
從一九六○年代的綠色革命到新近的資訊網路發展、基因工程,生產與分配技術的發展,
影響人類的生活,也影響我們的生活環境。反過來說,環境的變遷也影響到我們的生產和
消費乃至科技的發展。當學生透過分析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後,可以了解
人類生活、學習及工作方式的變遷之道。
(五)全球關連
交通科技的發展促成國際之間的交流,也縮短彼此的距離。發生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事件,
都可能影響到千萬里之外的生活。全球環境變遷即是地球村居民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全球
關連不只有政治、經濟、文化的問題,更有許多應該讓學生了解的環境議題。
從生活中尋找題材
環境議題的層面非常多元,也通常含有統整的特性。要設計這樣的教材,從生活中找議題
是比較可行的作法。筆者所接觸過的英國地理課本,即大都是以這種方式來呈現課程概念
。例如,在一個單元中介紹兩位主角的故鄉,先透過地圖介紹他們生活的地方,進而延伸
至國家地圖的辨識。針對生活空間的位置、地形、土壤、水文、山脈、礦產等做更進一步
的介紹。在人文層面,人口及就業市場是影響民眾選擇居住地的重要考量因素,居民為何
遷徙?城鄉有何差異?這些都是活生生的問題,其中包含不同層面的環境概念與分析技能
。藉由具體的個案和鮮明的人物、文字敘述、圖片,真實呈現社會領域主題和環境的關連
性。環境教育專家提出環境教育的五個層次的面向,包括: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環境
概念知識內涵、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及環境行動經驗。以社會領域的主題軸來
看,這些環境知識和技能可以有許多融合的方式。謹以下列教學議題範例,作為本文的結
語。
(一)在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上,可以引導學生----
1. 繪製社區地圖:從辨識地點位置繪製一張社區地圖,並能描述住家附近的環境。
2. 探索社區變遷:由社區的歷史及文物了解環境的變化,探索過去的生活環境和目前生
活環境的改變,並思考變遷的原因和影響。
(二)在環境概念知識內涵上,可以引導學生----
1. 了解變化中的地球環境:從演化與不變的觀點,介紹地球環境的組成,引導學生探索
全球環境變遷的問題,進而思考保護地球環境的作法。
2. 認識原住民生態智慧:從臺灣原住民生態智慧,探索人與大自然的共處之道,並且讓
學生體認到各種不同文化的特色和多樣性文化的價值。
(三)在環境倫理價值觀上,可以引導學生----
思考建設開發的抉擇:要不要興建核能電廠、要不要修築水庫?這些開發行為的利弊得失
並沒有明確的答案。決定要不要進行開發的因素,不是單純的工程或經濟問題,而是我們
的價值判斷。影響價值判斷的則可能是道德與倫理的考量。
(四)在環境行動技能上,可以培養學生----
參與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技能:從觀察現象、提出問題、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回答問題
等過程,需要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地圖就是記錄環境現象的一種媒體。訓練學生使
用地圖,可間接強化他們對環境的認知。
(五)環境行動經驗,可以鼓勵學生----
做個綠色消費者:分析各種不同消費品對於環境的影響,介紹綠色消費的概念,進而請學
生分析自己的消費行為,並簽署綠色消費者的宣言。
--
你別唬我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