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AYBO (睿柏)
看板FineArt
標題Re: [其他] 藝術
時間Fri Dec 7 15:57:46 2007
※ 引述《wonder234 (頻率)》之銘言:
: 剛剛決定要開始研究到現在,其實也才幾個月而已,
喜歡藝術,跟研究藝術,真的是兩回事...
或許很多人聽完我以下講的話,會決定不想"研究藝術"了 XD
藝術在很多愛好者的心裡,被拔擢到一個烏托邦的世界,
但在研究者眼裡,他必須去除自己對藝術本質的愛好,
而以科學的態度對現象進行觀審解析。
對一件事物的美醜判斷,不是客觀的,
更不用說"藝術的客觀目的"到底是什麼,
"藝術"這個東西,它有什麼客觀目的?
我們能解釋"石頭"有什麼客觀目的嗎?
如果有一個東西,它有一個平面的板子,
板子四個角的底下有四根等長的木頭支撐著,
請問它有什麼"目的"?
人類通常會賦予它一個"目的",拿來放置東西,這叫做"桌子",
如果它很矮,那麼它可能會有另一個目的,拿來坐,這叫做"凳子"。
所以,這些人造物,或被視為是"藝術"的東西,
它們的目的都是人類主觀給予的,
因此沒有人就沒有藝術,而藝術的目的是主觀的被加上去的。
美感(beauty),只是美學或藝術哲學研究的範疇之一,
其他範疇還有崇高(sublime)、醜、荒誕、滑稽等等...
否則在"藝術的目的是美"的觀點下,
我們要否定印象派、野獸派、梵谷、塞桑、達利、畢卡索的立體派時期。
當然現在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梵谷的畫很美,
不過在當時他的畫並不被人視為是美的,
因為在當時的看法裡,一幅美的畫,並不允許像梵谷這樣的技巧來呈現。
Danto在評宮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書時說得很好,
嚴格說來,宮布里希那本書並不能稱為"藝術的故事",
而是"模擬的藝術的故事",也就是宮布里希關注的其實是藝術在模擬寫實上的變遷,
當然藝術作為模擬真實的幻象表現,長久以來佔據著造形藝術史主要的部份,
因此從宮布里希的歷史視角看來,藝術史的分期起點就是從模擬之前與模擬之後,
到模擬崩解為止。
然而模擬最終被人發現,只是藝術表現手法的其中一種觀念與方式,
就像美也只是判斷力下被判斷的一種美學範疇而已。
"美學"-aesthetics,這個字從日本翻譯而來,原本是翻作美妙學,
後來譯作美學,這個字會讓人誤會,以為美學是研究美的,
其實這個字原本作為學科的意義,指的是"感受力",
"美學研究"說的是"人在感官感受上也存在一種與理性概念相當的邏輯",
因此aesthetics正確來說應該翻作"感知學"或"感性學"
(在哲學意義來說,感覺的性質叫做"感性")
在嚴格意義上,美學與"藝術哲學"(philosophy of art)是不盡相同的,
將美學轉化到藝術哲學的是黑格爾,這個差異是美學研究的人的感知,
而藝術哲學主要研究的對象是藝術。
藝術的愛好者是融入藝術中去享受的,這樣的享受必須沉浸在他對藝術的信仰裡,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那些讚嘆藝術是多麼美妙的言論,
與宗教情懷所發出的讚頌是相似的。
但對當代的研究者來說,他必須破除自己對藝術的信仰,
才能保有寬大的視野去面對各種藝術表現的挑戰。
黑格爾是最早提出藝術死亡之說的哲學家,
他的意思是,當我們從藝術信仰給予的烏托邦跳出來審視藝術時,藝術就已經死亡了,
(從他辯證法的概念來說,形式最終要被精神所統治,藝術最終要被哲學所取代)
我們不用拘泥在黑格爾的見解上,但從藝術研究的意義上來說,
必須要讓自己的藝術信仰不再蒙蔽自己的視野,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藝術研究
不至於產生偏狹的論調。
--
http://blog.pixnet.net/raybo 「健‧玩‧誌」
玩掉你的生活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00.83
1F:推 shivaeye:我則是有自己鑽研的方向,但不拒絕其它藝術理論.. 12/07 16:15
2F:→ shivaeye:而在商業後為自己的作品負責,我是抱持這樣的想法。 12/07 16:16
3F:→ shivaeye:而比我好的,能昇華我作品者,我必定接受。 12/07 16:17
4F:推 RAYBO:藝術創作需要藝術信仰 藝術研究者也會有藝術信仰 只是在作研 12/07 16:30
5F:→ RAYBO:究時 就要盡量排除自己的藝術觀來公平判斷研究對象而已:p 12/07 16:30
※ 編輯: RAYBO 來自: 220.136.74.251 (08/15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