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oun (峰兒)
看板Economics
標題Re: 理性預期
時間Sun Jul 10 22:46:26 2005
※ 引述《cyshen (喔喔喔)》之銘言:
: : 勞動供給錯誤認知裡的假設勞動者無法掌握一般物價的情報,所以他才要用猜的。
: : 勞動者所要做的決策是在他們所猜測的物價(當期的物價),面對各種不同的名目工資,
: : 決定他們的勞動供給量。當然也可以這樣說:勞動者面對預期的實質工資,決定
: : 他們的勞動供給量。原發問者的問題的產生是忽略這個模型是市場結清模型,這種模
: : 型的特質是:勞動量和工資,是隨著勞動市場供需的變化馬上調整。能夠這樣運作,
: : 背後一定假定沒有制度上的限制。也就是說工人和老闆今天決定多少工資、工時,今
: : 天成交後,工人領完工資就走人(今日事今日畢),明天的工作在明天雙方商定喊價。
: : 所以沒有簽訂長期契約的事。勞動簽約的模型請原發問者看新興凱因斯理論的部份,
: : 或許比較恰當。
: 看完了新興凱因斯理論
: 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
: 在契約工資理論中
: 作者將第t期的勞動供需分別表示為
: Nd(t)=N(t-1)-a(W(t)-P(t))
: Ns(t)=N(t-1)+b(W(t)-P(t))
: 若以N(t)當作橫軸 P(t)當作縱軸
^^^^^^^^^^^^^^
是以W為縱軸。
: 當P(t)發生變動
: 以上面兩式來看
: 變動的應該只是線的截距
: 但是課本中的圖12.3(契約工資理論的總和供給曲線)
: 卻是連線的斜率都改變了
: 讓我感到很疑惑?
這地方我也不是很了解,我猜作者畫圖應該是延續他前幾章的勞動市場
架構所畫出,這樣才能做比較,讓讀者清楚看出學派間的差異。
你的疑惑是正常的,因為作者在這章的處理是將勞動需求線性化,有別於
他在新興古典學派那章節的處理,畫出來的圖可能不一樣。我若到中研院
找老闆時,可以順道去一趟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若有遇到賴教授,在幫你
請教這問題。
: 另外在談到效率工資理論時
: 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可以寫成
: PYλE=W(λ為下標 λ=EN)
: 書中的解釋為:
: 此式表示勞動的邊際產值=勞動的邊際要素成本
: 若不考慮每一勞動就業者的生產效率(E)
: 則勞動的邊際產值=PYN(N為下標)
: 考慮E之後
: 為何勞動的邊際產值不是=Yλ(λ為下標)
: 而是還要再乘上一個E=>YλE(λ為下標)?
: 感謝~~~
廠商選擇勞動雇用量時,不能選擇E(生產效率掌握在勞工手裡)。
生產函數是有效勞動EN的函數,所以廠商選擇僱用量的一階條件就會乘上E
假如廠商能選擇λ,就不用乘上E。
峰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146.133
※ 編輯: soun 來自: 219.68.146.133 (07/11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