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oun (峰兒)
看板Economics
標題Re: 貿易逆差會有什麼壞處呢?(1)
時間Fri Jun 17 17:22:51 2005
首先 很謝謝你回我這麼長的文章,看完之後,發現您還是博學之士,讓
我受益良多。我也明白您的看法,您指的洪水猛獸是長期的貿易赤字,而
非所有的貿易赤字。這點我同意,沒有一個國家一輩子處於貿易赤字,
就好像一般人,在正常的時候,總不能老是欠債,借錢總是要還。正如
昭鳥兄說的:出來跑的總是要還的。這讓我想到Sachs教授的跨時經常帳模
型,他強調一國的貿易經常帳的決定是代表性個人為了追求效用極大所做的跨
期選擇的結果。在這樣的跨時貿易,受限於跨時經常帳平衡,其意義是一個
國家的終生貿易支出要等於終生貿易所得。假如把國家比喻成一個人,跨時經常
帳平衡就是人的一生的消費要等於一生的所得。但是在這個模型裡,是允許單
期經常帳不平衡,只要符合跨時經常帳平衡就行了。而且跨時貿易可以不受單
期經常帳平衡的限制,可能選到更好的結果而有貿易利得。在此也顯示貿易赤
字不見得是件壞事。
雖然我們在長期貿易赤字有相同的看法,但是對於您的回文,我有一些不同
意見,當然我的認為對的東西不見得是正確的。
※ 引述《dynasty (局外人)》之銘言:
: 九0年代的拉丁美洲?嗯...1994年墨西哥發生債務危機,
: 1998年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相繼爆發金融危機,這些國家有一
: 些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重度外債。外資會流入,一來是因為國
: 際熱錢氾濫,二來是因為這些國家採用高匯率政策,將匯率訂
: 在不合理的高價,除了吸引外資進入之外,也擴大了貿易赤字
: 。當這些拉美國家撐不下去而向IMF求援之後,IMF開的藥方之
: 一,都是要求增加出口,減少貿易赤字。我想以拉丁美洲作為
: 佐證,可能不是很適合。
這部份可能我沒說情楚而使您誤解,我並不是說整個九十年代拉丁美洲
的國家的狀況都處於良好的狀況。就你所提的,好像是指九十年代拉丁
美洲所發生的通貨危機(或稱作金融危機),對於這方面的理論我稍有了
解,跟您提一下。我前面提到拉丁美洲在八十年代因有債務危機,無法
吸引外資而產生經常帳盈餘。您所指的墨西哥債務危機應該是在1982
年8月,至於1994年所發生的是通貨危機。前面我說過,在這些發生債
務危機的國家,因為經濟環境不好,外資不願進入,而且欠債總是要償
還,所以必須要有貿易盈餘。所以我在前面提到的1980年代的拉丁
美洲有經常帳盈餘,那是因為它的前景黯淡,無法吸引外資而產生的。
因為債務危機的關係,拉丁美洲國家,就開始一連串的改革。我以墨西
哥為例,墨西哥透過經濟改革,使他的財政開始有盈餘,通貨膨脹下降,
成長率提高。在1989年,他的通膨率20%,經濟成長率12.9%,但在這
時候卻產生貿易餘赤字,原因之一就是1989年下半年,大規模的國際資
金流入墨西哥。因為從1988年11月以後墨西哥的改革重點是自由化和金
融制度改革,使得他的經濟環境變好,吸引投資人的注意。你文中所提到的
熱錢,它是會找有利可圖的地方鑽營。假如墨國的經濟環境不好,賺不到錢
,我想這些熱錢,應該不會進入。而且這些國際資金也不完全都是熱錢,
因為外國投資在1989年為主要部份,證券投資在1991才超過外國直接投資。
因為外資的進入,才導致墨西哥貿易餘額的惡化,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墨國
那段時間的貿易收支惡化是因為國內儲蓄低於投資所導致的,這跟我前文說
的相符合。
至於墨西哥的1994年的貨幣危機,是沒有人預料到的,因為人們預期墨
國的前景看好。甚至於那時所存在的通貨危機理論無法預測危機的發生,因此
才會發展出另一套通貨危機理論。您說的「這些國家採用高匯率政策,將匯率
訂在不合理的高價,除了吸引外資進入之外,也擴大了貿易赤字」,這點用在
墨西哥,我是不同意。墨西哥在那時候是以低通貨膨脹目標,執行以匯率為基礎
的穩定政策。因此外資大量流入,增加外匯存底,而造成貨幣供給增加。為了
達成低通貨膨脹目標,墨國採行沖銷措施,儘管如此,雖然通貨膨脹率下跌,
但是他還是高於披索貶值率,這樣使得披索實質價值升值。從這裡看見,披索
的升值並非像您所說的是直接來自政府的政策,而是資本大量流入,政府為了
抑制通貨膨脹,所做的政策反應所導致的結果。
附帶一提,除了採行沖銷措施,墨國同時採行緊縮的財政政策,來抑制通
貨膨脹,此舉提高了利率,對經濟成長有不利的影響,而成為通貨危機發生的
起初條件之一。
阿根廷的例子也很類似,在1980年代,債務危機和高通貨膨脹使他成為拉
丁美洲最糟糕的國家。1991年訂立法案開始採用聯繫匯率制度,控制通貨膨脹。
你由他在1997年的通貨膨脹率0.4%,就可以看出成效。因為通貨膨脹的下降,
使那些逃避高通貨膨脹的阿根廷資金回流,開始有經濟成長,股票也開始上漲。
不單是貨幣的改革,他也執行一連串的經濟政策,包括解除經濟管制、出售
賠錢的國營事業改為民營、減稅、消除貿易障礙、開放資本市場。在這樣好的情
況下,會發生金融危機,當然有他的道理,篇幅有限,所以我在此不說,我只是
想跟您說,你不能用經濟基本面惡化的理由去判斷發生在九十年代拉丁美洲的金
融危機,說這些國家的經濟基本面有問題,其實不然。
至於你說IMF開的藥方之一,都是要求增加出口,減少貿易赤字。這道理很
簡單。借錢給你,要確保你還債,就是要你賺錢。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外資
不敢進去,那麼能夠賺錢的來源就只有出口。
: : 事實上,我們可以做這樣的解釋:一個快速成長的國家,通常會輸入更多
: : 的商品,而衰落的經濟體系會減少他們的進口,所以一個國家相對其他國
: : 家快速成長,是有可能貿易赤字;而成長緩慢的國家有可能貿易盈餘。
: 不好意思,這裡我不太懂,為什麼成長快速的國家就會輸入較多的商
: 品,而衰落中的國家會有貿易盈餘?日本和中國大陸,甚至是亞洲四小龍
: 等長年的貿易出超國,看起來不太像是在衰落中的國家吧,至少在過去四
: 十年經濟起飛的階段並不符合這樣的說法。基本上一個成功的以出口導向
: 作為發展戰略的國家,一定會有相當的貿易順差。當然這個貿易順差的產
: 生還是有一定的代價,例如要以低匯率的方式,壓縮國內消費來補貼出口
: 部門,同時對於外資的進入給予一定的管制,以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發展
: 。這種作法基本上為欠缺資本的後進國家累積了不少日後升級的本錢,已
: 經成為現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模仿的發展方式,應該不能算是一種沒落的
: 象徵吧。
真抱歉,寫了您看不懂的東西出來,容我再詳細解釋。假如兩個相互貿易的國家,
對方的進口,就是自己的出口,假設原先兩國處於貿易平衡。其中有一個國家的
經濟成長提高,另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維持不變,我們可以推論:經濟成長提高的
國家,對進口品的需求會提高;另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不變,進口需求也不變,
這樣,經濟成長提高的國家,出口不變而進口增加產生貿易赤字。反過來說,
其中有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降低,另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維持不變,經濟成長降
低的國家對進口品的需求降低,就會產生出口不變而進口減少,產生貿易盈餘。
我想這樣狀況是有可能發生。
中國大陸、日本、台灣,並非一直處於貿易盈餘的狀態,在經濟起飛快速成
長初期,並沒有貿易盈餘,反而是貿易赤字。就以中國大陸來說,1953年的GDP成
長率15.6%,成長率很高,但是他的貿易餘額是赤字的。1957年GDP成長率下跌
到5.1%,貿易餘額是盈餘的。1978年是大陸經濟改革的開始,GDP成長率是11.7%,
貿易餘額是赤字的1985年GDP成長率是13.5%,貿易餘額是赤字。這些資料是來自
高長先生的大著「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修訂三版>>」的第四章。他裡面也
提到:每當國內經濟發展加快時,對機器設備,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需求就會迅速
增加,進口失控,出口也隨之增加,但出口增長往往趕不上進口增加的速度,貿
易赤字大增(115-116頁)。他的說法和所列出的資料符合我上面所說的。台灣和
日本的情況,因為篇幅和時間限制,在此不說。
假如按照您的意思,貿易逆差是洪水猛獸的話,日本和台灣的貿易情況是值
得您擔心的,因為台灣跟日本的貿易逆差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且他是台灣最大
貿易逆差國。一般的看法似乎是不像您的說法,需要把這種狀況扭轉過來。例如:
經濟部國貿局所發布的中華民國93年對外貿易發展概況裡有這樣的敘述:由於
我國仍有相當多的關鍵機械或零組件仍需仰賴自日本進口,我自日本進口成長與
否,一向和我國的景氣息息相關,2004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健成長,出口擴增,
而帶動進口需求的增加,使自日進口大增33.7%。自日本進口亦以機械用具及電
機設備二大類為主,機械用具大幅成長38.8%,電機設備則成長22.2%。此外,
玻璃、雜項化學產品、光學儀器亦分別大幅成長66.2%、55.4%及46.6%,其餘
各項產品如鋼鐵、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運輸設備、銅及其製品等成長
均超過20%以上。綜觀2004年我國自日本進口主要產品均大幅成長,亦使我國
對日貿易逆差持續嚴重。 這段話印證我上面的描述:經濟情況好的時候可能產
生貿易赤字(或是貿易盈餘減少),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可能產生貿易盈餘。
倘若把台灣對日貿易赤字當成是不好的,利用關稅或是其他的貿易障礙去扭轉
這樣的情況,我想對台灣經濟有不利的影響。
峰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150.17
1F:推 dynasty:經濟成長那部分後來我想明白了,感謝您的指教140.112.150.127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