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asyGulu ()
看板Easy
標題[分享] 為什麼會有貧窮?
時間Wed Jan 17 03:00:00 2007
「這首歌叫做Marlboro Lights,敘述的是為什麼有些人有錢,有些人沒有。」
這是我唱這首歌時最常用的介紹,很簡短,而且這樣的問題一定大家都想過。
05年末的時候,我到中壢的一家pub表演(a bar for gay people),那時候我就這樣
介紹了這首歌,但是pub的女老闆很快的接話:「很簡單!因為有人努力,有人不努力。」
當時我聽了差點沒流出眼淚,她的話給我很大的衝擊,儘管那樣的論調早就在內心以及各
種文獻中反駁多次,她──一個帶著堅毅表情、大嗓門、喜歡我(這種人)的成功女性,毫
不猶豫的態度對窮人做出了嚴厲的批判,讓我在燈光裝飾挑逗,酒客眼神曖昧的黃昏國度
裡,感到特別忿忿不平。
當時我沒有反駁她,演出結束後就昏昏沉沉的回到台北(這其中還引發了Jake's
Friends這首歌詞),但是對於她的毫不猶豫,我一直覺得欠了一個說明,日前重看了一本
我很喜歡的書(看了三次,始終能找到新意),其中有一篇剛好很能說明一些事,作者條理
清晰,用很白話的口吻講了一些事,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定很多人都看過了,那就當
作陪我一起溫習好嗎?:)
為什麼會有貧窮?把社會問題的「社會」因子給找回來
Allan G. Johnson 《見樹又見林》
對於幾個主要的社會問題──像是貧窮、藥物濫用、暴力,以及壓迫──我們會覺得
好像一點辦法也沒有。政府有一些措施,施行了又放棄了。政黨總是開一些空頭支票,搞
得我們團團轉,到頭來只是為了選票而已。這些社會問題要不然就是越來越糟,我們越來
越覺得無能無力;要不然,對於一些人而言,這些社會問題就是事不關己,對這些問題也
不聞不問。所以整體社會而言,我們一籌莫展,而且我們經一籌莫展很久了。
為什麼我們會一籌莫展,說法之一就是,問題牽連廣泛而複雜。但是更深入探討,我
們思索這些社會問題的方式,又會一開始就把我們抽離問題的複雜性。社會學最基本的主
張就是:若要解決社會問題,我們從一開始就得把問題的社會面看清楚。如果這點沒做到
那麼我們對於社會問題的解釋,就會不正確,對於解決問題的方向,也會有偏差。
例如說,我們想想貧窮的問題,這無疑是影響最深遠、持續最長久,造成人長年苦難
的主因。像美國這種財富傲視全球的國家,還會有這麼大規模的貧窮狀況,實在是很諷刺
。美國大概每五人就有一人過著貧窮或是近似貧窮的生活。小孩陷入貧窮的比例更高。即
使是中產階級,仍存在著好大一股焦慮,唯恐──例如說,因為離婚,因為公司為了提升
競爭力、利潤,以及股票價格而關廠──而落入貧窮的處境,或是離貧窮不遠。
在這富庶國境之中,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苦難與恐慌?如果我們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檢
視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瞭解的是,貧窮不是自己冒出來,不是獨立存在的。貧窮是位於
整體社會財富分配的尾端。如果這樣看來,貧窮牽連了社會體系的結構面,這個體系所造
成的持續後果,以及形塑人們參與體系的阻力最小的路。我們生產、分配財富的體系是資
本主義。這種體系的設計,允許少數人掌控大部分的資本──工廠、機器、工具──來製
造財富。這促使少數人迅速累積財富,而這種體系又把這種人看成英雄──像是微軟的比
爾蓋茲;然後又把財富總數的一小部分,平均分配給其他人。大部分人,要來搶這少數人
所剩下的財富,難免就會有一部份人只搶到一丁點零頭,就過著貧窮的生活,或是憂心著
有一天會落入貧窮。這就好像搶位子的遊戲;遊戲的設計就是位子比人少,所以音樂停止
的時候,就是有人會搶不到位子。
所以說,之所以會有貧窮現象存在,一部分是因為經濟體系設計的方式,一方面鼓勵
人累積財富,一方面也使得貧窮變得所在難免。但是資本主義體系還以其他方式製造貧窮
。例如說,在利潤追求的過程中,資本主義體系崇尚競爭,講求效率。這會促使公司以及
負責管理的經理,要把工資盡可能地降低,用機器取代勞工,或用兼職的取代全職的。把
工廠遷往勞動力低廉,員工不太會抱怨惡劣工作環境的地方,或是遷往對於環境污染,對
於職業災害都比較缺乏法律保障的地區,對公司來說,都算是理性的選擇。資本主義會鼓
勵老闆關閉工廠,前往他處投資,以獲取較高的利潤。這些決定,都是在資本主義體制下
的正常結果,這也是對於經理人以及投資者會趨之若鶩的阻力最小的路。但是這些決定,
對於千百萬人,以及他們所居住的社區,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即使有份全職工作,都還不
能保障生活安樂,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庭,有著雙份或更多份的薪水,都還僅能餬口。
會這樣,都是因為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大多數人手中並沒有握有吃飯的傢伙,也難以控制
生產的工具,只能靠受雇替別人賣命來維生。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社會因素值得考量。例如說,離婚率升高,單親家庭變多,而
這些單親家庭很難只靠一個大人的薪水,同時來支付養育小孩的費用與生活費。美國幾世
紀以來的種族主義,一直讓幾百萬人四處碰壁,因為他們受的教育有限,孤立於都市的貧
民窟,飽受偏見與歧視;原本他們不需太多學歷就可勝任的工廠工作,還可以讓他們靠此
維生,現在這些工作機會又都沒有了。這類工作本來是使得幾代歐洲白人移民脫離貧窮的
管道,但是現在對都市大批的窮人而言,又缺乏這類工作可做。
很明顯地,這種決定財富如何製造與分配的經濟系統,無法避免產生大範圍的貧窮現
象。如果我們想對貧窮有所處置,如果我們想讓這個社會大致上都沒有窮人,那麼我們就
應該對這個人們身處其中的體系開刀,同時也對人們參與體系的方式下藥。可是,在輿論
對於貧窮的討論上,以及相關的政策處理,都只針對後者作處理,幾乎沒有對前者有什麼
想法。所謂「自由派」與「保守派」這兩派對於貧窮的看法,看起來有所不同,可是事實
上都陷入了個人主義式這種窄化問題的思考模式。
保守派的經典例子,可以由穆瑞(Charles Murray)的著作《優勢不再》(Losing Grou
nd)來說起。穆瑞把世界看成一座旋轉木馬。我們的目標呢,就是確保「每個人在這黃銅
旋轉台上,大致都有平等機會──或是說,至少每個人都有同等機會坐上旋轉木馬。」他
檢視三十年來政府各項反貧窮的計畫,發現大部分的計畫都失敗了。他因此下結論說:既
然政府的計畫都沒有成功,這表示貧窮不是由於社會因素所導致。貧窮呢,是因為個人不
夠積極、不夠努力所致。有些人會窮,這是因為他們欠缺了些什麼,所以只有靠著改變這
些人,才是唯一有效的補救方法。因此,他就建議,取消一切的公共福利政策,像是保障
名額制度(affirmative action)、福利措施,以及各項收入補貼措施,「包括貧困家庭育
兒津貼(AFDC),貧戶醫療補助(Medicard),糧票,失業保險,等等。這會使得該工作的人
,除了勞動市場,家人,朋友,以及公私立的地方服務機構以外,就在沒有其他資源。」
他相信,這會使得「人們會盡量找尋對自己有利的出路。」1996年美國福利改革法案,就
等於循著穆瑞的方向又邁前一步,再次確立長久以來我們社會對於個人主義思考模式的堅
守,也顯示我們對於其他思考模式存在著很多的誤解。
這些誤解包括,我們如何思索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思索貧窮作為一種個人處境,以及
作為一種社會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探問,為什麼人們會至於不同的社會階級。對於誰
跑在前頭、誰得到最好的工作、誰賺最多錢,有哪些因素最能預測?如果你要超人一等,
最佳的策略是什麼?根據很多人自己的經驗,答案簡單明瞭:努力工作、勤奮讀書、越挫
越勇。當然這種建議也沒錯,而這也牽涉到人們如何參與這個社會體系。然而,從社會學
的觀點來看,這只點到了問題的一部分,而未觸及有關體系的這一部份。也就是說,這樣
的答案忽略了社會生活是同時由體系的特質,以及人們參與的方式來決定的,是同時包括
森林以及樹這兩部分。改變人們參與的方式,可能對某些人有幫助。然而,詭異的是,這
可能對於處理「貧窮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為何普遍存在」這個更大的問題,卻沒什麼用。
我們暫時想像一下,收入的分配是根據賽跑的結果來取決的。我們把美國一年所得都
集中起來,然後舉行個賽跑比賽,決定誰要得到多少。跑最快的前五分之一,可以分配到
45 %的收入;跑得第二快的五分之一,分配到25 %的收入;跑的第三快的五分之一,分配
到15 %的收入;跑得第四快的五分之一,分配到10 %的收入;跑得最慢的五分之一,分配
到5 %的收入。結果會使得財富分配不均,跑得最快的五分之一所得,是跑得最慢的五分
之一的九倍。這樣的結果,跟美國現有的財富分配比例差不多。
如果我們檢視跑的最慢的五分之一,然後問:「為什麼他們很窮?」答案好像很明顯
:「他們跑得比人家慢,如果他們跑快一點,他們收入就會好一點。」這又會使得我們要
問,為什麼有些人跑得比較快,有些人跑得比較慢,原因可能包括體質啦,營養啦,是否
有毅力定期練身體啦,或是是否有錢請個專屬教練來訓練體能。可是,如果要瞭解,不管
他們跑多快,為什麼一定要有五分之一的人變窮,這就得要檢視體系本身的問題。這種體
系,以無窮無盡的競爭,不只決定誰可以買得起豪宅,還決定誰有飯吃、有地方住、可使
用醫療照護。這種分配財富的方式,使得那些已經擁有最多的人,會越傾向主張財富集中
。如此,今年跑得最慢的五分之一,明年可能跑得快一點,於是就換一批人成為底層的五
分之一。問題是,只要體系不改變,永遠會有人得待在底層的五分之一。跑快一點,可能
會使得你我脫離貧窮,可是貧窮這種事仍然存在。想要消除貧窮,我們除了改變人們參與
體系的方式之外,我們還要改變體系本身。例如說,我們可以不要把大餅依照45%、25%、
15%、10%,以及5%來分,我們可以分成24%、22%、20%、18%,以及16%。當然不平等還是
存在,可是跑得最快的前五分之一,所得僅為跑得最慢的五分之一的1.5倍,而不是9倍。
最快的也只有比中間快的,所得多1.2倍,而不是3倍。
我們可以繼續討論,我們道德上是否能夠接受長期以來貧窮普遍存在的狀況,或是不
平等的程度要到什麼地步才比較為人所接受。但是,如果我們要瞭解貧窮的根源,為什麼
貧窮老是成為社會生活揮之不去的一面,那我們得從一個最根本的社會學事實來開始分析
,也就是說,不平等的情況一直存在,不只是跟人們如何參與體系有關,更跟社會體系是
如何運作有關。只注意其中一個面向,而忽略另一個面向,會使得我們沒辦法得到全面性
的瞭解。
然而,只著眼於個人層次的這種思維方式,是如此地根深蒂固,甚至那些以為把社會
因素考量進去的人,都脫離不了這種思維方式。不只穆瑞自己如此,批評穆瑞的人也是如
此。也許穆瑞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誤解了政府反貧窮措施失敗的原因。他假設這些措施實
際上是針對貧窮的社會成因,所以如果這些措施無法起作用,那就表示社會成因不是重點
。但是他錯了。福利措施或是其他反貧窮措施如果說是「社會面」,頂多只是這些措施的
設計,起因來自我們認為像政府這種社會體系有責任要對貧窮做點什麼。可是這些反貧窮
措施,一開始就並不是依照社會學對於體系如何產生貧窮的這種理解來設計,結果,這些
措施幾乎都只是要改變個人,而非改變體系,而且採用政府以及其他體系的一些資院來實
施。如果反貧窮措施無法作用的話,這並不表示貧窮釋社會的後果這種理解是錯的,而是
顯示制定這些政策的人並不瞭解什麼叫做「社會」成因。或是說他們其實瞭解,但是他們
並不想針對經濟這種體系做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們跟我們這個社會的其他人一樣,都為個
人主義式的思考模式所困住。
最容易看清楚這點的方式,就是檢視這些反貧窮的措施本身。大致上這些措施可分做
兩類。一種假設財務上的成功,就是個人特質與行為的結果,因此這類措施是要個人來負
起責任。也就是說,如果你加油跑快一點,你就會打敗別人超前,那就換別人來窮,而不
是你窮。我們提供各項訓練,提高個人動機,來使得人跑快一點。然而,我們卻不去檢視
賽跑的規則,或是去質疑為何生活基本所需必須靠競爭來做分配。結果就是,有些人靠著
提升競爭力,因此脫離貧窮,但是有些人的競爭力不再具優勢,被公司解雇,或是公司外
移到其他地區,或是公司為了提高股票價值、或是讓總裁賺比一般員工平均高25倍的薪水
,而被其他公司併購。可是我們對於這種經濟體系,這種由一小撮人掌控大部分的財富、
而讓其他人為剩下一點大餅競爭的體系,去沒說些什麼,有沒做些什麼。所以,人們就在
階級體系裡浮浮沉沉;成功的故事,就當成有為者亦若是的證據,失敗的例子,就當成警
訊。體系本身,包括有錢人與一般人之間巨大的財富差距,以及活在貧窮線下的固定比例
,都仍然維持不變。
另一類的措施,假設個人不用替自己貧窮的處境負責,因為這些措施是提供各種直接
幫助,來協助人們維生。福利津貼、糧票、住屋津貼,以及貧戶醫療補助,都會減輕窮者
的負擔。但是,這些措施並無法解決相當比例的貧窮現象。這類措施可以減輕人的苦難,
其實並沒有什麼錯。但是這種做法與徹底解決貧窮問題並不同,就跟軍隊醫院無法停止戰
爭一樣。各項福利措施的提供,對於解決貧窮作為一種社會問題的作用很有限,就好像醫
生光給病患輸血,可是沒有去修補傷口一樣。事實上,穆瑞告訴我們的是,政府各項措施
,就好像是拿好血去換壞血。某個意義上,其實他正巧說對了,不過對的理由跟他說的不
同。穆瑞會只是以那種不會有效的個人主義式解決方式,來替代另一種無效的方式。如果
我們真的照著他的話去做,讓人去自生自滅,那一定會有人找到跑得快一點的方法。但是
這種方法對於「比賽」本身,或是不平等的系統本身,並不會有什麼影響,而這個不平等
系統正是組成社會生活最關鍵的一種方式。
對於貧窮這個並非完全是個人的問題,自由派與保守派在兩種個人主義式的解決方式
之間搞拉鋸戰。兩種方式都對為何貧窮是「社會」問題,有著嚴重的誤解。兩種方式,都
沒有搞清楚,社會生活實際上,是在社會體系與人們參與體系方式,這兩者之間交互運作
。這也是為什麼兩方在指責像貧窮這種問題到底是個人問題、還是社會問題之間,陷入沒
有出路的僵局。要解決社會問題,不必然一定要在個人的,還是社會的之中擇一而定,而
是要看這兩者合在一起如何形塑社會生活的內容,以及人們實際生活其中的樣貌。
社會問題並非人們苦痛的加乘累積,因此無法由個人式解決方式的加乘累積來解決。
我們一定要加入社會式的解決方式,把像是經濟以及其他體系的運作狀況納入思考。我們
也得認清楚,經年製造這些社會生活類型與社會問題的阻力最小的路。這表示,資本主義
也許在某些方面,與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一個不需要把別人踩在腳底下才能過好日子的
社會,並不相容。要挑戰資本主義並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們不這麼做,貧窮仍會繼續,各
種衝突與苦難,也將不會歇止。
Johnson的原文到這裡
----------------------------------
最後我想附上一份調查資料,由Greg J.Duncan於1984年所提出
整理出自Earl Babbie的著作
1968-78年間短期長期接受、依賴福利救濟(美國)狀況
全體美國人口百分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受救濟時間 接受任一福利救濟收入 家庭收入50%以上
依賴福利救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8年接受 8.1 3.5
1969-1978
曾一年或以上時間接受 25.2 8.7
1969-1978
曾五年或以上時間接受 8.3 3.5
1969-1978 十年都接受 2.0 0.7
1969-1978 持續性接受
(八年或更多) 4.4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uncan的結論:
的確,在這十年期間,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所得當中部分曾經一度來自福利救濟,
不過,其中只有2%的人,可以被認定是長期依賴福利救濟作為所得來源。至於那些曾經一
度接受福利救濟的家庭,許多是因為某些因素造成家庭經濟危機(諸如丈夫死亡、離家、
失能等),正處於復原的初期階段,所以,一旦他們獲得全職工作、再婚,很快就會脫離
困境,不再浪費福利救濟。更進一步來看,大多數成長在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子女,成長
離家並組成自己的家庭之後,幾乎不再接受福利救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102.103
1F:推 mouung:很簡單 因為有人很想賺錢 有人沒那麼想賺錢 01/17 12:01
2F:推 akanathai:你是rocker。我想看完 01/17 15:29
3F:推 NakedLife:總是不那麼簡單…… 01/18 07:17
4F:推 meijoy:續集不見了/______________\ (easy提早冬眠了嘛~~) 01/19 01:13
5F:推 EasyGulu:再等我一會兒....正在想別的事情:) 01/19 01:41
※ 編輯: EasyGulu 來自: 218.166.208.54 (01/19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