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
看板DummyHistory
標題[空想] 鄭家走入21世紀(中?)
時間Thu Oct 26 11:44:16 2006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勢力有如狂潮一般席捲到整個東亞世界,台灣的鄭氏王朝
也跟日本的德川幕府和朝鮮的李氏王朝一起注意到了.當然,任何一個古老的政治
家族在這個時代中,對於外來挑戰的應變態度都是被動而退縮的,因為他們並不知
道該如何正確的因應這樣一個新局面?
但鄭氏王朝所擁有的唯一好處是:自從乾隆只許洋商在廣州貿易時開始,台灣就利
用"藩屬"的地位,去充當西方列強與滿清東南沿海各省的走私貿易轉運站.當然這
樣還是小規模的貿易,但起碼台灣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市場,雖然這個市場沒有大到
能吸引什麼西方列強的注意,但它並不封閉,也無法封閉,更不用說排外了.
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擴大了英國鴉片傾銷的規模呢?還是減少了鴉片傾
銷呢?這就很難說了.因為據後人研究所示,英國最想要取得的滿清貨品是福建特
產的紅茶,其次是內陸的瓷器.雖然大英帝國已經在印度廣植茶園,並且也已經掌
握了瓷器的製造技術,可是來自滿清的茶葉與瓷器卻能在奢侈品市場上取得相當
大的利潤.因為在1830年代到60年代,歐洲對於東方充滿了華麗的幻想,甚至這種
浪漫情懷還一路延伸到二十世紀的戰間期,比如說義大利音樂家普契尼的著名歌
劇"Turandot(杜蘭朵公主)".
當然,東亞社會此時對於西方列強所需要的主要貨品,也是以奢侈品為主,而鴉片
則是所有奢侈品中最突出的貿易物品之一.不過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老實說很難
斷定.因為在道光皇帝時代,滿清朝廷的風氣是以誇張的形式來表現他們的節儉,
比如說道光皇帝就要求在衣服上面打補丁,而不是作新衣.然後群臣也跟著有樣學
樣.當然這也不能說是壞事,競賽誰比較節儉,總好過於比賽誰比較奢侈要好,問題
是作秀終究是作秀,而作秀一定會有嚴重的問題發生.
比如說道光皇帝有此訊問他的大臣:"你在褲子上面打一個補丁要多少錢?"
大臣回答:"臣在褲子上打一個補丁,要三文錢."
道光皇帝嘆道:"沒想到宮中消費居然比民間貴,我打一個補丁要八文錢."
然後道光始終沒有想過為什麼平平都是補丁,費用卻差那麼多?當然大臣也沒有
當場說破.
可是這種"全國拼節儉"的風氣,卻形成了"奏摺拼危機"的思想,尤其是對外貿易
方面,所以林則徐就上表誇大了鴉片的危害情形----當然鴉片是個問題,但英國
商人賣鴉片的主要原因,還不就是因為滿清長期不合理鎖國政策所造成不平衡貿
易的結果?如果說此時英國在工業時代以後所過量生產的民生物品,如紡織品之
類的東西能夠堂堂正正的進入滿清內地銷售,那麼他們幹嘛需要賣鴉片?鴉片最
多只能短期撈錢,卻很難作長期生意,長期生意是建立在勞動力產品的互相交換
上面的,不是建立在奢侈品與貴金屬貿易上面的.
當然在鴉片戰爭之前,台灣利用了它藩屬的地位,幫英國傾銷商品到滿清去.成為
藩屬可以說是鄭氏王朝當初最為痛苦且不易做到的政治決定,卻是個很良好的外
交政策,就像是泰國的四面佛外交的基本架構,與其對抗,不如讓你貨暢其流.當然
這主要的原因是鄭氏王朝表面上擁有整個台灣,實際上真正的控制範圍不入山區,
甚至原住民部落在整個體制下還是"藩屬的藩屬".
因為台灣本來就是市場小,所以西方列強在猛力侵略東亞的時候,反而不容易把
台灣看上眼----當然日後日本的興起,卻把台灣當作殖民的對象之一,是因為它
要走新帝國主義之路,好歹能多一塊海外殖民地就多一塊海外殖民地,即使這塊
殖民地真的是一塊廢地,何況台灣還不算廢.不過這是後話了.
因此在鴉片戰爭以前,英國等洋商利用台灣的藩屬地位,去跟滿清其他各省交易,
但這樣終究是小規模的貿易,台灣並沒有獲得多少實質的利益.可是在鴉片戰爭
之後,當洋商可以直接跟滿清其他各省直接貿易之後,原本借用台灣這個藩屬的
地位所成立的貿易網也就逐漸邊緣化了,當然鄭氏王朝卻沒有覺得有什麼好爭取
的,因為政權的穩定度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不過這卻讓台灣的士紳階級注意到了這個變遷,因為貿易網被邊緣化,受損的首
當其衝就是他們----雖然這些人在台灣只有不到3%的人口,卻控制了超過80%以
上的土地.而他們也在鴉片戰爭後,發現到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於是少部份年輕
人便前往西方各國遊歷甚至留學,他們稍後回到台灣之後,決定要讓台灣走向西
化,可是西化卻有幾個嚴重的問題:
1,鄭氏王朝以及整個士紳階級,對此並沒有多少意願,因為洋商帶來的實質利益
算是可有可無,他們習慣給人家方便,然後收點小錢.現在洋人不來了,那也好辦,
反正有土斯有財,監督佃農耕田也不那麼費力.
2,民眾也沒有覺得他們多需要西方的貨品,甚至可能還覺得西方產品對他們的生
活方式產生威脅.比如說漢醫就不喜歡洋醫,尤其是洋醫通常是士紳家庭的子弟,
而漢醫就未必了.
更不用說能跟洋人接觸的,其實都只是極少數的人,而且這極少數的人中呢,絕大
部分都是"客家人".
好啦,光是數百年閩客問題,這就夠麻煩了.更何況稍後在滿清內部,又有一群廣東
省的客家人發動兩場大規模的內戰與革命,這當然也刺激了在台灣的客家人的鬥
志----何況很多台灣的客家人都是從廣東移民過來的.
首先是太平天國,接下來是孫文革命.革命不見得都出自於理性,通常只是出自於
情緒.當然台灣的客家青年也想要學習在大陸的親戚那樣熱血澎湃,可是他們卻
遇到了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抵抗.
首先,客家人士紳階級並不見得都支持他們,有革命思想的終究只是極少數.
其次,西方列強既然對台灣沒有造成什麼像樣的威脅,所以大家也不覺得有學習
西方的急迫性.
不過很快地,台灣終究要面對革命的需求,因為此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
對手----至少頗出人意料之外.
那就是北方的大日本帝國.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20.235
1F:推 BloodyJoker:道光的補丁不是五兩嗎? 還是是我記錯了? 10/26 21:10
2F:推 MRZ:數字我也忘了,反正就是皇城比外面貴就是了:P 10/26 23:14
3F:推 armed:類似的故事在光緒爺身上也發生過,那變是雞蛋價差的版本. 10/27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