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lee (GE)
看板DummyHistory
標題Re: [偽史] 假設日據後由當時台灣精英如蔣渭水領導
時間Wed Jul 19 20:36:08 2006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Trunicht (天主教版主)》之銘言:
: : 然後呢?問題來了,直到韓戰爆發為止,1950以前,美國對台灣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 : 所以不要妄想台灣本土會有美軍駐防,而台灣仕紳階級都是大地主,台灣國政府對
: ^^^^^^^^^^^^^^^^^^^^^^^^^^^^yap
: 所以這個政府一下就會完蛋了 接下來也不用再想下去了:P
: : 土地改革應該是興趣缺缺,所以台灣會像菲律賓一樣,由大地主們掌控著這個新政
: : 府,那絕對不是一個公平均富的新社會和新國家,那麼對台灣人民來說,對岸的中
: 國民黨壟斷所有資源一樣不是公平均富 然後我們都知道凡事國營化就會...
: 如果一樣是壟斷 軍閥壟斷與財團壟斷之間 我選擇後者
: 前面說過 只有有錢人玩的民主不見得就不好
: : 國共產黨的殺土豪分土地的土改政策會有很大的吸引力,台灣的共產黨和支持農民
: 台灣的階級鬥爭意識一直起不來 或許是台灣人比較逆來順受?:p
: 我想應該是台灣相對生活較好 之後開始通膨時剛好碰到國民黨來 怪外省人去了
: 當然 沒有被抽調資源支應中國戰事的話 台灣的通膨也應該不會那麼嚴重就是
: : 況且台灣在日據時代是以農業政策為導向的發展,和朝鮮以工業化為主是不同的方
: : 向,朝鮮礦產豐富、又有足夠的水力發電來供給重工業(傳說日本的原子彈計畫是
: : 在朝鮮發展的),台灣之後能不能像今天一樣發展成在輕工業和電子業方面有許多
: : 執牛耳的產業,是有疑問的,別忘記,像李國鼎、孫運璿這些幫台灣產業擬定方針
: : 和建設基礎建設的專業官僚都是外省人。
: 這是事後之見 事實上戰後日 韓 台的產業發展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 既然不同國都所見略同了 所以合理推論不管換誰來做都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可剛好只有日韓台?
如果不考慮蔣幫帶來的政治與地緣關係的話
(KMT當年跟日本人的合作關係可不輸當年的「台灣菁英」)
亞洲往南走剛好都是類菲律賓化,
基本就是「豪門、巨閥、內戰、大國的附庸與戰場」
也就是說,
台日韓如果不是歷史的偶然從1950年就已經跟老美深刻掛勾,
二戰後搞獨立的東南亞國家除新加坡後現在都遠不如台、韓。
與其說產業政策是自然發生,
到不如說社會文化與資源對這種自然性的影響更大。
所以合理推論,菲律賓化應該是更合理的可能。
: 而且 別以為電子業真的那麼好 那是把國家資源集中在單一產業所以看起來好
: 付出的代價是其他產業委縮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 台灣有很多"傳統產業"都有升級 更進一步發揮的空間
: 但是光看到稅率 投資的手就軟下去了
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但簡單來說,台灣搞電子本來就是歷史的偶然,
也不純粹因為某些人的高瞻遠矚。
但是,基本上電子業成功的機會遠比傳產升級容易,
因為生命週期短的特性恰好符合台灣人不喜歡先期投入的型態。
回到架空歷史,
財閥家族會比較喜歡長期投資,產業升級嗎?當然不是。
不管歷史或經濟學都有一堆東西可以印證。
反而透過特權壟斷與兼併才是他們的興趣。
看看中信估家就知道了。
如果當年真沒有蔣介石轉進,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
某個財閥家族跟島上的KMT駐在部隊結合,
以武力奪權。
但也可能有財閥家族引入日本「傭兵」,結合日本勢力分庭抗禮
畢竟當年日本的陸上武力據說還有很多被「隱藏」
這部份似乎也是蔣介石與日本人「密切合作」的重點。
簡單來說,
要靠一群世家子弟把國家搞好,
這種歷史的偶然在東亞地區來說太低了~
: : 當然是當什麼部長的人才都有,找人來當官還不容易,作的好不好則是另外一回事。
: 這倒是真的
--
馬丁路德‧金恩:
當你對重要的事情選擇緘默以對時,你往後的生命已經失去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