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leta (忙碌中~~~)
看板Diary
標題閱讀偶感
時間Wed Oct 7 00:05:01 2009
同一塊大陸上,相同民族在不同區域中各自發展出不同的語言,也有相同的語言中在
不同的地域在音調上及語意有著顯著或些微差異。根據聲音強弱頻率等,生物們都各有其
傳達訊息的方法,讓同類知道食物的位置及行進方向,以及對可能面臨的危險提出即時的
警告。沒有研究過其他物種在這方面的行為,不敢斷定在牠們的世界會不會有類似人類─
「哩賣邀共台意,哩丟嗯細台完郎」,這種心胸狹窄的言論,不用說會認同的人眼界可見
一斑了。
父母親來自中台灣,在台北獨居工作相識結婚的他們,經過多年還能操著流利的台語
,但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並沒有硬性要求一定要說台語,我們也就對於台語、國語並不會覺
得特別排斥,只是會偶爾應著社會主流稍稍提說,「哩細本省郎哩賣邀台意就GEN笑」。
從小到大,從來不用台語的發音部位,也沒有絕對要說的必要,父母親用台語,我們小孩
用國語回答。在台語問國語答中,也許聽台語沒有很大的問題,講起來卻十分吃力也極為
不標準,大大降低我以台語說話的意願;但小時候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排斥過台語,那個時
候是對父親的粗俗的言語感到不悅,老是用台語在問候人家老母的關係,才有點討厭台語
,除此之外,我還真沒有對這個語言有什麼意見過。而且打從家裡有電視機時,葉青還是
楊麗花的歌仔劇、黃俊雄布袋戲,無論是河洛音還是北京話,都是我們這些小孩的娛樂節
目。
在學校的書局內打發些時間。離座椅最近的書櫃中,架上擺放的都是社會相關的書籍
,試圖從中找出一本沒有催眠效果的書,瞄到一本孫康宜女士的著作─「走出白色恐怖」
。對作者不熟悉,縱使知道當時的受害者不只有台灣本省人,但此類著作,總是會讓人直
接聯想,是不是又是在強調台灣本省人怎麼受傷害。為了不要有先見為主,而有了一探究
竟的想法。
這本書寫了很多作者關於兒時開始的回憶,在她經歷的人生歲月中,對於228相關事
件的所見所聞。作為一個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本省人的第二代台灣人,加上幼年時期是
在大陸上過的,曾經說過標準的北京話,以及來到台灣讀小學後學會流利的台語,反操著
一口台灣國語。她的父親在228事件中庇護本省人,而遭受到逮捕,在那個時代,還有許
多家庭也是這樣,只要有反叛的嫌疑,接下來的日子就永無寧日。在這個政權的統治之下
,血統和口音一時間讓人變得複雜起來,尤其在推行說國語的時候,作者曾經為此感到困
擾,明明她也流有相同的血液,卻因為語言而有了些許隔閡。
我在想如果人們都是純種台灣人,都只說一種語言,也許要去排斥另一種語言和血統
,也許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把人家祖宗八百年前的爛帳都推到他的倒楣子孫也無所謂,
但當自己也流有相同的血液時,似乎就很難了,因為這樣算來算去,最後會清算到自己?
所以整件事才會如此複雜?要算,一國的人民又不都會做相同的事,任何事情都不該擴大
成種族或國籍,要去算,也就把罪歸到犯錯的個人就好。
雖然我只看到一半就被要打烊的店員趕出去,但是大致上作者的想法我都挺認同的,
她的生活背景使致她對語言並不會存著一種排斥,單純認為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管道,不
是區分是不是這塊土地人民和分出高貴貧賤的標準。如果還有人是這麼想的話,不會覺得
自己還甘願活在過去的高壓統治,還有自以為是的種族情結?現在出國再也不是少數人的
專利,與國際的交流都已經如此頻繁,只能說,會支持那種言論的,他的世界真的很小,
一直活在井底還不自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