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e (艾瑞夫)
看板Detective
標題[心得] 綁架遊戲&大誘拐
時間Mon Jul 12 01:01:03 2004
在推理小說範疇之下 綁架的題材並不好寫
嘗試的人自然也少
綁票的犯罪手法設計 並不像工具性或敘述性詭計
作者得以用創意妥協環境 創造一個合乎自己期望的案件
綁架在聯絡和收取贖金這兩個點上
就非常難以做到天衣無縫 或者至少做到讓警方頭疼
因為儘管犯人在暗 警力在明
警力仍舊有壓倒性的人力優勢 追蹤器材的優勢
要聯絡家屬 要證明肉票目前平安 要藏匿肉票
同時兼顧這些面向使得犯案變得既複雜且困難
而收取贖金必須告知被害人方法 也間接等於警方馬上就可以因應
歹徒要如何出奇制勝的拿到贖金 更是難上加難
在台灣以"放學後" "秘密"打開知名度
名列日本作家去年度繳稅金額第十名的東野圭吾
近年的作品洛陽紙貴
2002於日本出版的"綁架遊戲" 也在日前 由商周出版了中譯本
儘管對於內容口碑完全不了解
但東野先生的中譯作品 又哪容錯過呢?
東野圭吾是個多元的推理作家
推理小說的體裁多變 每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綁架遊戲"當然是以綁票案為主軸
進行一場故事中角色與角色間 作者與讀者間的鬥智
因為委託老闆葛城先生的強勢意見
佐久間從負責的廣告企劃案中被撤換
憤憤不平的他 遇到逃家的葛城家千金樹理小姐
兩人一拍即可 策劃並執行了一場綁票遊戲
佐久間打算在這場遊戲中 和葛城一較高下
葛城樹理則希望勒索自己的父親一大筆金額
一場三億元的綁票案 就此展開
但 誰是最後的贏家 ?
各懷鬼胎的背後 真相又是如何呢 ?
縝密的綁票手法設計 這本書當然也盡量嘗試去做了
不過單純的警匪鬥智並不是本書的重點
綁匪和人質的合作關係 對上老奸巨猾的商場巨人
這才是書中最特殊的地方
警方的介入在本書已經輕薄到感覺不出它的存在
表面之下的爾虞我詐
取代了以往綁票案對警方行為的沙盤推演
東野的故事 在發展上 往往過程便出人意表高潮不斷
在這種鬥智鬥力的情節中
看作者慢慢解開一個接一個伏筆 是種很特別的享受
而一場遊戲 最後亦發展成真實的撕票案
究竟誰是犯罪的黑手 誰又是被害人
東野一貫風格的意外性結局 在本書還是看得到
也還是得看到最後一行
而且主角的勝敗 真的是放在本書最後一行才揭曉 不僅是個形容詞而已
東野並非埋下一個大謎題讓讀者思考 在書末揭曉而已
每件故事中的敘述都是有意義的
將之前陳述的點滴 成為故事最後的關鍵
一併在結尾收攏 這亦是一種高明的手法
東野對於對話和內心糾葛的描述 一向頗有其個人魅力
不僅平實 同時還兼具不少巧思
另外本書採取倒敘的手法 從犯人的角度來說故事
較之第三人稱相同體裁的小說 分述犯人和警方雙方的行動
懸疑性是強的多 因為根本不知道對方如何出招 是否會成功
當然內心的自白和轉折 也使得小說的情節厚度增加不少
不過在綁票手法上 或許是因為現今的辦案技術已經大幅提昇
仍覺得其有失風的風險
案件中網路佈告欄的單向利用和留言手法 固然有新意
但犯人在E-MAIL的發送和家用電話與手機使用
似乎還有不少破綻 包括單純的隱藏號碼和撥打紀錄
這樣離完全犯罪 還有一小段距離
但就如之前講過的
東野用"遊戲" 替代了"犯罪"
更合理設立了警方無法介入的理由(攸關結局 無法洩漏)
彌補了犯罪手法的不足之處
兼顧寫實和故事性
讓全書仍舊一氣而成 沒有生硬的轉折
至於綁票過程精不精采
只能說務實中力求突破 尚稱出色
本書的意外性究竟強不強
可能見仁見智
東野的故事就是一波三折 一轉再轉
不過最後真相的揭露
因為之前的鋪陳 讀者應該早已心裡有數
至此 意外性難免被縮減
但本書最後一行祭出意想不到的勝敗關鍵
又是一計強而有力的句點
讓全書大大增加了可看性
而不只是東野風格展示的一個犯罪事件
總之 本書好不好看呢? 是的 無庸置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