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ChineseOpera
標 題20050818 文化創意產業有請大俠再發光
發信站Group.NCTU.edu.tw (Fri Aug 19 07:06:25 2005)
轉信站ptt!Group.NCTU!gmail.com!chineseoperaxd
文化創意產業有請大俠再發光
丁榮生/特稿 (20050818)
刻偶名匠徐柄垣在40餘年前,刻出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等戲偶,主
要在於偶身變大至少 3尺、耳朵眼睛嘴巴甚至舌頭都會動,這就是所
謂的電視金光布袋戲;但若沒有布袋戲名家黃俊雄的搬弄,今天大家
印象中的藏鏡人還會真的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嗎?一個響叮噹的「文
化創意產業」的流行名詞就這樣地在史豔文身上,還有許多課題值得
深思。
台灣的布袋戲在19世紀中,由泉州、漳州、潮州等地移入,至今
有百多年歷史,歷經古典、劍俠金光、電視金光等變遷,成為國人的
集體記憶之一。
而這百年的布袋戲痕跡,除黃海岱、黃俊雄、黃強華與黃文擇三
代前後呼應,金光化也是台灣布袋戲唯一的主流脈絡。如:一蓬蓬噴
出白煙、神祕客昂首闊步,或兩方對陣的西部片「荒野大鏢客」主題
曲等等,都被認為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最佳典範。
然而90公分高的金光布袋戲偶,在40餘年前因過多人於中午吃飯
時駐足街頭觀賞,攪得民眾作息大亂,且有逾越官方分寸,而於一夕
間被停演。如今再以「文化創意產業」之名,搬出金光布袋戲偶搬弄
一番,其實早有時不我與之慨。
由此觀之,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的虛實,只要不揠苗助長或眼紅扼
殺,史豔文的歷史刻痕,應是一個教訓。
--
戲曲板 看板《ChineseOpera》在哪?
國家研究院 政治, 文學, 學術
WritingRes 研究 Σ文學研究院
ChineseOpera 戲曲 ◎戲曲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ChineseOpera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