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nlong (葫蘆提醉一回)
看板ChineseOpera
標題20050709 張建國:今年反帝制 明年排孔明
時間Tue Jul 19 17:41:20 2005
張建國:今年反帝制 明年排孔明
http://www.dongdongqiang.com/news/20050709/005.htm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成就了張建國,而張建國也造就了一位滿腹韜
略而又情感豐富的諸葛亮。一出《瀘水彝山》讓張建國更加喜歡上了
諸葛亮這個角色,面對突然之間全國劇壇漫天的三國題材熱,張建國
的打算是,以其長期細緻的研究、成熟周密的策劃、功底深厚的表演
,站穩自己的陣腳,繼續按原計劃去打造自己的「孔明系列」。「搞
『三國戲工程』、搞『諸葛亮系列』是我多年的願望,我不會急急忙
忙地去『搶先』。要搞就搞成精品,我希望我搞出來的『諸葛亮系列
』能被全國的觀眾認可、喜歡,我還想帶出國去,讓外國人知道中國
古代有這麼一位偉大、神奇的軍事家、政治家,讓更多的外國人因此
接觸到京劇、喜歡上京劇。」
準備排辛亥革命的戲
記者(以下簡稱記):聽說你要排出新戲是嗎?
張建國(以下簡稱張):對,正在準備。
記:新戲是什麼內容?
張:是紀念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新編現代戲。
記:準備什麼時候開始排?
張:今年年底。
記:主創人員能介紹一下嗎?
張:非常抱歉,現在都還在保密當中。下半年文化部、中國京劇院將
全力投排這出大戲。
14折戲參加央視京劇大賽
記:上半年都在忙些什麼?
張:我們從春節後,一直在外地演出。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在幫團裏
的年輕人排戲、錄像,參加央視的青年京劇演員大賽。我們團一共報
了14個折子戲,吳江院長說我們團是中國京劇院的「黃埔軍校」,肩
負著培養年輕人的責任。
記:你平時都是怎麼培養年輕人的?
張:他們排練我得看著,哪有不知道的要問我,我不懂的我還得請老
師給他們說。
記:和其他團相比,你們三團有什麼特色?
張:我們團的年輕人最多,團隊精神在我們團裏體現得非常好。因為
大家幾乎都不用喊、不用催,非常自覺地練功、排戲。前幾天,《杜
鵑山》演出一完,全體一起卸台,而且等著舞美中心的同事忙完了一
起吃飯。這在以前是沒有這種情形的,是在排練《瀘水彝山》和《杜
鵑山》時形成的好風氣。
年輕人走了一撥來一撥
記:你們三團現在有什麼新的好苗子冒出來嗎?
張:好苗子要在排練、演出中發現。我們團今年演出非常多,到現在
為止已經演了70多場了。通過排練、演出,還真有一批好苗子冒出來
了,比如《杜鵑山》裏演杜小山的劉嘉,這孩子就是在這次排戲中冒
出來的,非常不錯。
記:吳江院長為什麼把你們團稱為「黃埔軍校」?
張:在我任三團團長這4年裏,我們團的年輕人就像來上學一樣,來
了一批走一批,走了一批又來一批。我們團可以說一直是在支援別的
團,比如張火丁工作室調走一撥人,一團成立又調走一撥人。他們走
了一批更年輕的又來了。但是他們來了不能馬上上戲呀,所以要由我
們帶他們。慢慢地我們也就能看出來,誰不錯,適當地給安排個小角
色,再從小角色到大角色,現在他們都逐步成長起來了。
當團長捨棄自己辦的藝校
記:走的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你當時有沒有覺得捨不得?
張:捨不得當然會有,但是我覺得他們該走。因為京劇沒有人才和後
備力量,振興就是空談。走了的能去別的團發揮自己的能力,對他們
有好處,新來的在我們這裏得到培養、鍛煉,逐漸成長起來,我們院
就又有了一批新生力量可以接班。所以我現在主張年輕人要在演最基
本的傳統戲中提高自己,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有所創造。
記:聽說你有個自己的藝校是嗎?
張:對。我當初開辦藝校是想培養新一代人才和培養青年觀眾,出於
這樣的考慮辦了個藝術學校,叫河北華藝中專。現在這個藝校的資質
還在,但是我已經讓學生們都分流了。
記:為什麼?
張:因為我當團長以後就顧不上了。
記:是因為當了團長才捨棄了藝校的嗎?
張:對。我沒當團長之前,可以一個星期去一兩次。我當了團長以後
就不行了,走不開了。包括各地請我去參加演唱會、慶賀演出,我都
回絕了,不敢去。
記:有沒有算過這4年少收入了多少?
張:沒有,我也沒太在意這些。因為我覺得這些不是最主要的,我覺
得為自己幹和為事業幹的回報不是一回事。我更看重為事業幹的回報
。
記:你接任這個團長之前,猶豫過嗎?
張:猶豫過,當然猶豫過。我知道當這個團長會失掉一些東西,但是
現在我得到的回報,讓我覺得很值。我們團從最艱苦的時期走了過來
,一批批年輕人成長起來了,現在可以說全團已達到了最佳狀態。這
是我事業上的成功,是損失的那點金錢不能比的。
借演員堅持開戲走出困境
記:你說的最艱苦的時期是什麼樣的?
張:比如當時鄧敏、黃炳強、魏積軍,還有張連祥老師,這些主要骨
幹全去了一團,張火丁、宋小川帶著樂隊單成立了火丁工作室。那段
時間,我們團幾乎開不了戲了。
記:那你怎麼辦?
張:我向院裏提出,既然他們走了,給我進一批新人。院裏同意了,
不過吳院長說,建國,你能有辦法開戲。
記:你有什麼辦法?
張:我借呀,到外地去借演員。我們還有些自己的人才,可以維持著
開戲。連借帶培養,戲也就堅持演下來了。現在,我們團在中國京劇
院應該說是人氣最旺的,我這個人從來不喜歡去要求別人,這些年輕
人很主動,大家都有著團結協作的精神。
臨時頂替赴上海一炮走紅
記:聽說當初你是在上海走紅的?
張:對。當時正處於一個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都非常特殊的時期,上
海大劇院有個慶祝「七一」的演出,原本請了一些名家,但是他們都
不敢去了。上海那邊非常著急,聽說河北有個年輕老生叫張建國好像
還可以,就我請去,還有何威和羅惠蘭。那時候手機還是很稀罕的東
西,我們根本不可能有,他們打電話到我們的收發室,我接到電話以
後就說,行啊,買了火車票,自己背了個包就去了。
記:你當時多大?
張:30歲了。我去了以後,上海京劇院的一位團長特別生氣,質問劇
場經理,找來的這都是些什麼人呀?名字都沒聽說過。上海京劇院是
金飯碗,怎麼能隨便裝菜?劇場經理說,現在票都已經賣出去了,就
這麼演吧。我是在這種情形下參加演出的,不單上海方面沒想到,就
連我自己也沒想到,我能在上海一下子就紅了。
演員偷懶別怪麥克
記:你對新編戲有什麼樣看法?
張:新編戲不能脫離傳統戲。因為京劇是一種整體的「大程式」,是
充分利用舞臺空間來塑造人物的藝術,利用京劇程式來表現歷史和現
實的生活。現在新排的戲大部分都像舞劇,搞高投資、大製作,一出
戲的佈景道具要用十噸的載重車來拉,舞臺上有個樓就造個樓梯出來
擺在臺上,把舞臺空間都占掉了,結果戲曲表演中的上樓步、下樓步
那些很美、很能表現出人物年齡、性別、個性、心情的表演全沒了,
演員沒有了發揮的空間,戲曲的表演特徵越來越淡,越來越少。所以
觀眾會指責那些新戲是話劇加唱。
記:有不少人說,現在戲曲演出都帶著麥克,聲音大了,但失去原有
的味道,你是否覺得演出應該去掉麥克?
張:因為科技的進步,演員省了很多力氣。就四聲而言,有沒有這些
東西都是一樣的,保真程度高的音響設備,並不會對演員演唱的韻味
造成什麼影響,關鍵還在演員自己唱得有沒有味。我過去在河北的時
候經常在野臺子上演,沒有無線麥克,台口擺著大麥克風,觀眾一樣
聽得很清楚。無線麥克讓演員省了很大的勁,也的確帶來了一些弊端
,比如有的演員嘴裏的功夫不夠,嘴皮子沒有勁兒,就是因為依賴無
線麥克,沒有下工夫。再有就是演唱不賣力,演員演唱時不充分形成
與腦、胸、腹的共鳴,唱出來的就沒有味道。有人說,有了麥克還用
那麼大聲兒,觀眾聽著震耳朵。你聲音充分展開了,那個麥克的音量
是可以調小些的呀。所以,我認為,不要否定高科技,不要什麼都「
復古」,但演員要練真功夫,要把真本事都拿出來唱,不能偷懶。
正在籌備「諸葛亮系列」
記:你曾經想聯演全部《三國》戲的計劃,什麼時候開始搞?
張:我現在正在籌備。
記:具體說說好嗎?
張:《三國》戲是個浩大的工程,全排我不敢說,但是下一步我要把
諸葛亮這個形象重新排。特別是我排完《瀘水彝山》以後,對諸葛亮
有了較新的認識,全國有一大批諸葛亮的戲,也有各種各樣的研究者
。我想把「諸葛亮系列」排好了,將來可以帶到國外去演出。
記:現在進度怎樣?
張:明年年初開始投排,編劇是戴英祿,導演是高牧坤。
(記者 唐雪薇)(摘自 《北京娛樂信報》)
--
馬的~...
# /
看到書就煩!!
︿○╯
我踩踩踩踩踩~~~~~~~~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5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