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ChineseOpera
標 題◇ 國劇簡介----[新聞局中文主頁]
發信站Group.NCTU.edu.tw (Thu Jun 2 20:51:44 2005)
轉信站ptt!Group.NCTU!ptt.cc!bugu0518.bbs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標題: ◇ 國劇[新聞局中文主頁]
時間: Thu Jul 29 07:55:23 1999
作者: Sci (慈禧太后的洗腳水) 看板: NTUTradOpera
標題: 國劇[新聞局中文主頁]
時間: Wed Jul 8 13:18:04 1998
國劇[新聞局中文主頁]
當您走進臺北市專演國劇的劇院時,迎面看見的是舞臺上張起光鮮奪目的刺繡帳幕
,一個個演員在絲竹樂聲或鑼鼓鬧場中登場亮相;一會兒是英俊挺拔、全身披掛的青年
戰士滿臺翻筋斗、耍功夫,一會兒是滿頭珠翠,穿著錦緞的古裝少女嬌聲吟唱,翩翩起
舞,一會兒還有「西遊記」傳說中著名的美猴王孫悟空不住地搔首弄耳,調皮搗蛋‧‧
‧這就是中國傳統「國劇」表演的盛況。
看戲,在中國不但深獲平民百姓的喜愛,甚至也是帝王公卿的一大娛樂。許多文人
雅士更參與劇本與音樂的創作。歷史上著名的唐明皇以及後唐莊宗,都曾被認為是中國
戲界的祖師爺,主要原因是他們都懂音律,唐明皇更在內廷裡組織梨園子弟歌舞樂隊。
到了後代,唱戲這個行業即被稱為梨園行,演員也被稱為梨園子弟。
國劇的劇本,往往混合了悲劇與喜劇的色彩,而以夾雜歌唱、舞蹈的敘事詩體裁搬
演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另有一類題材,以接近日常生活的唸白和作表,幽默風趣地反
映現實、諷刺社會,具備了很高的教育及娛樂功能。
國劇中的角色,依據性別、年齡和性格分成生、旦、淨、丑四大類型。國劇演員在
臺上的穿戴叫「行頭」,主要以四百年前的明代服飾為基礎,為配合舞蹈身段的需要,
又加進誇張的水袖,靠旗或雉尾,來強調表演動作的層次與節奏感;國劇服裝除了美觀
外,往往也象徵角色的身分與處境,必須按規矩穿戴,所以過去的演員在臺上講究「寧
穿破,不穿錯」。
國劇原來在三面臨空的室外舞臺上演出,布景陳設均極簡單,同是一張桌子,可以
代表書桌、公案,也可以代表山丘、橋樑,舞臺空間的轉換既流暢又經濟,演員因此發
展出一套高度象徵、虛擬化的三面式表演程式,無論男角色配戴的鬍鬚髯口,舞蹈所用
的水袖、扇子、綵帶或武打的兵器、纛旗都成為肢體的延長,具有相當繁難的表演技巧
和戲劇含義;演員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表演訓練,對唱唸、眼神、手勢、臺步和腰腿才
能隨心所欲的靈活運用,藉以表達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過去,國劇強調它是「演員劇場」,完全由演員根據傳統即興發揮,負責音樂伴奏
的琴師與鼓佬要和主角培養長期良好的默契,才能追隨劇情,相互配合。目前,國劇進
入現代化的鏡框式舞臺,在不影響傳統風格的情況下,逐漸加進了導演制度、舞臺及燈
光設計,使表演的效果更豐富、更完整。
目前中華民國擁有大鵬國劇隊、海光國劇隊、陸光國劇隊和國立復興戲劇學校國劇
團等四個高水準的專業國劇團,分別集合了國內最優秀的專業國劇演員,由他們做定期
性的輪流公演,幾乎每天晚上都可以在臺北市欣賞到風格嚴謹、唱唸規矩的傳統國劇表
演藝術。
此外,由年輕一輩的國劇演員郭小莊為首而組成的前衛性國劇團「雅音小集」,不
斷創編新劇本,活用西方劇場的功能和觀念,探尋新的演出方式,實驗新的表演技巧,
已獲得海內外觀眾的肯定與讚美,引發了年輕知識分子階層的共鳴。
四大職業劇團中,由教育部支持的復興戲劇學校召集了最優良的師資,採取七年制
的專業訓練教育,長期有計畫地培養青少年演員、音樂伴奏者及舞臺工作人員,並組成
實習劇團,特別為一般中小學生做教育性的演出。
更有一項新的嘗試將西方戲劇與傳統國劇風格結合。導演吳興國以他的高度創意成
功地將莎士比亞的「馬克白」改編成現代國劇,這項嘗試並未與傳統脫離,反而使傳統
國劇更能為現代觀眾所接受。
在社會上與大專院校中,更有一千餘所國劇研習團體或業餘性劇團,自由延聘教師
,根據興趣演練,舉行公演,以達到彩串娛樂的效果。
國內三家電視臺,每週也定時播放國劇錄影節目或舞臺實況轉播,以便全國大眾都
有機會欣賞高水準的國劇演出,並有一個節目藉著國劇生動的歷史、象徵手法及演出來
教導兒童欣賞這項傳統藝術。一般廣播電臺也多設有國劇節目,經常播出歷史性的名貴
唱片或現場實況錄音,使國劇的唱腔、音樂繼續廣為流傳。
因此,國劇這項優秀而珍貴的演藝文化,將在中華民國繼續蓬勃興盛地承傳下去,
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