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singpen (丹心何懼鬼森森)
標題[轉錄]◇ [小戲迷電子報]崑曲家門(二)旦
時間Fri May 27 01:26:02 2005
※ [本文轉錄自 hsingpen 信箱]
作者: hsingpen (為什麼要填暱稱?) 看板: NTUkungOpera
標題: [小戲迷電子報]崑曲家門(二)
時間: Wed Oct 1 23:53:14 2003
凡是戲中的女性人物都稱為「旦」。崑曲的「旦行」有「老、正、作、四、五、六、貼」
七門之說,其中以「正、五、六、貼」為主體。
◆正旦──扮演已婚女子,咬字吐音比較用力,且運用較多本嗓,有「雌大面」之稱,如
《琵琶記》的趙五娘、《竇娥冤》的竇娥、《慈悲願》的殷氏。然而,在崑曲正旦行當中
有幾個特殊的角色,是違反傳統,性情尖銳的婦人,她們在服裝上有一特色,是把水袖翹
起不用,故稱為翹袖旦,如《爛柯山》的崔氏。但大多數的正旦都扮演正直剛毅的婦人,
且命運乖舛,通常都身穿青衣(黑色或其他素色的衣裳),表示荊釵布裙,很少有華麗的
裝扮。崑曲中有句行話叫:「正旦只有兩件半紅衣裳」。
《琵琶記》中趙五娘在《稱慶》一折穿紅衣裳。
《風箏誤》中柳夫人在《後親》一折穿紅衣裳。
《爛柯山》中的崔氏在《痴夢》一折中也穿紅衣,但因崔氏是在夢中自以為做了誥命夫人
,她的大紅霞帔只穿一半,並沒有真穿,只能算並件,所以崑曲行話說「二件半」。
◆五旦──大多扮演年已及笄的淑女,待字閨閣的千金,所以又稱「閨門旦」,如《牡丹
亭》的杜麗娘、《玉簪記》的陳妙常、《長生殿》的楊貴妃、《西廂記》之崔鶯鶯、《浣
紗記》之西施、《雙紅記》之紅綃。嗓音講究寬甜柔潤,柔中仍需有抑揚頓挫,實腔與虛
腔要分明,發揮抑揚最重要的就是橄欖腔。唱腔、白口及身段都必需在細膩莊重中表達出
內心的情感。
◆六旦──通常比五旦的年齡稍小,身份略低,原稱「快樂旦」或「樂旦」,轉音而為「
六旦」。貼旦大都扮演丫環或性格爽朗的少女,穿坎肩彩褲,繫腰巾,持團扇,不帶水袖
。嗓音細而脆,演唱節奏較輕快,需注意行腔運氣、步法身段。如《西廂記》之紅娘、《
牡丹亭》之春香、《釧釵記》的芸香、《漁家樂》之鄔飛霞、《翡翠園》之趙翠兒。天真
活潑但不逾矩,這和京劇中的花旦有很大的差別。
◆貼旦──此名由來已久,在「旦行」初分兩個家門,就是「旦」與「貼」,據說其原義
是在主要旦角之外,又「貼」一旦,說「旦」中之「貼」猶如「末」中之「外」。如《彩
樓記》之劉千金、《紅梨記》之謝素秋、《蝴蝶夢》之田氏。過去分家門時「貼」和「六
旦」是分在一起的。因此也有人認為是六旦又稱貼旦。
崑曲中關於旦角有「衣、西、翡、蝴」和「一門九娘」之說。
「衣、西、翡、蝴」是指旦角很難演的四部戲、四個人物:
《衣珠記》之荷珠──貼
《西樓記》之穆去徽──五旦
《翡翠園》之趙翠兒──六旦
《蝴蝶夢》之田氏──貼
「一門九娘」是說崑曲中有九個以「娘」為名的角色是旦行的重頭戲。
《琵琶記》之趙五娘──正旦
《白兔記》之李三娘──正旦
《牡y丹亭》之杜麗娘──五旦
《風雲會》之京娘──五旦
《雷峰塔》之白娘娘──五旦,或說《一鍾情》之興娘
《一棒雪》之王娘──五旦及四旦
《西廂記》之紅娘──六旦
《翡翠園》之趙翠娘──六旦
《占花魁》之美娘──貼
◆老旦──顧其名而知其義,老旦是扮演老年女性,使用本嗓,近似老生。在旦行中,老
旦是規定專門單獨分出,同其他諸門都不相通的一個細家門。如:《荊釵記》王十朋之母
、《精忠記》岳母、《牡丹亭》的杜母、《紅梨記》花婆。老旦也有反串男角,如《鐵冠
圖》中的王承恩,便是老旦的骨子戲。
◆四旦──是一個特殊的家門。崑曲中有「刺殺戲」,扮演其中女角的叫「刺殺旦」,轉
音而成為「四旦」。
刺殺戲的代表是「三刺」、「三殺」。刺殺他人的「三刺」是指《漁家樂‧刺梁》之鄔飛
霞、《一捧雪‧刺湯》之莫雪娘、《鐵冠圖‧刺虎》之費貞娥。被殺的「三殺」是指《武
十回‧殺嫂》之潘金蓮、《翠屏山‧殺山》之潘巧雲、《宋十回‧殺惜》之閻惜姣。刺殺
旦並非武旦,除了刺殺時有些翻撲打鬥外,演唱時必須要能準確的表現人物的個性。早年
演《漁家樂》由張傳芳先生以六旦扮演鄔飛霞,到《刺梁》一折即由劉傳蘅先生上台,以
四旦應行。
◆作旦──作旦這個名稱,據說起源於唐代優伶的「弄假婦人」,崑曲中的作旦是其家門
屬於旦行,但扮演的人物卻大多是男的,而且以扮演小男孩居多。例如《南柯夢》中的花
郎、《浣紗記》中的伍子、《邯鄲夢》中的番兒、《尋親記》中的周瑞隆。
旦行即分為以上七個細家門:老、正、作、四、五、六、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2.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