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ushking (推王)
看板Chinese
標題Re: [討論] 視其所以 觀其所由 察其所安 的解釋
時間Mon Feb 20 03:09:21 2012
※ 引述《SBCB (科科)》之銘言:
: 孔子這段話應該怎麼解釋比較妥當?
: 我看過幾本註釋本
: 各種說法都有 目不暇給
: 以下概述我看過的幾個差異較大的說法:
: 1 看一個人做一件事的動機(視其所以) 再觀察他是用什麼途徑為之(觀其所由)
: 接著細究他做事時抱持的心態(察其所安)
: 2 看一個人所親近的對象(視其所以) 觀察他的所作所為(觀其所由) 接著細察他待
: 人接物時有什麼態度(察其所安)
: 3 看一個人現在做了什麼事(視其所以) 考察他過去做過什麼事(觀其所由) 然後看
: 他懷抱著怎樣的志向(察其所安)
: 請問各位認為哪一種解釋比較適當? 或是另有精闢見解?
: 望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以下就我手邊有的《論語譯注》和《四書章句集註》
來抬槓一下
1.視其所以:
楊伯峻先生訓「以」為「與」,也就是第2:「親近的對象」
朱熹則訓為「為」,也就是第3:「做了什麼事」
2.察其所由:
楊先生訓「由」為「由此行」,也就是第1:「用什麼途徑為之」
或者說「方式、方法」
朱熹訓為「從」,意思相近,但著重在所從的「意」(動機)
因為為善為惡,總有一個動機在發動,
知其然(視其所以),也要知其所以然(觀其所由)
3.察其所安:
楊先生訓「安」為「汝安則為之」的「安」,就是心是否安
朱熹則訓為「所樂」,其實意義好像也相近
心安了也就是樂,不安就不樂
但朱熹的側重在一個人「所由」的動機若是善的,
則要考察他是否真能樂於他的「所以」
若不能樂,則不是心甘情願的為善,就是偽了
反過來說,若一個人為惡,則必能察出他的不安
這是按照性善的脈絡來說的
可是還有一種:行為是善的,動機是惡的
是否也能察出他的不安?
但就這種人而言,他大概是不會不安的
也就無所謂察了
但孔子後一句「人焉廋哉」,似乎又預設了這「視」「觀」「察」
的知人之術,能夠徹底的看清楚一個人,讓他無所隱藏
「視」「觀」「察」這三種方式,每後一項都比前一樣詳細
「察其所安」是最核心的,也就是判斷一個人仁與不仁的關鍵
在《論語‧陽貨》裡孔子甚至用「予之不仁也」
來表達他對宰予的失望
既然宰予說他服較短的喪期能安,為什麼又說他不仁呢?
可見安與不安是他個人的問題,他安了
可是就夫子判斷,就是因為能安,他才不仁
因為仁究其實不過就是對自己做過的不善、不妥的事
保持一顆能夠不安的心
當然厚道的看,宰予說能安,只是一時不察
偽善者若安於他的所作所為,那是他自己的事
但孔子的知人之術告訴我們,不管他做了什麼,動機是什麼,安與不安
他都不能隱藏他的不仁
我認為孔子這觀人之術,主要是針對不善而言的
若心地及行為是善的,也沒有什麼需要隱藏的
所以第3將「察其所安」翻成「懷抱著怎樣的志向」較不妥
因為「志向」就習慣的用法,似乎較不能涵括負面的心志
除此之外1、2、3好像都說得通
若將「視」「觀」「察」視為層層推進的知人之法
那麼「所以」「所由」「所安」
似乎是一種從外(行為)到內(內心)的過程
越來越接近知人的核心
其中「所由」介乎外與內之間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除了社會的影響,也有內心的影響
端看個人取決於外或取決於內
或是經過內(自身)外(社會)交互的辯證之下的結果
以上一點小心得
僅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39.160
※ 編輯: pushking 來自: 220.136.239.160 (02/20 03:19)
1F:推 Naught:推! 02/20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