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ushking (推王)
看板Chinese
标题Re: [讨论]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的解释
时间Mon Feb 20 03:09:21 2012
※ 引述《SBCB (科科)》之铭言:
: 孔子这段话应该怎麽解释比较妥当?
: 我看过几本注释本
: 各种说法都有 目不暇给
: 以下概述我看过的几个差异较大的说法:
: 1 看一个人做一件事的动机(视其所以) 再观察他是用什麽途径为之(观其所由)
: 接着细究他做事时抱持的心态(察其所安)
: 2 看一个人所亲近的对象(视其所以) 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观其所由) 接着细察他待
: 人接物时有什麽态度(察其所安)
: 3 看一个人现在做了什麽事(视其所以) 考察他过去做过什麽事(观其所由) 然後看
: 他怀抱着怎样的志向(察其所安)
: 请问各位认为哪一种解释比较适当? 或是另有精辟见解?
: 望各位前辈不吝赐教!
以下就我手边有的《论语译注》和《四书章句集注》
来抬杠一下
1.视其所以:
杨伯峻先生训「以」为「与」,也就是第2:「亲近的对象」
朱熹则训为「为」,也就是第3:「做了什麽事」
2.察其所由:
杨先生训「由」为「由此行」,也就是第1:「用什麽途径为之」
或者说「方式、方法」
朱熹训为「从」,意思相近,但着重在所从的「意」(动机)
因为为善为恶,总有一个动机在发动,
知其然(视其所以),也要知其所以然(观其所由)
3.察其所安:
杨先生训「安」为「汝安则为之」的「安」,就是心是否安
朱熹则训为「所乐」,其实意义好像也相近
心安了也就是乐,不安就不乐
但朱熹的侧重在一个人「所由」的动机若是善的,
则要考察他是否真能乐於他的「所以」
若不能乐,则不是心甘情愿的为善,就是伪了
反过来说,若一个人为恶,则必能察出他的不安
这是按照性善的脉络来说的
可是还有一种:行为是善的,动机是恶的
是否也能察出他的不安?
但就这种人而言,他大概是不会不安的
也就无所谓察了
但孔子後一句「人焉廋哉」,似乎又预设了这「视」「观」「察」
的知人之术,能够彻底的看清楚一个人,让他无所隐藏
「视」「观」「察」这三种方式,每後一项都比前一样详细
「察其所安」是最核心的,也就是判断一个人仁与不仁的关键
在《论语‧阳货》里孔子甚至用「予之不仁也」
来表达他对宰予的失望
既然宰予说他服较短的丧期能安,为什麽又说他不仁呢?
可见安与不安是他个人的问题,他安了
可是就夫子判断,就是因为能安,他才不仁
因为仁究其实不过就是对自己做过的不善、不妥的事
保持一颗能够不安的心
当然厚道的看,宰予说能安,只是一时不察
伪善者若安於他的所作所为,那是他自己的事
但孔子的知人之术告诉我们,不管他做了什麽,动机是什麽,安与不安
他都不能隐藏他的不仁
我认为孔子这观人之术,主要是针对不善而言的
若心地及行为是善的,也没有什麽需要隐藏的
所以第3将「察其所安」翻成「怀抱着怎样的志向」较不妥
因为「志向」就习惯的用法,似乎较不能涵括负面的心志
除此之外1、2、3好像都说得通
若将「视」「观」「察」视为层层推进的知人之法
那麽「所以」「所由」「所安」
似乎是一种从外(行为)到内(内心)的过程
越来越接近知人的核心
其中「所由」介乎外与内之间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除了社会的影响,也有内心的影响
端看个人取决於外或取决於内
或是经过内(自身)外(社会)交互的辩证之下的结果
以上一点小心得
仅供参考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6.239.160
※ 编辑: pushking 来自: 220.136.239.160 (02/20 03:19)
1F:推 Naught:推! 02/20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