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omozism (好風入室)
看板Chinese
標題Re: [閒聊] 孟子
時間Fri Nov 11 14:15:12 2011
有幾點想要講一下,
首先有一點很重要:先秦諸子決非單純的「學者」,
各學派之間不只是學術研討,而是生存的戰爭
因此,一面罵人,一面以聖人之徒自居的不只孟子。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評其他各家都是「邪說」「姦言」,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尤其「吾語汝學者之嵬容」那段,竭力醜化他們的形象
同是儒家的子夏、子張、子游三派,都被荀子罵是「賤儒」
又如墨家<非儒下>後半批評孔子,也幾乎是人身攻擊
第二點,多數人對孟子的理解來自高中的「文化教材」
我現在回頭去看,總認為文化教材太過簡化,又割斷原文的脈絡,
像「性善」的部份,第一章選自<告子上>,
第二章是<公孫丑上>,第三章又是<盡心上>...
換句話說,文化教材是編輯者「剪接」出來的成品
我認為,孟子「性善」的理解應該以<告子上>全篇為主,再以其他章補充
前面有人提到牟宗三,牟宗三《圓善論》第一章有<告子上>逐句疏解,
個人覺得還不錯,但牟的文體並不好懂
第三點,是中國思想家言「心」,多半不是作為實證學科的對象
而是有價值意味的,例如莊子所說「成心」(負面)和「心齋」(正面)
說孟子的性善或四端之心需要宗教情操來支持,其實也沒錯
他本人大概也不會反對,這屬於非實證的領域,本來就不可能證實或證偽
例如「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否存在?
如果有,是眾生皆有,還是少數人沒有?這是不可能實際證明的
有些人誤以為「孺子將入於井」是在論證惻隱之心,其實孟子根本沒說他要論證
只是用這個例子,讓聽者設身處地去體會,
如果你感受到自己的惻隱之心,感受到仁,而且認同,那就是了。
這當然有宗教性,但也不代表學說不好,只說明 這些討論不是實證的領域
如果是注重實證的人,不接受是一定的
第四點,其實孟子和荀子都有好好講過他們指的「性」是什麼
孟子的意見在<盡心下>:
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
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
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意思是,耳目口鼻之欲屬於人類的「動物性」層次,其他人定義這是「性」
說實在也沒錯,但君子所說的「性」是仁義禮智這方面的意思。
又如<告子上>,公都子舉出當時的其他三種說法,
問:「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並沒有說「他們是錯的」,只是申明自己的主張。
如果針對「生之謂性」的定義來說「性」,孟子未必認為他們是錯的,
他並不否認人也有動物性,而是要表達:
如果那些注重「人的動物性」的學說大為流行,對天下會產生壞的影響。
以下談荀子「化性起偽」。
以前上課教授說孟子「性善」和荀子「性惡」兩語可以同時成立不矛盾,因為
他們指的「性」根本就是兩碼子事。
在《孟子》裡,「性」幾乎完全等同於「心」,性善就是心善,《荀子》的
「性」則和「心」分開。荀子稱「性」為「情性」,如果用孟子的語言來說,
就是「小體」。荀子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
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
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這和孟子的「從其小體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
而已矣。」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想法,只不過詞語不同而已。可知兩人的學說
差異不在性善性惡,而在於道德成立的根據,以及對人「心」的想法。
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是建立在他的聖人論之上:
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
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
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
我們普通人有辦法積善,是因為聖人制作禮義法度讓我們學習,禮義法度的來源
又必須出於聖人,不是阿貓阿狗可以制定的。
但聖人不是天生就善,他也是本始材朴,也必須學習另一個聖人制定的禮義法度,
才能從普通人變成聖人,那個聖人又要學習另一個聖人制定出來的禮義法度……
若一直往前推,最早那個聖人,在成為聖人以前,
究竟是學習誰制定的禮義法度呢?
這是無解的。里仁版的中哲史稱之為「無窮後退的困境」。
另一方面,荀子對心的理解,是在「知」和「擇」
我們清楚知道某件事是道德的,也能夠自由選擇這麼做──
那是否就會去做呢?顯然不是。問題在於:
我們「為什麼」想要放棄舒服和利益,而去追求違反情性的道德行為?
板友所說「人之所以能為善」的問題,大概具有這一方面的意思
就是除了「質」「具」以外,還要有動力。
荀子對這個問題也試圖提出解答,但說服力大概不強:
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願厚,惡願美,狹願廣,貧
願富,賤願貴,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故富而不願財,貴而
不願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於外。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
為性惡也。
如果「因為人性沒有善,所以才想要善」成立,我們一旦察覺自己情性裡缺乏善,
就會依照這個機制,自動產生追求善的意願──那又何必藉助君上之勢,動用刑罰
之禁來威逼恐嚇呢?
如果荀子認為人天生具有「欲為善」的心或性,那和孟子就幾乎沒差別了(對孟子
而言,欲為善的心本身就是「善」)。但荀子顯然不願意往那個方向走,該如何解
釋「人為什麼要行善」?這是他尚未徹底解決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41.90
※ 編輯: neomozism 來自: 218.162.241.90 (11/1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