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omozism (好风入室)
看板Chinese
标题Re: [闲聊] 孟子
时间Fri Nov 11 14:15:12 2011
有几点想要讲一下,
首先有一点很重要:先秦诸子决非单纯的「学者」,
各学派之间不只是学术研讨,而是生存的战争
因此,一面骂人,一面以圣人之徒自居的不只孟子。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其他各家都是「邪说」「奸言」,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尤其「吾语汝学者之嵬容」那段,竭力丑化他们的形象
同是儒家的子夏、子张、子游三派,都被荀子骂是「贱儒」
又如墨家<非儒下>後半批评孔子,也几乎是人身攻击
第二点,多数人对孟子的理解来自高中的「文化教材」
我现在回头去看,总认为文化教材太过简化,又割断原文的脉络,
像「性善」的部份,第一章选自<告子上>,
第二章是<公孙丑上>,第三章又是<尽心上>...
换句话说,文化教材是编辑者「剪接」出来的成品
我认为,孟子「性善」的理解应该以<告子上>全篇为主,再以其他章补充
前面有人提到牟宗三,牟宗三《圆善论》第一章有<告子上>逐句疏解,
个人觉得还不错,但牟的文体并不好懂
第三点,是中国思想家言「心」,多半不是作为实证学科的对象
而是有价值意味的,例如庄子所说「成心」(负面)和「心斋」(正面)
说孟子的性善或四端之心需要宗教情操来支持,其实也没错
他本人大概也不会反对,这属於非实证的领域,本来就不可能证实或证伪
例如「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否存在?
如果有,是众生皆有,还是少数人没有?这是不可能实际证明的
有些人误以为「孺子将入於井」是在论证恻隐之心,其实孟子根本没说他要论证
只是用这个例子,让听者设身处地去体会,
如果你感受到自己的恻隐之心,感受到仁,而且认同,那就是了。
这当然有宗教性,但也不代表学说不好,只说明 这些讨论不是实证的领域
如果是注重实证的人,不接受是一定的
第四点,其实孟子和荀子都有好好讲过他们指的「性」是什麽
孟子的意见在<尽心下>:
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声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
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於父子也,义之於君臣也,礼之於宾
主也,知之於贤者也,圣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意思是,耳目口鼻之欲属於人类的「动物性」层次,其他人定义这是「性」
说实在也没错,但君子所说的「性」是仁义礼智这方面的意思。
又如<告子上>,公都子举出当时的其他三种说法,
问:「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并没有说「他们是错的」,只是申明自己的主张。
如果针对「生之谓性」的定义来说「性」,孟子未必认为他们是错的,
他并不否认人也有动物性,而是要表达:
如果那些注重「人的动物性」的学说大为流行,对天下会产生坏的影响。
以下谈荀子「化性起伪」。
以前上课教授说孟子「性善」和荀子「性恶」两语可以同时成立不矛盾,因为
他们指的「性」根本就是两码子事。
在《孟子》里,「性」几乎完全等同於「心」,性善就是心善,《荀子》的
「性」则和「心」分开。荀子称「性」为「情性」,如果用孟子的语言来说,
就是「小体」。荀子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
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
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这和孟子的「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
而已矣。」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想法,只不过词语不同而已。可知两人的学说
差异不在性善性恶,而在於道德成立的根据,以及对人「心」的想法。
荀子的「化性起伪」说,是建立在他的圣人论之上: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
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
而导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
我们普通人有办法积善,是因为圣人制作礼义法度让我们学习,礼义法度的来源
又必须出於圣人,不是阿猫阿狗可以制定的。
但圣人不是天生就善,他也是本始材朴,也必须学习另一个圣人制定的礼义法度,
才能从普通人变成圣人,那个圣人又要学习另一个圣人制定出来的礼义法度……
若一直往前推,最早那个圣人,在成为圣人以前,
究竟是学习谁制定的礼义法度呢?
这是无解的。里仁版的中哲史称之为「无穷後退的困境」。
另一方面,荀子对心的理解,是在「知」和「择」
我们清楚知道某件事是道德的,也能够自由选择这麽做──
那是否就会去做呢?显然不是。问题在於:
我们「为什麽」想要放弃舒服和利益,而去追求违反情性的道德行为?
板友所说「人之所以能为善」的问题,大概具有这一方面的意思
就是除了「质」「具」以外,还要有动力。
荀子对这个问题也试图提出解答,但说服力大概不强: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
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於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
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於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
为性恶也。
如果「因为人性没有善,所以才想要善」成立,我们一旦察觉自己情性里缺乏善,
就会依照这个机制,自动产生追求善的意愿──那又何必藉助君上之势,动用刑罚
之禁来威逼恐吓呢?
如果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欲为善」的心或性,那和孟子就几乎没差别了(对孟子
而言,欲为善的心本身就是「善」)。但荀子显然不愿意往那个方向走,该如何解
释「人为什麽要行善」?这是他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2.241.90
※ 编辑: neomozism 来自: 218.162.241.90 (11/1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