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eihoncheng (許下一個成功的諾言!)
看板Chinese
標題Re: [閒聊] 孟子
時間Fri Nov 11 13:02:17 2011
※ 引述《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之銘言:
: ※ 引述《IamNotyet (非也)》之銘言:
: : 「孟子罵人禽獸」,他罵的是「不仁不義」「無父無君」。
: : 因為少了仁義,就失去了「人性」,
: : 沒有「人性」,就跟禽獸無異,
: : 這是孟子真正想說的話。
: 就是這點論述,讓我覺得不喜歡孟子
: 由你重複說了一次,讓我覺得孟子這個人....還是一樣的令人不欣賞
: (所以我似乎沒有誤解孟子真正想說的話....就你譯述的這段而言)
孟子的人性論主要是建立在「性善」與「四端」上,
(人性論是討論人的內在道德能力為何)
性善是孟子對孔子強調的道德精神主體(仁)的進一步發揮,
孔子直接相信人性普遍有道德,(〈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簡單來說就是孔子沒有進一步定義「性」,
只有討論要如何發用、如何面對與實現;
而孟子進一步討論為何能實現、生命中真的有這種力量?
人如果有道德為何必須顯現?
孟子在〈告子上〉批評告子用人的自然本性定義「性」,
以人禽之別來說明道德仁義(德姓)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
即人禽之「異」的殊性,而非人禽所以「同」的共性。
(告子只有注意人禽共通的自然本能,卻忽略人禽相異之獨特)
也就是說若從告子的自然人性角度出發,人的價值就不見了。
雖然〈告子上〉的論證過程與比喻有點不合乎邏輯,
但孟子主要強調「人性」與「犬牛之姓」絕不相同,
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幾希」就在於德性的自覺,(〈離婁下〉)
告子的自然本能在孟子眼裡只是人的生命基礎,並非生命的全部,
孟子也沒有反對人禽的共性,只是他著重在人。
(孟→道德性、告→生物性)
而清朝的戴震又新開一條路,認為人禽之別是因為人獨具「心知」之明...~"~
故孟子又提出四端來說明「性」的特色與內涵。
: : 了解孟子,可以從王陽明的「致良知」入手。
: : 人有不學而知、不事而能的「良知」、「良能」,
: : 「致良知」,就是用心去體會、用身體力行去實踐你的良知良能,
: : 讓仁義自然充盈,而無須臾相離,
: : 這就是孟子說的「求放心」。
: 講到王陽明,我就不免想到所謂「空泛」這個對心學的評語
: 荀子曾批評孟子:
: 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凡論者貴其
: 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今孟子
: 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
: 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
: 由此觀之,王陽明似乎得孟子真傳,連遭到的批評也類似
: : 人之所以不為仁義,是因為將原本的良心給放失掉,
: : 求放心,就是要將迷失掉了的良心給找回,
: : 一念良心發現,就是仁義的開端。
: : 孟子從「乍見孺子將入井」來談「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 : 並認為這是「仁之端」,從這個角度來談人之性善,
: 這只是他「認為」這是「仁之端」而已
: : 這是啟發了一個直指本源的路。
: : 孟子的所謂「性」指的不是「生之謂性」的性,
: : 而是特指的「人性」。
: 而告子與荀子都用「生之謂性」,只有孟子不是
: 也難怪他們看起來打得很開心
: : 他認為人性是向上的,是善的,
: : 沒有了人性,人就只有欲望,與禽獸無異。
: : 孟子的談性善,就像釋迦牟尼在悟道的一刻說的,眾生皆有佛性。
: : 佛不在外,善性、佛性也不在外,而是在你的心中。
: : 一念向善,慈悲、仁義就在你心裡。
: : 所以孟子要講「仁義不假外求」,佛家也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 因為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
I大的意思應該是:孟子與佛家都講這些人性本來就都在心裡面?
(有誤請指正)
: 我對佛學並沒有太深入的了解
: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這樣的嗎?不好意思我不清楚
: 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你拿孟子的想法跟佛來比,是否適當?
: 佛會不會也是一個「兼愛」的人呢?
: 所以....我也好奇:如果孟子地下有知,他會贊同你的比喻嗎?
: 不過話說回來,「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這句,像是教條
: 我不否認孟子的說法,當作一個宗教的教條來看,
: 是有教化世民的功效啦!要說他有正面貢獻,還確實有
: 不過....畢竟仍然只是教條而已
: 「信者恆信」
: 我自己對於「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
: 是抱著「看看就好」的心態就是了
孟荀的歧異之一就是對心的看法不同,
孟→心即是性,故主張由心的省覺來主導人的行為(自覺心)
荀→心有認知選擇的能力,能分辨善惡;
但沒有討論到的主宰與自覺,只主張「虛壹而靜」(認知心)。
自覺心→德性
認知心→知性
: : 就以「性如杞柳」這個命題來看,
: : 執「生之謂性」的論點的一方會認為,
: : 性是所謂的材料,將它雕塑成怎樣它就變成怎樣。
: : 而孟子的論點認為,性是讓材料能夠被雕塑成器具的可能。
: 其實仍然只是定義的不同罷了
: 簡單講就是孟子他硬要別人用他自己的定義就是了
: 熊熊想到「指鹿為馬」這個小故事
: 其實仍然只是定義的問題罷了
: : 杞柳如果不具「成器」的「性」,則外力再怎樣雕塑也不能成器。
: : 人如果沒有仁義的本性,就算再怎樣教育也無法體現仁義。
: : 荀子的論點會被說「不透本源」也就是在這一點。
: : 如果「善者偽也」,那麼也要人有「偽」的可能,
: 荀子曾否認過"人有「偽」的可能"嗎?
: 別的不談,性惡篇也就談到:
: 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
: ,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
: : 如果不談人之所以能為善,「人為」的善根本是空談。
: 由上述引文,荀子何嘗「不談人之所以能為善」?
: 看到這,我倒是好奇批評荀子「不透本源」的學者是哪位了....
: 會不會他(跟前不久的我一樣)連性惡篇都沒看過,
: 就開始想當然耳的大肆亂講呢?
荀子的「天生人成」與「化性起偽」認為,
性偽之分的性是原料,偽是人為加工,要由後天來教化先天。
荀子與孔孟相同的地方在於都強調教化對人的影響,
但荀子認為教化是禮義師法的外在力量,
而非孟子的擴充內心本有的善性。
從外在的師法教化來解釋化性起偽的根本同時,
道德的依據已經從孔孟儒家的內在→外在。
荀子否定孟子的道德向善,卻又以「性」、「偽」來區別本能與社會的影響,
假如人性不可學不可事,如何發揮「偽」來改造人性?
若後天的「化性起偽」能發揮教化功用,生命的內在可能性又為何呢?
凡人之性者,
堯、舜之與桀、紂,其性一也;
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
(〈性惡〉)
聖人之性與凡人之姓同,那人一開始的文化或道德皆無根了。
另外荀子心論也有限制,因為荀子把心定位在虛壹而靜,
於是讓人有善的那面失去內在的根據。
(所以荀子才會又提出尊君、隆禮)
荀子可以看牟宗三先生《才性與玄理》的〈荀學大略〉,
張麗珠老師《中國哲學史三十講》的〈孟子挺立德性主體的心性論〉、
〈荀子挺立知性主體的自然人性與師法強調〉也滿簡短易讀的,
韋政通先生的兩冊《中國思想史》對時代背景交代的很清楚,
沒有這些時代背景就不會有這些思想家。
: 我倒是覺得耍壞的小人,遇到孟子會被罵到哭哭XD
: 以口舌之能來講,孟子在當代似乎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XD
: 加上他還有(別人送給他的)錢來設兵戒備呢
這點我就不懂了,想請您指正?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
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
,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
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
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
敵。』王請勿疑。」
如果我是梁惠王,一定都疑XDD
在這裡指的是儒家的侷限,孔孟認為人有仁義,
但遇到耍壞的小人(根本沒有仁義的人),儒家就談不下去了。
別忘了當時孟子所處的時代光靠口舌是無法打遍天下的,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這樣罵有哪個國君想理孟子咧XD
: 我只是籠統的稱呼而已
: 我讀孟子或莊子,常佩服他能把很複雜的道理,
: 用很精鍊的句子、很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說出來
: 當然這兩本書,風格相差很多
: 不過裏面的好句子,常常都有如餘音繞樑,令人印象深刻
: 荀子雖然綿密有邏輯,但似乎就沒這層魅力
有喔,荀子很注重語言技巧,「譬稱以諭之,分別以明之。」(〈非相〉)
荀子的〈勸學〉就借比喻說理多達六十多個,
設喻方法與手法新巧多樣,且正反都有;
而且變化很多,但語言卻滿精煉的,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與孟子不得已的好辯,荀子的感染力應該更強吧?
(這也是孟子為何要用具體淺顯的比喻來說明他的論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1.12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