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amNotyet (非也)
看板Chinese
標題Re: [閒聊] 孟子
時間Fri Nov 11 01:53:40 2011
※ 引述《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之銘言:
看書不能只看片段就妄加生義。
「孟子罵人禽獸」,他罵的是「不仁不義」「無父無君」。
因為少了仁義,就失去了「人性」,
沒有「人性」,就跟禽獸無異,
這是孟子真正想說的話。
了解孟子,可以從王陽明的「致良知」入手。
人有不學而知、不事而能的「良知」、「良能」,
「致良知」,就是用心去體會、用身體力行去實踐你的良知良能,
讓仁義自然充盈,而無須臾相離,
這就是孟子說的「求放心」。
人之所以不為仁義,是因為將原本的良心給放失掉,
求放心,就是要將迷失掉了的良心給找回,
一念良心發現,就是仁義的開端。
孟子從「乍見孺子將入井」來談「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並認為這是「仁之端」,從這個角度來談人之性善,
這是啟發了一個直指本源的路。
孟子的所謂「性」指的不是「生之謂性」的性,
而是特指的「人性」。
他認為人性是向上的,是善的,
沒有了人性,人就只有欲望,與禽獸無異。
孟子的談性善,就像釋迦牟尼在悟道的一刻說的,眾生皆有佛性。
佛不在外,善性、佛性也不在外,而是在你的心中。
一念向善,慈悲、仁義就在你心裡。
所以孟子要講「仁義不假外求」,佛家也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因為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
就以「性如杞柳」這個命題來看,
執「生之謂性」的論點的一方會認為,
性是所謂的材料,將它雕塑成怎樣它就變成怎樣。
而孟子的論點認為,性是讓材料能夠被雕塑成器具的可能。
杞柳如果不具「成器」的「性」,則外力再怎樣雕塑也不能成器。
人如果沒有仁義的本性,就算再怎樣教育也無法體現仁義。
荀子的論點會被說「不透本源」也就是在這一點。
如果「善者偽也」,那麼也要人有「偽」的可能,
如果不談人之所以能為善,「人為」的善根本是空談。
--
Ψ 真
樓不在高,有錢則名。藥不在佳,回扣則靈。斯是駙馬,惟吾賤名。 ╴ ╴╯係
台開上交易,發票入帳清。談笑有財團,往來無良民。可以炒股票,買基 ▼ 好
金。無呻吟之亂耳,無手術之勞形。朝回駙馬府,暮入檢查庭。囚號云: ﹀
賤﹀ 文
「貳貳陸零」。 《兆賤銘》 非也 ψ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41.209
1F:→ weihoncheng:沒錯 荀子會陷入無根的窘境XD 11/11 02:09
2F:推 weihoncheng:不過孟子遇到耍壞的小人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11/11 02:12
3F:→ weihoncheng:要當好人就要概括承受 而且孟子對國君的態度很不好XD 11/11 02:12
4F:推 Voony:因為他要說大人則藐之XDD 11/11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