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htra (爾雅 願窮墳典)
看板Chinese
標題Re: [問題] 我想請問兩個問題
時間Sun Apr 6 03:08:19 2003
※ 引述《mesia (明天的微笑)》之銘言:
: "偽孔傳"和"張侯論"的解釋為何??
: 還有"箋"、"傳"、"注"、"疏"、"經"、"正義"的異同、地位和價值
: 我有找過一些資料和看,可是好像找不到我要的答案
: 所以問一下,或是有哪裡可以查到嗎??
: 謝謝 :)
我幫遊龍補一下"經"的部份....
這答案是經華區的,我整理如下。
作者: harlock
1.0宗教上記載創教人所宣揚教義之語錄文字。
具體例:佛教大小乘經典,西方國家各教派教會使用之新舊約經典,
回教Koran,印度教四吠陀經。
2.0對某種文化具重大意義而該文化圈奉為圭臬之文字記錄者。
3.0某封閉社會的掌握知識者撰述以便利規範該社會成員之文字形式。
這第二三點有相交集之處,應rehtra網友的第二個問題即是很顯著的例子。
中國及華人文化圈的儒家文化,經多年主政者及知識份子的詮釋,
四書及「五經」,五經原為六經而「樂經」已亡佚,禮經、易經、春秋,
分別擴充分別而為十三經。
4.0記載某種哲學主張的基本思想,
中國的先秦時代,各種思想主張的出現造成各種「經書」的出籠,
但是在經史子集的定義裡,這些「經書」列於「子」部。
道德經,墨子,公孫龍子,韓非子,應屬於某動亂時代的「經」被分類於「子」,
4.1 而某些詐偽權謀之書籍反有「經書」之名,以「長短經」、「羅織經」而言,
只能歸類於「奇門遁甲」、「淵海子平」諸方士術士藉以餬口憑藉之流亞。
4.2 「算經」(PO文者憑腦袋記憶抽出者、煩請博洽淹貫之其他Book版鴻儒補充),
在西方啟蒙時期及文藝復興後某些數學家的見解論文,可於該書尋得。
5.0 我們學生教科書課本背後的支配準則,或者專業人員必讀較操作手冊之上能提供
更基礎理論之必讀書籍 (乃至有「經書」之實者冠以「手冊」之名。)
或者進入學府學系後該系所指定該系所學生被強迫研讀之學閥著述。
或者進入該學科領域前,有志準備該系所入學考試者必讀之書籍,
學生、補教業間以「經」之略帶敬畏無奈之心情謔稱者。
或出於有志於學者自我要求,或因應考被迫無奈者,
「經書」之一詞用詞心態不一 :P
(另有經「典」,法「典」,詞「典」、字「典」、「典」範
一類提綱挈領之簡潔準則參考工具書,
「典」一語不似「經」之行文繁瑣)
但是「猶太法典」是很可任意解釋之事例,不必然具條文形式,
^^
端看研讀者之見識判斷與「智慧」(?) TALMUD 是「經」是「典」,
^^^^^^^^
本 PO 文作者很困擾,煩請先賢先進網友為PO文作者指教 :)
(該有與猶太教RABBI師事之識學網友,Harlock尤歡迎此類網友賜教)
作者: khara
經,本義織物的縱線,引申為常道。
再引申為對典範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稱。
(是不是和 sutra有點像呢?)
其實書分經部子部未必合理,這麼做只是依據儒家觀點而已。
十三經:儒家十三部書。
《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
《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
《孟子》。
形成過程為:漢立《詩》、《書》、《易》、《禮》、《春秋》于學官,為五經;
唐加《周禮》、《儀禮》、《公羊》、《穀梁》為九經;至開成間刻石國子學,
又加《孝經》、《論語》、《爾雅》為十二經;宋復增《孟子》,成十三經。
參閱顧炎武《日知錄.十三經注疏》、錢泰吉《曝書雜記》卷上。
(資料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
作者: rehtra
經者常也,經書就是記述天道人事的常理的書。
文心雕龍宗經篇說:『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
最早稱經是莊子天運篇:『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以為文。』
解經之文為「傳」,解傳之文為「注」,解注之文為「疏」。
--
誰都會開書單,但是,要那麼多書單做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235.216
1F:→ mesia:謝謝兩位...^^ 推 61.226.207.167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