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htra (尔雅 愿穷坟典)
看板Chinese
标题Re: [问题] 我想请问两个问题
时间Sun Apr 6 03:08:19 2003
※ 引述《mesia (明天的微笑)》之铭言:
: "伪孔传"和"张侯论"的解释为何??
: 还有"笺"、"传"、"注"、"疏"、"经"、"正义"的异同、地位和价值
: 我有找过一些资料和看,可是好像找不到我要的答案
: 所以问一下,或是有哪里可以查到吗??
: 谢谢 :)
我帮游龙补一下"经"的部份....
这答案是经华区的,我整理如下。
作者: harlock
1.0宗教上记载创教人所宣扬教义之语录文字。
具体例:佛教大小乘经典,西方国家各教派教会使用之新旧约经典,
回教Koran,印度教四吠陀经。
2.0对某种文化具重大意义而该文化圈奉为圭臬之文字记录者。
3.0某封闭社会的掌握知识者撰述以便利规范该社会成员之文字形式。
这第二三点有相交集之处,应rehtra网友的第二个问题即是很显着的例子。
中国及华人文化圈的儒家文化,经多年主政者及知识份子的诠释,
四书及「五经」,五经原为六经而「乐经」已亡佚,礼经、易经、春秋,
分别扩充分别而为十三经。
4.0记载某种哲学主张的基本思想,
中国的先秦时代,各种思想主张的出现造成各种「经书」的出笼,
但是在经史子集的定义里,这些「经书」列於「子」部。
道德经,墨子,公孙龙子,韩非子,应属於某动乱时代的「经」被分类於「子」,
4.1 而某些诈伪权谋之书籍反有「经书」之名,以「长短经」、「罗织经」而言,
只能归类於「奇门遁甲」、「渊海子平」诸方士术士藉以餬口凭藉之流亚。
4.2 「算经」(PO文者凭脑袋记忆抽出者、烦请博洽淹贯之其他Book版鸿儒补充),
在西方启蒙时期及文艺复兴後某些数学家的见解论文,可於该书寻得。
5.0 我们学生教科书课本背後的支配准则,或者专业人员必读较操作手册之上能提供
更基础理论之必读书籍 (乃至有「经书」之实者冠以「手册」之名。)
或者进入学府学系後该系所指定该系所学生被强迫研读之学阀着述。
或者进入该学科领域前,有志准备该系所入学考试者必读之书籍,
学生、补教业间以「经」之略带敬畏无奈之心情谑称者。
或出於有志於学者自我要求,或因应考被迫无奈者,
「经书」之一词用词心态不一 :P
(另有经「典」,法「典」,词「典」、字「典」、「典」范
一类提纲挈领之简洁准则参考工具书,
「典」一语不似「经」之行文繁琐)
但是「犹太法典」是很可任意解释之事例,不必然具条文形式,
^^
端看研读者之见识判断与「智慧」(?) TALMUD 是「经」是「典」,
^^^^^^^^
本 PO 文作者很困扰,烦请先贤先进网友为PO文作者指教 :)
(该有与犹太教RABBI师事之识学网友,Harlock尤欢迎此类网友赐教)
作者: khara
经,本义织物的纵线,引申为常道。
再引申为对典范着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称。
(是不是和 sutra有点像呢?)
其实书分经部子部未必合理,这麽做只是依据儒家观点而已。
十三经:儒家十三部书。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孟子》。
形成过程为: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
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
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成十三经。
参阅顾炎武《日知录.十三经注疏》、钱泰吉《曝书杂记》卷上。
(资料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作者: rehtra
经者常也,经书就是记述天道人事的常理的书。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最早称经是庄子天运篇:『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为文。』
解经之文为「传」,解传之文为「注」,解注之文为「疏」。
--
谁都会开书单,但是,要那麽多书单做啥?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235.216
1F:→ mesia:谢谢两位...^^ 推 61.226.207.167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