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uhlong (Lucifer)
看板Chinese
標題Re: [問題] 我想請問兩個問題
時間Sun Apr 6 03:02:09 2003
※ 引述《mesia (明天的微笑)》之銘言:
: "偽孔傳"和"張侯論"的解釋為何??
: 還有"箋"、"傳"、"注"、"疏"、"經"、"正義"的異同、地位和價值
: 我有找過一些資料和看,可是好像找不到我要的答案
: 所以問一下,或是有哪裡可以查到嗎??
: 謝謝 :)
以前整理過,就手邊現成的資料給你:
偽孔傳
偽古文尚書最前面有一卷<尚書序>,相傳是孔安國作,稱為「偽孔傳」。
然此說早在宋人朱熹時,即已辨其偽,其理由是此<尚書序>一般稱為「大
序」,至於散列在各篇之前的序,一般稱為「小序」。據考證,偽古文尚書
裡的小序,是採自孔壁<百篇書序>中,但原來的<百篇書序>是匯總為
一卷,在偽古文尚書中,則散入各篇,且先後次序已與原序不盡相同。因
此,在偽古文尚書中只有「小序」是真的,<尚書序>則是偽作。
古文尚書共五十八篇,除去今文所有三十四篇,實得二十四篇,如以
其中九篇合作一篇,即為十六篇。漢志所錄,為四十六卷五十七篇,桓譚
新論則云四十五卷五十八篇。今除較今文所多的十六篇已佚失外,餘三十
四篇隨今文而俱存。自東漢末至南北朝的北朝,書寫都宗鄭注。自唐孔穎
達作正義,採用偽古文,偽孔傳,而鄭學遂亡。及清代經學復興,江聲作
尚書集注音疏,王鳴盛作尚書後案,孫星衍作尚書古文注疏,段玉裁作古
文尚書撰異,都以馬融鄭玄傳為依歸,於是古文學又大略可見。
偽古文尚書共有兩種:一種產生於西漢之末,為東萊張霸所偽作,凡
二十四篇(自云由孔安國校多出之十六篇分出)。他又將今文尚書加以離
析,采左傳書序,為作首尾,成百二篇。其時真古文尚書未佚,劉向取以
相校,知為偽托,遂黜其書,故即不傳于世。
一為東晉時豫章內史枚賾(亦作梅賾)所獻。賾別得古文尚書二十五
篇,又析今文尚書二十八篇為三十三篇,合成五十八篇,謂即孔壁的原書,
與偽孔安國傳獻之元帝。元帝信之,立于學官,遂盛傳於世。唐孔穎達作
尚書正義,即以偽孔傳為宗,于是偽書與偽傳遂成為標準經典。到了宋代,
吳棫朱熹等以二十五篇的文字與今文書不相類,頗疑古文為偽書。但所疑
尚是孔安壁中書的真偽,而沒有遺到孔氏書已亡,而此為冒托。歷明至清,
辨偽學大興,閻若璩作古文尚書疏證,遂確定二十五篇與孔傳皆為偽書,
而真古文、真孔傳早已不傳,於是此偽書案遂破。
張侯論
在西漢的時候, 論語共有三種不同的本子:一為魯論,魯人所學,凡二十
篇,就是現今流行的論語的底本;二為齊論,齊人所學,凡二十二篇,較
魯論多問王、知道二篇;三為古論,得自孔壁,凡二十一篇,分魯論堯曰
後半「子張問」以下為從政篇,篇次亦與齊魯二論不相同。以學派言,魯
論、齊論屬今文,古論屬古文。西漢時傳魯論的有龔奮、夏侯建諸人;傳
齊論的以王吉、宋畸諸人;傳古論的為孔安國,曾為撰訓解。西漢末,張
禹混合齊魯,自成張侯論。東漢鄭玄以張侯論為本,參以齊論、古論而為
之注,盛行于時。晉代何晏等雜採漢魏經師八家之說為集解,宋邢昺更為
作注,列為十三經注疏之一。及宋朱熹輯宋儒十一家的學說,撰論語集注,
列為四子書之一,尤為最通行的讀本。清人注疏,則以焦循論語通釋及劉
寶楠論語正義,最為精審。
傳、箋、注、疏、正義:
1.傳:1.闡明經義謂之傳。2.解經之文謂之傳。
張華 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疏曰傳。」經文精奧,義有未明,
則傳以明之。後世以尊經之故,並群經之與翼皆稱為經,所以章學誠 經
解云:「今之所謂經,其強半皆古人之所謂傳也。」如春秋三傳,尚書的
孔安國傳(清 嚴若璩考証為偽書)。
2.注:1.解書之名。贲.解傳之文謂之注。
周禮天官家宰注疏:「注者,於經之下,自注己意,使經義可申,故云
注也。」按字亦作註,段玉裁曰:「漢唐宋人經注之字,無有作註者,
明人使改為註。」
先儒注經有傳、箋、學、解等名,今通謂之注。
博物志:「上代去先師近,解釋經文皆曰傳,傳,師說也。後代去師遠,
或失其傳,故謂之注,注,下己意也。」
3.箋:表識書也,字林:「箋,表(列記載)也,識也。」
鄭玄六藝論:「注詩宗毛(宗主毛亨)為主,毛義若隱略(意義若隱若
現且用字省略),則更表明,如有不明,則下己意,使可識別也。」故
鄭玄注毛詩曰箋。
4.疏:1.疏通義理曰疏。贲.解注之文謂之疏。
解釋經義曰注,疏通(疏解貫通)傳注約疏。
5.正義(標準本):疏傳經史得義而正者曰正義。
五經正義:唐太宗以儒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與諸
儒撰定「五經義疏」,凡百七十卷,名曰五經正義 ---- 今謂之疏。
唐時疏本與注本別行,及宋始合而為一。
6.詁訓(訓詁、故訓):常出解釋名詞及問答
詁訓,亦作訓詁,詁本作故,所以也寫作故訓、訓故。探討字義的學問
曰訓詁。中國最早的訓詁書,應是白虎通義。
道物之貌以告人曰訓(郭璞爾雅序疏)。
釋古今之異言曰詁(爾雅釋疏郭注)。
漢書藝文志著錄:詩有魯故、齊后氏故、齊孫氏故、韓故、毛詩故訓傳。
漢時訓詁之學,極盛一時,爾雅尤為訓詁專書。後之作者(後代解釋爾
雅的疏)有孔鮒小爾雅、虍頁砟閮央B劉熙釋名、鲩i揖廣雅、逊陸佃埤雅、方以智通雅、阮元經籍纂詁等。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詁,第就其義旨而證明之,訓,則兼其言之比
興而訓導之,此詁與訓之別也。」
又曰:「詁訓,第就經文所言者而詮釋之,傳則並經文所未言者而引申
之,此詁訓與傳之別也。」
7.解詁:
亦作解故,注釋也。故與詁通,以今言解古言者也。
後漢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詁,盧植作三禮解詁,賈逵作周官解詁。
8.集解:
(1)杜預春秋左氏集解:是「聚集經、傳,為之作解。」
(2)何晏論語集解:是「聚集諸家義理,以解論語。」
9.集注:
集合諸家之注釋於一書,稱為集注,或作集註。如朱熹「四書集註」。
--
卡漫夢工廠 卡通, 漫畫, 動畫
C_Japan 日本 Σ東洋漫畫超級炫風...
Tsukasa 作家 ◎北條司漫畫討論版
歡迎大家有空來逛逛喔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18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