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ungmei (亂亂走)
看板Chinese
標題介紹「蘇軾江城子」
時間Wed Sep 11 17:11:42 2002
對gungmei來說,
本篇的感情是延續前篇介紹「李白三五七言詩」的文章而來。
因為提到了神雕俠侶、又提到了啞妻,勾起了我久遠的記憶啦!
(瓊瑤的真的有夠久,超過10年前看的書了,金庸起碼還有不時溫故知新。)
先介紹蘇軾的一首詞,原詞如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宋/蘇軾/江城子
為什麼說這篇文延續前文呢?
因為很巧合的,神雕俠侶和啞妻裡也都恰恰引了這首詞,
除了說金庸和瓊瑤兩人有志一同外,(該算是鴛鴦蝴蝶派的同門師兄妹吧~)
恐怕也要稱許蘇東坡這首詞寫得太有情感,讓兩大作家竟都引在書中哪!
簡介蘇大鬍子寫詞的背景吧,這是他悼念亡妻之作。
我的解讀是:
深夜裡頭憶起結髮妻,
一生一死,人鬼殊途,彼此情況如何都一無所知,確是「生死兩茫茫」,
儘管不敢多去思量,但妻的影兒卻仍舊盤旋心頭,難以忘懷。
讀完後實在讓人不禁要替蘇軾一掬同情之淚,
對他思妻情真意重,心有戚戚焉。
金庸在神雕俠侶中,寫楊過十六年後至絕情谷的斷腸崖等小龍女,
苦苦等候,小龍女卻始終沒有現身。
楊過在絕望的打擊之下,萬念俱灰,竟一夜白了頭髮(兩鬢)。
他猶如行屍走肉般踉蹌下山,一日一夜不飲不食,但覺唇燥舌焦,於是
走到小溪之旁,掬水而飲,一低頭,猛見水中倒影,兩鬢竟然白了一片。他
此時三十六歲,年方壯盛,不該頭發便白,更因內功精純。雖然一處艱苦顛
沛,但向來頭上一根銀絲也無,突見兩鬢如霜,滿臉塵土,幾乎不識得自己
面貌,伸手在額角鬢際拔下三根頭發來,只見三根中倒有兩根是白的。
霎時之間,心中想起幾句詞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是蘇東坡
悼亡之詞。楊過一生潛心武學,讀書不多,數處前在江南一家小酒店壁上偶
爾見到題著這首詞,但覺情深意真,隨口念了幾遍,這時憶及,已不記得是
誰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我和龍兒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
有個孤墳,知道愛妻埋骨之所,而我卻連妻子葬身何處也自不知。"接著又
想到這詞的下半闋,那是作者一晚夢到亡妻的情境:"夜來幽夢忽還鄉,小
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料想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不由得心中大慟:"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連夢也做不到一個!
猛地里一躍而起,奔到斷腸崖前,瞧著小龍女所刻下的那幾行字,大
聲叫道:"'十六年后,在此相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小龍女啊小龍
女!是你親手刻下的字,怎地你不守信約?"他一嘯之威,震獅倒虎,這幾
句話發自肺腑,只震得山谷皆鳴,但聽得群山響應,東南西北,四周山峰都
傳來:"怎地你不守信約?怎地你不守信約?不守信約……不守信約……"
金庸國學底子真正深厚,這首詞從楊過嘴裡說來,也果然是再貼切不過,
比較易感的讀者,只怕讀至此處,已經掩卷狂飆淚了吧!
連gungmei這樣冷血的讀者都要紅了眼圈,
金大俠這門「催人淚」的功夫一使將出來,果然中者皆心傷阿!
然而又是可惜了瓊瑤,我還是覺得啞妻裡的引用,
安排不夠巧妙,簡直是平舖直述(唉);
書中講柳靜言一晚望著雪兒(柳和依依之女),
見雪兒眉目與亡妻如此相似,不由憶起兩人過去種種甜蜜,恍如昨日,
於是忍不住吟起了蘇軾的這闕詞來。
然而這樣直通通的一寫,借柳靜言之口吟的詞卻失了些許味道,
枉費瓊瑤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悲劇天才,(我是稱讚她,可不是貶損呵)
寫到這兒竟是重重提起、卻輕輕放下,實在有負她的"悲劇天賦",
身為讀者我也只能大嘆可惜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6.3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