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ungmei (乱乱走)
看板Chinese
标题介绍「苏轼江城子」
时间Wed Sep 11 17:11:42 2002
对gungmei来说,
本篇的感情是延续前篇介绍「李白三五七言诗」的文章而来。
因为提到了神雕侠侣、又提到了哑妻,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啦!
(琼瑶的真的有够久,超过10年前看的书了,金庸起码还有不时温故知新。)
先介绍苏轼的一首词,原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宋/苏轼/江城子
为什麽说这篇文延续前文呢?
因为很巧合的,神雕侠侣和哑妻里也都恰恰引了这首词,
除了说金庸和琼瑶两人有志一同外,(该算是鸳鸯蝴蝶派的同门师兄妹吧~)
恐怕也要称许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太有情感,让两大作家竟都引在书中哪!
简介苏大胡子写词的背景吧,这是他悼念亡妻之作。
我的解读是:
深夜里头忆起结发妻,
一生一死,人鬼殊途,彼此情况如何都一无所知,确是「生死两茫茫」,
尽管不敢多去思量,但妻的影儿却仍旧盘旋心头,难以忘怀。
读完後实在让人不禁要替苏轼一掬同情之泪,
对他思妻情真意重,心有戚戚焉。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写杨过十六年後至绝情谷的断肠崖等小龙女,
苦苦等候,小龙女却始终没有现身。
杨过在绝望的打击之下,万念俱灰,竟一夜白了头发(两鬓)。
他犹如行屍走肉般踉跄下山,一日一夜不饮不食,但觉唇燥舌焦,於是
走到小溪之旁,掬水而饮,一低头,猛见水中倒影,两鬓竟然白了一片。他
此时三十六岁,年方壮盛,不该头发便白,更因内功精纯。虽然一处艰苦颠
沛,但向来头上一根银丝也无,突见两鬓如霜,满脸尘土,几乎不识得自己
面貌,伸手在额角鬓际拔下三根头发来,只见三根中倒有两根是白的。
霎时之间,心中想起几句词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东坡
悼亡之词。杨过一生潜心武学,读书不多,数处前在江南一家小酒店壁上偶
尔见到题着这首词,但觉情深意真,随口念了几遍,这时忆及,已不记得是
谁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和龙儿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
有个孤坟,知道爱妻埋骨之所,而我却连妻子葬身何处也自不知。"接着又
想到这词的下半阕,那是作者一晚梦到亡妻的情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不由得心中大恸:"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连梦也做不到一个!
猛地里一跃而起,奔到断肠崖前,瞧着小龙女所刻下的那几行字,大
声叫道:"'十六年后,在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小龙女啊小龙
女!是你亲手刻下的字,怎地你不守信约?"他一啸之威,震狮倒虎,这几
句话发自肺腑,只震得山谷皆鸣,但听得群山响应,东南西北,四周山峰都
传来:"怎地你不守信约?怎地你不守信约?不守信约……不守信约……"
金庸国学底子真正深厚,这首词从杨过嘴里说来,也果然是再贴切不过,
比较易感的读者,只怕读至此处,已经掩卷狂飙泪了吧!
连gungmei这样冷血的读者都要红了眼圈,
金大侠这门「催人泪」的功夫一使将出来,果然中者皆心伤阿!
然而又是可惜了琼瑶,我还是觉得哑妻里的引用,
安排不够巧妙,简直是平舖直述(唉);
书中讲柳静言一晚望着雪儿(柳和依依之女),
见雪儿眉目与亡妻如此相似,不由忆起两人过去种种甜蜜,恍如昨日,
於是忍不住吟起了苏轼的这阙词来。
然而这样直通通的一写,借柳静言之口吟的词却失了些许味道,
枉费琼瑶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悲剧天才,(我是称赞她,可不是贬损呵)
写到这儿竟是重重提起、却轻轻放下,实在有负她的"悲剧天赋",
身为读者我也只能大叹可惜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16.3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