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章太炎龍騎士團)
看板CantonesePOP
標題Fw: [評論] 盧國沾:《歌詞的背後(弦外之音)》
時間Wed Oct 17 19:00:45 2012
※ [本文轉錄自 comment 看板 #1GVewFiI ]
作者: youtien (章太炎龍騎士團) 看板: comment
標題: [評論] 盧國沾:《歌詞的背後(弦外之音)》
時間: Wed Oct 17 18:55:09 2012
盧國沾:《歌詞的背後(弦外之音)》,香港:坤林出版社,1988年3月二版
粵語歌壇殿堂級詞人盧國沾的自述之集,收錄80篇文章,每篇講一兩首他詞作的故事
,交待創作緣由、過程與成敗得失。這對我輩來說乃是一等重要的文獻,黃志華、黃霑等
香港論著皆多有引用。此書似已絕版,到圖書館才找得到,而我手上這本,從借書戳記看
來,2002年至今約有四五十人外借過它,不知算不算得上熱門。
早年盧國沾在電視台工作,因為近水樓台,從1975年開始步入詞壇,至77年技巧稍成
,在電視台也升到了中層領導,「所以也懂得耍些花招……乘機把自己要求的寫進歌詞裡
,這才開始,寫的見些樂趣」 ,然後就進入了創作的高峰期直到1980年代中。當年他很
有理想、拚勁,要在粵語歌壇開出一番生面,也有心將作詞要領公開傳授,於是也在這
些文章中拿了自己的作品來講解,這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通常有一種不知從哪裡來的看法,認為詩歌的作者不用再多話,作品本身就應該是夠
完整的,要講的應該都已在裡面再多說便畫蛇添足了;就算要寫文章討論其中技法與本事
,也該由其他人來寫,不要原作者自己寫,否則──否則會怎樣呢?每個人都可以回答:
否則作者自己把詮釋空間、想像空間講光,就沒有意思了。或者說,「講解」所為的確切
、定法,本就是與詩歌的美學、美感相反的。他人來講,可達相反相成之效;作者自己講
,好似自唱自和,感覺上就有點遜。還有一種說法,是用心作過詩歌的人都講得出來的:
創作之時已經掏心掏肺,又或許隱藏了許多私密的衷曲,過後要再回來拆解,就不美且或
違背初衷了。
我一時想不出古今有多少文獻作過此等論調,但這些看法卻很是通行,至羅蘭巴特「
作者已死論」出世更成了爛大街的禪理。但是,這種理論並不在乎增益吾人的寫作技藝,
拿來談技法已經很成熟的古典詩詞、小說散文還好,對技法尚未昌明於世的華語流行歌曲
,就有些無濟於事。
《歌詞的背後》便是要濟事的。盧國沾「犧牲」自己作品的想像空間,將故事貢獻給
歷史與後進詞人,不耍花腔、不搞神秘,對自己的敗筆不吝檢討懊悔,談到勝筆也不吝得
意一下,不假惺惺,率真的態度讓人感到他對這門技藝的用心。
書中經常被引用的,有〈逼上梁山〉、〈秦始皇〉等篇;前者讓黃志華先生用來說明
作曲家于粦亦精通文學,能給作詞人很恰當的修改建議;後者為本書壓軸的最長一篇,敘
述他在收到簡譜後兩天之間趕出初稿,再通過電話與唱片監製、作曲家一起修改的情形,
細節畢至,除了斟酌文句、搭配節奏,還有要求把「孤之江山」之「孤」改為「朕」字,
請作曲家關聖佑把「6」音改成「3」而通過,這種填詞讓作曲者改動旋律的成功例子並不
多。這兩個例子可以告訴我們,不管工期多趕,詞曲作者還是要充分溝通才能磨出好作品
。
另有一點值得注意:書中所談,絕大多數都是他人邀稿,先給定了題目,盧國沾再斟
酌放進一些自己的想法,例如第一篇講《大地恩情》主題曲,寫的是離鄉別井,盧也寫進
了自己童年無知時被母親送上船來到香港,也不知要道別的懊悔。只有〈相對無言〉等少
數幾首是他有感於自身和朋友經歷,或如〈相識也是緣份〉是對愛情、緣份有些想法,主
動去寫的。
用傳統詞學的話來說,盧的作品大部份都是「代言體」,幫別人說心事,只有少數是
說自己的心事,然而說的也是人所共有的感懷(少時理想漸被現實磨掉),如〈傲骨〉兼
有「夫子自道」和「捕捉潮流」 ,這兩句實在值得所有創作者借鑑,我們就該如此兼顧
自我和大眾。
別人的、自己的心事,也都是一代港人以及華人心事的一部份,而全體香港和華人也
是我的一部份,盧國沾的性格於是和時代交融到了一起,通過影劇及流行歌曲成為共同記
憶。展讀此書,不由令人懷想港劇和粵語歌的黃金時代,那初興勃發的草創時期,即便粗
糙也令人感奮的勁道。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43.20.18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outien (118.143.20.180), 時間: 10/17/2012 19: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