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ssung (天堂鴉)
看板Buddhism
標題Re: [法語] 永嘉大師證道歌
時間Fri Sep 13 07:44:18 2024
聖嚴法師講《永嘉證道歌》的真諦
永嘉禪師告訴世人: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修行雖然虛幻,卻是開悟的必須,
把心安住在方法上,精進用功,
從夢中醒覺而了悟,這就是《永嘉證道歌》的真諦。
■ 文/聖嚴法師‧圖/李東陽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我們不了解自己或自身所處的這個世界,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也不知道以後要到哪裡去
。我們生活在夢境中,我們的夢可能是美夢,也可能是惡夢,不過畢竟還是夢。你們會來
這裡禪修,是因為你們已經了解自己是在做夢,生命是虛幻而短暫的。修行的目的是從存
有的夢中覺醒,並且去發覺你的本性──也就是佛性,是在短暫存有下的根本真理。
從煩惱的夢中覺醒
今天有人說,她有時會感覺到自己是在突破的臨界點,但無論她如何嘗試,總是無法成功
。其實,執著於某個臨界點,本身就是種障礙。為了能體驗開悟,我們一定要忘記有開悟
這件事,把開悟當成目標,是不可能從存有的夢中覺醒的。剛開始修行時有這樣的想法很
好,因為能加強修行的動機。然而,如果一直執著於「開悟」的想法,它就會變成修行上
的障礙。
有時候我們睡覺時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特別是在做惡夢的時候,那時會希望能快點醒過來
。有時候我們做了個美夢,醒來後卻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人生也是一樣。許多人親近佛法
,是因為他們的人生充滿了苦難;對於生活無憂無慮的人來說,自然就不會覺得有禪修的
需要。但是沒有人能免於貪、瞋、癡三毒所引起的苦難,它們使我們的人生充滿苦惱與迷
惑,而讓許多人想要從這苦難的夢中覺醒。我們修行就是為了這個原因。上述這位學員所
說的突破,就是指從她的人生大夢中清醒。
見到本性就是從煩惱的夢中覺醒。做夢時,你是透過六根來感受這個世界和所有的現象。
但是當你真正覺醒時,會覺得整個宇宙好像都不見了。要知道,證悟時消失的不是這個宇
宙,而是自我。當你切斷對三毒的執著,你的煩惱也就消失了。
當我們在做無意義的行為,或是不善的行為時,我們是在做夢;當我們精進修行以求證悟
時,我們也是在做夢。在了悟之前,任何我們所做的、所說的、所想的,不論是善、不善
、無記,都是在做夢,修行只是為了加速證悟。
修行是開悟的必須
永嘉禪師所提到的「六波羅蜜」,是我們尋求證悟的修行方法。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其中包含了許多修行方法。我們需要修行的方法以達到證
悟,但是在了悟之後,就會了解到成佛並不是靠修行,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覺者。
在覺悟的當下,你會從夢中覺醒,而且修行會消失了。雖然修行是虛幻的,我們還是需要
它來達到開悟。有一次,百丈禪師到已開悟的弟子黃檗禪師旁邊,那時黃檗禪師正在禪堂
的角落打瞌睡,百丈禪師把他叫醒,但是當黃檗禪師一看是百丈禪師,轉個身又睡了。百
丈禪師走到另一位正在打坐,坐得很深沉的弟子旁,用禪杖敲他的蒲團,然後指著黃檗禪
師對他說:「你這沒用的東西!看看黃檗是怎樣地在用功?而你卻在這裡打瞌睡!」
我想你們一定很想試試黃檗禪師的方法,但是要知道,黃檗禪師是個開悟的禪師。重點是
:在見性之前,修行和開悟有著因果關係。修行會導向證悟,然而在覺悟的狀態中是沒有
修行的。在故事中,雖然在表現上不一樣,但真正在睡覺的,是那個正在打坐的弟子。
不思善,不思惡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
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一般我們會認為,若是做好事就會有功德,而且會有福報;若是做壞事,就會有相反的結
果。善行會有善業,惡行會有惡業。今天,有位學員在禪修中打自己的耳光。我問他為什
麼這麼做,他說他也不知道。我問他,打了之後有沒有覺得比較舒服?他說有,但是臉頰
很痛。這是一個因果關係的例子。或許這位學員這麼做,是因為他微細的潛意識或是生理
上的某種反應。
在禪修過程中,有人會毫無理由的大笑、大哭,甚至會做些奇怪的事。如果有外來的人看
到這些現象,或許會覺得奇怪,甚至會認為這些打禪七的人是否精神錯亂。然而,通常這
些人在事後都會感覺好多了。
像這樣的現象,是因為修行的關係,而且後來他們幾乎都會得到益處。這對禪修者有放鬆
的效果,能驅散他們過多的精力,讓他們能深入到方法之中。然而事實上,修行的目的並
不是為了要達到什麼,也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沒有善業的回報,也沒有惡業的懲罰。
同樣地,沒有得或失的念頭、沒有利或弊的念頭,也沒有無明或證悟的念頭。
對煩惱更深地覺察
涅槃是不動的,而且與你不相離,因此,你又怎能獲得或失去呢?在證悟之後,沒有什麼
東西得到或失去。然而在證悟之前,眾生覺得一定要斷除煩惱,獲得解脫。當你開始學習
佛法和修行,你就會開始警覺到煩惱,而且會給它一個名字。另一方面,不知道佛性和佛
法的人,可能一生都活在煩惱當中,卻沒有警覺到煩惱。
你認為愚癡是天賜的福氣嗎?你認為聰明的人最多煩惱嗎?或許在整個動物界,人類對苦
的了解是最多的。如果我們認為煩惱是基於苦的折磨,那麼似乎較低等的生命會比人類的
折磨少。但是煩惱和折磨並不是基於苦,而是基於愚癡。在人類之中,智慧愈高(毋須聰
明),煩惱就愈少。
當你修行愈久,就會對煩惱愈有警覺。有時會覺得似乎愈修煩惱愈多,你可能會認為在禪
期中的體驗不夠,或是覺得沒什麼進步,這都是因為你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覺察。
假如你處在一個較暗的房間裡,有些許陽光從窗戶照射進來,就會看到空氣中飄浮著微塵
。然而若是在全暗的房間裡,看不見微塵,你或許會認為空氣是乾淨的。在修行前,我們
就像是身處在一間全暗的房間,一旦開始修行,藉由自覺之光,我們就能看清煩惱。
既無心,也無塵
在開悟之前,我們的心是覆蓋著煩惱灰塵的鏡子。沒有修行的人或許不會警覺到,而他們
往往會被困於絕望和失望之中,把自己的不幸都怪罪在其他事情上。但是有修行的人就會
注意到自己的煩惱和迷惑,會比較清楚當下所發生的情況,並且去改正它。因此,你不應
該為了你的髒鏡子而難過,因為如果沒有鏡子,你就不會注意到灰塵。
修行就像把鏡子擦乾淨。在證悟之前,我們會分別如鏡之心和如塵的煩惱。在覺悟之後,
當這面心鏡已了無塵埃,我們就會了解到既無心也無塵。鏡子不過是虛幻自我的顯現,而
灰塵則是虛幻自我所執著的煩惱。真正的鏡子所反映出的既不是我,也不是煩惱,實際上
,真正的鏡子是無鏡。
當我們修行時,鏡子和塵埃同時存在。我們因煩惱而感覺有一個自我,佛性的存在是因為
有煩惱的存在。就是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才有了佛性的想法。修行中,不要受煩惱或迷
惑的心所困擾,因為它們跟佛性是相同的。
這就是《永嘉證道歌》的真諦。許久以前,永嘉禪師就告訴我們:醒覺而了悟,但不要去
追求,只要把你的心安住在方法上,精進用功!
摘錄自《智慧之劍:永嘉證道歌講錄》,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6期
https://i.imgur.com/KSX4EVq.jpe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37.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Buddhism/M.1726184660.A.0D5.html
1F:推 eudamonia4u : 南無阿彌陀佛 09/13 08:33
2F:推 lostwind : 南無阿彌陀佛 很棒的分享 09/13 14:16
3F:推 rsseek : 南無阿彌陀佛 09/13 21:36
4F:推 dakudai : 阿彌陀佛! 09/13 21:42
5F:推 dxdx58 : 南無阿彌陀佛 09/15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