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讚歎 大卿 弘法師! 讀畢全文,方知惠能祖師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方明惠能祖師所謂:「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 讚歎 大卿 弘法師! ------------------------------------------------------------------------------ http://0rz.tw/402iD 斷身見的作意要領 大卿 弘法師 上一回我們去拜訪趙州佐佐木禪師的道場,趙州佐佐木禪師他的修行要領,與我們在方法 的使用上有不同之外,精神上跟我們是非常類似的。 最相似的一點就是「把世間看成自已,把自己看成零」。 最基本的練習就是:我們每一次在跟人家說話的時候,都要覺得是在跟自己說話。可以是 跟自己所不認識的自己說話,只要是跟自己說話,至少都有某種程度的由衷。只要是跟別人 說話就很難由衷,除非這個人是上帝,除非這個人是佛陀。所以我們說:「世間沒有別人, 唯一的別人是上帝」,或者說,「唯一的別人是佛陀、阿羅漢」。 所以我們跟人家說話的時候,試著看成是在跟自己說話。 千萬不要想我們自己很了解自己。事實上,我們對自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跟一個不太了 解的自己說話,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內心,就是在沒有跟人家說話的時候, 我們仍照常進行著無數的對話,我們仍然有著很多猶豫不決的事情,那個就是「內心的對 話」。我們在六根觸境的時候,有很多的取相;在感受與聯想之間,也有很多的取相; 甚至在接觸與感受之間,也可能生出很多的亂想,這些亂想就是勾起過去沒有消化的記憶 。在獨處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取相,有很多內心的對話,這些都可以看成是自己在跟 自己說話,自己在跟一個不太認識的自己說話。好像是醒過來了,才回想起剛剛是在睡覺 。好像是失念了,在注意力回神後,才想起剛剛是失念的狀態。好像是念頭拉回來了, 才知道剛剛是念頭亂飛的時候。這樣的一種心亂與心定,這樣的一種夢與醒, 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所以我們是經常的在面對昏昏沈沈的自己,經常的在面對散散亂亂的自己,經常的在面對 起欲貪的自己,經常在面對起煩燥、甚至是瞋心的自己。那一個才是自己呢? 很多很多的自己,自己不斷地在跟自己對話,自己不斷地在跟自己消磨。有時候自己可以 接受自己,有時候很不能接受自己,這樣子的很不能接受自己,就像有時候我們很不能 接受別人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接受別人,就是沒有心量去接受別人,就等於在 面對一個沒有心量的自己。所以到底我們是不能接受誰呢? 我們是不能接受一個沒有心量的自己,我們是不能接受一個還沒有成為阿羅漢的自己。 那我們就先學習接受自己。接受一個自己還不太認識的自己,從那裏開始,把那裏當作零 ,把那裏當作起點。永遠都是起點,在沒有成就解脫之前,在沒有成就佛陀之前, 在沒有與上帝同在之前,永遠永遠都是零啊!永遠永遠都是起點!這叫做「把自己看成零 」,把全世界都看做自己,再把自己看成零。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 鼻子所嗅到的、舌頭所嚐到的、口腔所咀嚼的、身體所觸的、腳所觸的、乃至全身皮膚 所觸的、意根所想的,全部看成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是自己對境界的取相,自己對 過去發生的事的取相。我們一直進行著現在與過去的對話,一直進行著現在與未來的對話 ,這些對話不是全部發生在我們的心裏面嗎?這些對話不是全部發生在我們的腦海中嗎? 所以一切的觸,一切對於世間的觸,都是自己的觸,都是自己在觸世間。自己所觸的世間 仍然是自己啊!沒有別人啊!唯一的別人是佛陀,是阿羅漢,唯一的別人是上帝。 這一點一定要貫徹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對話,每一個起心動念,乃至每一個觸, 這是斷身見的關鍵。 六祖壇經裏面有一句我最喜歡的話,那一句話深深的吸引我,它說:「佛性就是無常」。 普天之下,我只有看到一位禪師,對這一句話做了非常好的詮釋,就是當今九十三歲的 趙州佐佐木禪師。我沒有聽過他直接引用這句話,只是在他的說話中,感覺到他是在 詮釋這一句話。他對這句話的詮釋,讓我想起從前中國人對心的描述。中國人描述心用了 非常好的字,叫「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古代的中國人形容什麼叫做大呢?沒有外面。 形容什麼叫做小呢?沒有裏面。這定義真是好啊!「無外無內」,好個無外無內! 好個收縮膨脹啊!膨脹、膨脹到沒有外面;收縮、收縮到沒有裏面。膨脹到沒有外面, 收縮到沒有裏面,這就是心的領域、心的界啊!我們在每一個觸境的時候,就去感覺所有 觸的收縮膨脹,去體會那個觸的無內無外啊!這就是無常! 修行就是接受自己,接受全世界都是自已,並且接受自己是零,自己才剛開始。 自己的今天是第一天啊!真的面對自己的欲望,面對自己的可意、不可意,面對自己的好 惡啊!真的去看所有的貪、瞋、痴的收縮、膨脹,去看到它的領域,去看到它的大而無外 ,小而無內,真的去貫徹、去體驗。我們今天之所以還有欲望,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體驗 過欲望!我們今天之所以還想結婚,是因為我們沒有真的結過婚啊!我們今天之所以還 想談戀愛,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真正談過戀愛啊!我們今天還會對人起瞋心,是因為我們 從來沒有體驗過瞋心啊!所以,一個人可能結了三次婚,但他還沒有結過婚啊! 一個人可能起了一萬個瞋心,但是對瞋心一個都沒有體驗過。一個人可能有一千萬個欲望 ,但是他一個欲望都沒有體驗過。因為他不懂得體驗收縮、膨脹,他不懂得什麼叫做無常 ?他不懂得把世間看成自己,把自己看成零啊!這裏說看成,其實不是看成, 其實世間就是自己啊!自己就是零啊! 不要小看這個歸零,永遠把心安住在零。我今天一切的成就付諸流水,我通通可以安住, 我今天所賺的錢全部不翼而飛,我的心照樣安住,我這一生所賺的錢全部付諸流水,我照 樣安住,這樣叫做歸零啊!永遠的去體會「沒有」就是「有」,「有」就是「沒有」啊! 沒有絕對的「有」,沒有絕對的「沒有」。「有」真的就是「沒有」,因為只要有一個 「有」,我們就被這個「有」所占據。每一個「沒有」就是「有」啊!因為我們被占據的 就愈少,「有」的就愈多,可能我們被占據的就愈多啊!「沒有」的愈多,可能我們被占 據的就愈少啊! 我們的心要住在那裏呢?我們的心唯一可以住的地方就是無常啊!永遠的安住在無常, 就是把世間看成自己,再把自己看成零。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都會消 失啊!唯一能有的就是零啊!天天就是面對這個零。我們所追求的實際上就是這個零, 沒有別的。今天我們做再多的事情,賺再多的錢,事實上都是零。這個零就是無常, 就是「心經」講的「不增不減」的心。安住在無常,就是安住在零,就是安住在一無所有 。完全地去體會,完全地去經驗,這個世間就是自己啊!一切的觸,都是歸零! 完全地去體驗自己的欲望,欲望就不會再升起啊!今天我們每一個努力都是迴向給自己, 都是迴向給全世界。迴向給自己就是迴向給全世界,因為自己就是全世界, 全世界就是自己。沒有自己就沒有世間,沒有世間就沒有自己。 世間就是自己,對待世間就跟對待自己一樣。 把自己看成零,今天就是第一天,今天就是最後一天。很多人很容易因為這句話而困惑, 他說:「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我又何必去賺錢呢?」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你就不去 賺錢,那你的賺錢就是沒有歸零啊!你以為還有明天,那你就不是住在無常裏面, 你就是沒有把自己看成零,你還沒有體驗過什麼叫賺錢的欲望,從來不曾體驗過, 你只是一個逃避者。 所以真的能面對自己的欲望嗎? 能夠看到所有的欲望都是導向出離嗎? 能夠看到所有的欲望都是導向寂靜嗎? 從早上起床的第一個念頭到睡前的最後一個念頭,我們都是安住在零嗎? 我們都是安住在「這是第一個念頭,這是最後一個念頭嗎?」。 我們都是安住在生生滅滅,入流而無所入嗎? 一切都是流動的,一切都是不可抓的,那我們在抓什麼呢? 我們是在追求什麼欲望呢? 如果我們的欲望不是讓世間變得更少苦離苦,我們的追求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的到底是為誰在賺錢呢?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賺錢真的是為了少苦離苦嗎? 還是只是一個藉口,一個不太了解自己的一種內心強迫性官能症的對話。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呢?我們的工作不是為了這個零嗎? 一切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把世間看成自己嗎? 不是為了把自己看成零嗎? 我們一切工作不是為了認識無常嗎? 我們一切工作不是為了讓心安住在無常嗎? 一切的得,就是失啊!有得必有失,我們的工作真的是無得無失嗎? 我們所賺的錢是無得無失嗎? 我們所賺的錢不再是為自己賺錢,是為了解脫賺錢,為了安住在無常賺錢, 為了安住在無常而工作啊!我們是這樣在做嗎? 我們有面對欲望嗎? 我們真的知道欲望嗎? 我們真的認識我們的欲望嗎? 我們的欲望到底把我們帶向何處? 我們在忙什麼? 我們把精力花在什麼地方? 我們所花的精力是為了解脫嗎? 我們所花的精力是安住在無常嗎? 我們所花的精力是安住在收縮膨脹嗎? 我們所花的精力是安住在我們無內無外、不增不減的心嗎? 我們真的體驗過這個心嗎? 我們真的能夠對待這個世間跟對待自己完全一樣嗎? 我們真的能夠把自己安住在零嗎?無得無失的零啊! 修行就是好好的面對這個身見,面對這個我見。 這個身見一定要斷,不然我們真的這一生會為了一個不存在的我,莫須有的我, 而奔波勞碌、而精疲力竭、而鞠躬盡瘁、而不知所終啊!真的是這樣子。 「色身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我們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我們一切的感受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我們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我們一切的聯想認識,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我們又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我們一切的習慣、衝動不是我、不是我的」, 那我們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我們一切的分別認識,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我們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欲望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為什麼我還有欲望呢? 「瞋心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為什麼我會起瞋心呢? 「掉舉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那為什麼我會掉舉呢? 「昏沈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那為什麼我會昏沈呢? 誰在昏沈啊?誰在掉舉啊? 誰在起瞋心?誰在攀緣啊? 我們說五蘊不是我、不是我的,但我們卻被五蘊綁住。五蘊是天羅地網,我們給五蘊綁住 ,嘴巴卻說:「五蘊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我們都知道身見是什麼,但是其實我們並不知道身見是什麼? 因為我們給這樣子的身見綁住,庸庸碌碌、汲汲營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還不知所終啊!不知自己來是為了什麼?去是為了什麼?這一生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我們每天都活在五蘊的陰影下,被五蘊驅迫,受到五蘊種種衝動的驅迫。 我們追逐五蘊,也被五蘊追逐,嘴巴說:「五蘊不是我、不是我的」, 但我們卻追逐樂受,逃避苦受,怎麼說它不是我、不是我的呢?我是誰啊? 我們曾經好好的體會過什麼是苦受嗎?一個真正體會過苦受的人,是沒有苦受的, 一個真正體會過樂受的人,是沒有樂受的。 今天我們還會追逐樂受,還會逃避苦受,是因為我們還沒完全的體會什麼是樂受, 什麼是苦受啊!會輪迴就是因為我們對輪迴沒有體驗。 你說我輪迴幾萬次了,輪迴幾萬次是佛陀說的啦,你怎麼有輪迴過幾萬次? 你沒有輪迴過啊!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輪迴啊!你沒有體驗過輪迴, 所以才會一再的重覆。因為你還沒有體會,所以只好不斷地去品嚐那個滋味, 你是有想品嘗,但每次都囫圇吞棗就忘了。我們的心不自主地就開始抓,抓我們的好惡, 抓我們的可意、不可意。可意的我們要,不可意的我們不要。 對觸沒有體驗,對受沒有體驗,對欲貪沒有體驗,對抓取沒有體驗, 我們就形成各種「欲愛」、「有愛」、「無有愛」。 「欲愛」就是我們常常要犧牲別人,把自己當成最重要的,我們的欲望 建立在別人的犧牲上。然後也可能累了、想要成就「有愛」,想要對世間有貢獻, 想要做社會福利、社會改革,真正想要成就禪定、成就解脫,這些都可以是「有愛」 的欲望啊!想要成就解脫,卻沒有走在解脫道上,那就是「有愛」啊! 想要成就禪定,卻沒有在上座、下座打成一片上下功夫,這就是「有愛」啊! 就是欲望啊!想要解脫也是欲望啊!因為想要解脫,你只是想啊,你並沒有真的這樣做。 想了半天眼高手低,連淨土宗的早晚課都沒做,卻稱呼自己是一個阿含的修行人, 然後說自己修行上有很多的挫折。修行都還沒開始就說自己有很多的挫折, 就說自己修行為什麼都沒有突破?連基本的功課都還沒有貫徹, 所以我只看到你的「有愛」,沒有看到你的「欲神足」啊! 沒有欲神足的人,不可以說我修行沒有突破,這樣子是沒有人聽得懂的, 沒有人聽得懂你在講什麼?因為你不如一個淨土宗的行者啊! 淨土宗的行者,都要做到大勢至菩薩說的:「收攝六根,淨念相繼」,你曾經做過嗎? 一個沒有像淨土宗行者那樣用功的人,是沒有資格說我修行沒有突破的,沒有資格。 你說你要修行,只是你的欲望,跟你真的要修行是不相關的。 欲望不是真的要修行,這種修行的欲望跟想要社會改革的欲望是一樣的,這叫「有愛」。 這個有愛,又常常伴隨著「無有愛」。所謂的社會改革,就先要破壞,破壞一些舊的, 要除舊佈新。沒有除舊,就不能佈新。除舊是一種無有愛,想要改變別人也就是「無有愛 」。你心中還有別人,還想要改變別人,所以改變別人的過程很容易生出不耐煩、瞋心, 這是跟「無有愛」緊緊毗鄰的。有時候講:「恨鐵不成鋼」,那個「恨」就是一種 「無有愛」,又如「寧予外賊,不予家奴」的想法,都是「無有愛」。但是對這些 「愛、取、有」,事實上我們也沒有體驗過。我們有那麼多的愛、取、有,但我們對這些 愛、取、有卻沒有體驗過。所謂的體驗就是完全地覺知,完全地去體會裏面的無常, 完全地去體會這些通通是自己啊!沒有別人!這些通通是零! 當體會到零的時候,當體會到這是生、這是死的時候,當體會到這是第一次、這是 最後一次的時候,這是第一天、這是最後一天的時候,那個抓取就沒了,就沒有要或不要 了。這時候的愛、取、有就逐漸地脫落了,就逐漸能夠看到受與想的關係,逐漸能夠看到 觸與受的關係,更能夠接受自己的觸,接受自己的受,接受自己的欲愛、有愛、無有愛。 完全地去體驗欲愛、有愛、無有愛,完全地去體驗這裏面的收縮、膨脹、生死、聚散、 起落。當我們完全體驗以後,它就會脫落,沒有要、也沒有不要。只有完全的體驗, 這樣的體驗就是「覺」,就是「菩提」。當真正體驗了,就不會再輪迴了。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要貫徹在每一個生活的細節,就不是那麼 容易,因為我們整天都活在自己的衝動裏面。講都會講,「諸行如芭蕉」、 「諸行如洋蔥」等等,但是卻很少去體會。總是被我們的諸行驅迫追趕,我們很少有 接受諸行苦迫的時候,很少有接受衝動的時候。接受衝動不是隨著衝動走啊! 是真的把衝動看成零。真的接受衝動,真的體會衝動,不是一個衝動、一個衝動地跟著跑 ,那是體會不到衝動的。你真正體驗衝動,就沒有衝動。所有的跟著衝動跑,都是對衝動 沒有體驗,因為修行就是體驗,體驗就會脫落。修行實在是沒有什麼困難,但是就是要將 所聽聞的法,好好地思考,好好地記住,好好地貫徹,不要讓不修行變成藉口。 修行只是把心打開來,很開心地去體驗每一個觸境。可意也好,不可意也好,沒有要, 也沒有不要。沒有要這個不可意,所以它不是苦行;沒有要這個可意,所以它也不是樂行 。它是什麼就是什麼,是什麼就體驗什麼。當我們有體驗了,可意就不再是可意了, 不可意就不再是不可意了。所以不管自身的五蘊發生什麼,都能夠接受,如實地接受, 如實地觀察。看著它的生滅,生滅就是出現、消失,看著它的聚,看著它的散, 看著它升起來了,看著它下去了。沒有一個升起來的東西不會下降,真的願意看到瞋心 升起來了,也看到瞋心下降。然後看到了就會有一種相信,相信有聚就有散,相信有起 就有落,這樣的相信是建立在體驗上。就好像我們把無常翻成兩句話, 第一句話:「這個是會過去的」,第二句話:「不要跟會過去的事情過意不去」。 這樣子的兩句話要貫徹在每一個觸境上,不要抽象的以為自己對事情沒有抓取, 不要死到臨頭才突然發現自己有抓取。平常都說自己對自己所賺的錢沒有抓取,一旦全部 失去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原來我的抓取這麼重啊!修行是不能抽象的。 有真正的學生,才有真正的老師。老師不會憑空產生的,老師的說法一定是建立在學生的 體驗上。學生體驗到多少,老師就講到多少,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學生一定要會 提出問題來。 每天要記錄自己起身見的時候,身見的定義就用我們一開始講的,「把世間看成自己」。 每一次的對話,每一次的觸境都沒有別人,所觸到的都是自己的取相。 只要我們在觸境的時候,觸到別人而這個別人不是耶穌基督,不是佛陀, 我們就稱之為「身見」。定義就這麼簡單,不要去依經典上的定義, 「色身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這樣子的定義很抽象, 觀念上都知道,但問題是你深深地被色身的痛綁住,不舒服綁住,偏偏被這色蘊綁住, 怎麼說不是我的呢?你頭痛,你就被束縛了,你鼻塞,你就被束縛,胃痛你就被束縛了。 嘴巴說那個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偏偏你就一直被綁著跑 ,怎麼會說不是呢?你說受不是我、不是我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 但什麼時候你沒有在抓苦受和樂受?你抓的時候就是身見啦!那很多了,不得了! 多少身見?但我們要把它當成一個問題,當成一個目標,看能不能準準的射中這個目標, 把每一次看到都當成在練習射箭一樣,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射中,這個真的是要練習的, 而不是抽象地說,這個我知道了。 我知道我今天起了很多身見,大部分的事情你是沒有注意到的,現在只是要我們去注意能 夠注意的範圍。大部分的漏是沒有注意到的,嚴格來說,大部分的漏你是沒有注意到的, 因為你不是整天都在明覺。大部分人整天都在忙碌,忙碌時起心動念都有非常多的漏。 所以很多人說驗漏,又不肯驗漏,說那麼多漏,怎麼寫?你不需要每個都寫,你只要一天 寫幾個漏,寫現在我們能對治的漏,你不要寫現在不能對治的漏,那個寫了也沒有用。 所以把現在能夠對治的漏寫出來就好,現在不能克服的漏就不要寫了。 你沒辦法克服,何必寫呢?寫的漏就是我現階段,這個禮拜準備好好對治的。 好好地把它戒掉,把它當成可以甪戒來戒掉的,你不要說你定力很差戒不掉, 你現在不需要定力就要戒掉的東西,才是你現在需要降服、斷除的漏。 需要定力是你要觀察現在觀察不到的漏,現在觀察得到的漏全部要靠戒斷除。 定力要對治的是你現在看不到的,定力是要幫助我們看到看不到的漏, 戒是要幫助我們降服、斷除現在觀察得到的漏。 觀察不到的漏才需要定力,已經觀察到的漏不需要定力,只需要徹底的聞思,徹底的貫徹 ,如此而已。就是要肯貫徹,就是要有欲神足,不要說我現在沒有五禪支, 我現在定力不夠,所以我沒有辦法斷除這個漏,調伏這個漏,這是百分之百的藉口, 沒有這種東西的。所有現在觀察到的漏,依靠持戒就可以調伏斷除。 我們的持戒很簡單, 「不要去接觸會讓自己心不開的緣,不要去接觸會讓自己心不柔軟的緣」, 也就是一種界與界聚。這個觸境我一定會心地不柔軟,我一定會心不開,那你就少觸。 或者你在觸的時候,願意從頭到尾一直去看自己的起心動念,一直去看所有的觸境裏面, 都只看到自已。你真的願意把它當成一個道場,那就可以去觸,甚至可以很勇猛地去觸, 就像我們練功夫要對打一樣,對打也是在磨練你的功夫。 所以每一個觸境,我們明知道這個觸境,有可能讓自己心地不柔軟、心念不清淨, 我們照樣去觸,但我們去觸的時候,我們願意都看到自己沒有別人。 就等於事前的作意非常地強,然後才進去,甚至你可以在事前沙盤推演, 甚至可以把一切觸境都流程化,就比較容易對事不對人。好像你經營一個小店, 很多的客人進來,很多不可意的客人問東問西,也沒有要買很多,就問了一大堆問題, 花我那麼多時間,最後不耐煩地問,你到底要買多少?客人回答十塊錢, 十塊錢花了我一個小時,馬上你就很不可意。很多事情你可以流程化,流程化就是 對事不對人。好像說有一定的招式,有一定的公式化,當然公式不表示你不能變化, 但是有一定的公式可以依準的話,比較不會臨時要去想如何對招,想見招拆招, 一下子想不起來。如果你有一個公式,有一個流程,就比較好對待,修行就是這樣子。 所有現在可以看得到的瞋念,現在可以看得到的對別人的瞋念,全部要調伏斷除。 你不要想靠打坐來調伏這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打坐跟這些是沒有關係的。 打坐的目的是要看到現在還沒有看到的漏,你現在看得到的漏,就已經這麼多了, 不要以為打坐會對那個有什麼幫助。所以為什麼很多人上座都沒事,下座卻一大堆問題。 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很多同修是這樣子的,上座沒有貪瞋痴,下座貪瞋痴一大堆。 因為他沒有持戒,沒有認真地在對待自己的漏,就是隨隨便便,掉以輕心, 反正我活了四、五十年都是這樣過的。 你期待有一天開悟後,那些漏、習氣自然都通通斷除了,我想不會這樣子的, 不會有這樣的事情。 註:「佛性就是無常」請見《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六祖與僧志徹的對話 志徹曰:「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6.45.170 ※ 編輯: Leisuretime3 來自: 203.66.45.170 (01/10 21:58)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Gossiping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