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初探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5)
時間Fri Dec 29 09:07:46 2006
四、修習四無量心之方法與次第
當了解煩惱的過患與修習四無量心之功德後,有必要詳加探討其修習之方法與次第。因為
唯有清楚的掌握它,才有踏實、貼切的行持。大乘佛法通常一提及四無量心,即聯想到佛
菩薩之「無緣慈,同體悲」,可是就凡夫地而言,豈可一開始即能達到與菩薩之三心(一
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相結合呢?是故,從實際操作的啟步開始
,應如何調練我們這顆剛強難化的心?怎麼樣有次第的作願觀想?等等的問題,是本章欲
一一地予以解答的。
(一)漢文系統的傳承
1.《阿含經》
四無量法門,最早出現於《阿含經》中,它是通有漏無漏二邊的法門。然若欲探索此四無
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的話,在古老的「契經」中,但能看到非常概述的說明,如《雜阿
含經》卷21「567經」(大正2‧149下)說:
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
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經中有透露以慈心緣一方乃至諸方的眾生為次第,自心保持「無怨無憎無恚」的平等,如
此重覆地修習,令心普緣到整個世界,這即可名之為無量心三昧的修習方法了。至於與七
覺支俱修的作觀方法,則無詳盡之說明。
「契經」中的四無量觀,純屬簡括的概述,缺乏所觀對象的層次說明,以及內心作願的依
據。也為這樣,後來的論典才會作周詳的詮釋。
2.《大毘婆沙論》
部派時期迦濕彌羅的毗婆沙師所集成的《大毘婆沙論》中,亦有收集四無量的修習方法與
次第,縱然其對原始四無量之內涵,取捨有些不同,但貴在它有很明確的次第,所以就論
中卷82(大正27‧421下)所闡明的,節錄如下:
緣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謂分欲界一切有情為怨親中三品差別,怨親二品,復各分
三謂下中上,中品有情總為一種無差別故。於此七品有情境中,若欲修慈先緣親品,於親
品中先緣上品。上品親者,謂自父母軌範親教,或餘隨一可尊重處,智慧多聞同梵行者,
於此上品親有情境作是思惟。
次於中親…下親…此既成已,次于中品。
次于下怨,次于中怨,後于上怨。…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普于欲界一切有情,與樂意樂平
等相續,如于上親,上怨亦爾,齊此名為修慈究竟。
就此而言,在修慈心時,先從上親開始作觀。上親即是可敬重者,包括父母、師長,乃至
有清淨行的同修,皆可作為慈心指向的首位對象。然後才逐漸擴展至中親、下親及中人(
無直接關係者)。至于最後才對怨敵起慈觀,不過對怨敵修慈則從下怨、中怨、上怨次第
而起,將忿恨最重的對象置之末後,如此才不會一起修即疲憊。當漸次修習至成滿時,再
將這慈心的目標指向欲界一切有情。直至這慈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且念念相續時,即所
謂的修慈禪定究竟!
接下來「悲、喜」的修法,因次第如前,故略述。而在最後「捨」的修習,則有不同次第
,如論說:
欲修捨時,先緣中品,謂于彼起捨置意樂,中品有情最易捨故,緣親發愛,緣怨發瞋,故
緣處中。初修于捨捨中品已,次捨下怨,次捨中怨,次捨上怨;次捨下親,次捨中親,次
捨上親。先捨其怨,後捨親者,瞋心易捨,非愛心故。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普于欲界一切
有情,捨置意樂平等相續,無異分別,猶如持秤,緣有情類如總觀林,齊此名為修捨究竟
。
在捨心的修習時,要先緣中人,因為與自己無直接關係者,最易生捨。相反地緣親者與怨
者則不易生捨,理由是修習者的觀法若失敗時,前者會令起貪染心,而對後者則可能產生
瞋恨之心,所以緣中人是最恰當不過的。再來即擴展至下怨、中怨、上怨、下親、中親、
上親次第而捨。依循這樣的次第,原因主要是瞋恚心比貪愛心易捨故。當如此漸次修習至
成滿時,才廣觀欲界一切有情,時時保持怨親平等想,這即就謂捨心圓滿了。
就作觀想的層次及選擇對象而言,《大毘婆沙論》遠比《阿含經》分明的多了。為了對此
層次的明朗化,請看下圖(依順序來作觀):
上品 中品 下品
對象: 上親 中親 下親 中人 上怨 中怨 下怨
四種心:
慈、悲、喜 1 2 3 4 7 6 5
捨 7 6 5 1 4 3 2
雖說《大毘婆沙論》對四無量之修習法有層次的說明,可是對于修習者自心要如何作願起
修,則沒有清楚之願文,這是頗感惋惜之處。
其實,《大毘婆沙論》對于四無量之地位,僅置于世間禪定而已,如《大毘婆沙論》卷81
(大正27‧420下)說:
無量不能斷諸煩惱,但能制伏或令轉遠。有時四種皆對治愛;有時四種皆對治見。若依四
種近對治說,應言慈悲近對治見戲論,以見行者多瞋恚故;喜捨近對治愛戲論,以愛行者
多親附故。
又卷28(大正27‧423上)說:
勝解作意具生假想起故。
有部系的迦栴延尼子輩以為: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計,是勝解
──假想觀,不能通至無漏。且在其方法中,闡揚的是漸次的步驟,不認為四無量有共相
作意之功能,故必須別別作觀,不可躐等。有關「契經」中有提到與七覺支俱修的方式,
有部論師世友在《大毘婆沙論》卷83有如斯的看法:
由四無量調伏其心,令心質直有所堪能,從此無間引起覺支。覺支無間引起無量。無量覺
支相雜而起,故說為俱,而實不並。(大27。427下)
其最主要是認為說:「無量有漏,覺支無漏」故!
3、《大智度論》
有部系對于四無量之特殊判攝,使得四無量法門失去本有的深義,直到初期大乘時期,龍
樹菩薩才賦予徹底的評反與提倡 [11],從而再度發揚四無量不共世間之特色,及進而融
入大乘菩薩廣大無量的大悲利世精神,形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磅礡氣度。
《大智度論》的四無量品,最大的特色即是開顯了與空相應的修法 [12]。從空相應緣起
來說,由于有情無自性,是相依相緣相成,自己非獨存體,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對立的,
所以能「無怨無瞋無恚」。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慈悲,即能契入空性
。此外,《大智度論》卷20亦彌補了《大毘婆沙論》在觀想上的作願依據。所以,接下來
先看看其作願的方法: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
廣,即見眾生皆受樂。
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
悲、喜、捨心亦如是。(大正25。209下)
在《大智度論》裡所說的作觀對象,與《阿含經》相似 [13]。但龍樹更把它分為「廣」
、「大」、「無量」三個層次來說明 [14]。以緣一方的眾生為始,心念「願諸眾生受種
種樂,無有恚、恨、怨、惱」,直到心中湧現出一股與眾生快樂的心情時,自然慢慢會達
到取受樂者之相。如此反覆地練習後,自能攝心入禪,是時即可把相漸漸擴展至十方五道
眾生,以一慈心視之,不再生起親怨之想,平等的希冀一切有情皆能獲得利樂與安隱。這
就所謂慈禪定增長成就,或稱之為眾生緣慈。這種慈心多在凡夫或有學人才有。
慈心若再深入的話,則進入法緣慈。這種境界是漏盡者才有的。或許在作觀時,他們所見
的亦是一個一個的眾生,但他們卻了解到實際上並無永恒不變的東西,可以說他們已經體
悟了不一不異的空性真理。這種心境,決非抹煞眾生的生死輪迴;生死還是生死,輪迴還
是輪迴,不過其中沒有了實我,只有法的因緣起滅而已。這些三乘聖者因為悲愍眾生不知
法空相,所以就世俗之法而隨意令其得種種快樂,這種慈心即名法緣慈。
最後是無緣慈:這種慈是諸佛不共(二乘)之特色,因為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可是
,為了憐愍心著諸法的眾生受種種輪迴之苦,特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得入諸法實相智慧
,這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即空而起的大慈,名無緣慈。
關於其他大乘經論所記載的三種慈,與《大智度論》有很明顯的差異,但礙於篇幅,故暫
不處理。
其他悲、喜、捨三心亦如是,祇是「悲心中取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及「捨心
中取不苦不樂人相」。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以為:若以慈是真無量,餘三隨亦無量。扼要說即可以慈心來通達
四種心,提倡以觀共相頓入空寂性的修法。以下筆者先對本段文作一小結,若綜合三者正
式起修時,筆者以為(以慈心為例):先緣一方的眾生,從上親、中親…至中怨、上怨,
內心徐徐作願思惟:「願此眾生受種種樂」。當心能取相成功時,才逐漸令之擴大,乃至
無量無邊。接下來便要融入與捨心相應的空慧觀察了,如《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
210中)云:
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念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
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
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
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慈、悲、喜﹚入是捨心。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
,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真正的捨心,當然會與空慧相應,與空慧相應的四無量心,是超越限量心的,且必須與六
度俱時而修,是時才名之為真正的無量心解脫。
--------------------------------------------------------------
[11] 《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 211下)說:「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復
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
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
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12] 《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 209上)說:「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
無漏」。
[13] 《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 209上)。
[14] 《大智度論》卷20(大正25. 209上)。詳見附表B。
轉自以下網址:
http://www.fuyan.org.tw/8l/06.htm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02.39.208.171 (12/29 09:13)